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53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52篇
地球物理   28篇
地质学   131篇
海洋学   10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91.
目的:观察柔肝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 例。对照组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和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柔肝通络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4周后的综合疗效,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量表(FM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流速值(Vs)、平均流速值(Vm)及搏动指数(PI)],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FI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68%(38/41),对照组为75.61%(31/4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PI、全血高切黏度、FIB及Hcy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Barthel指数、FMA评分、Vs、Vm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柔肝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阴虚血瘀型脑梗死恢复期疗效显著,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Hcy水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392.
中国铁路客运网络组织与空间服务系统优化   总被引:35,自引:6,他引:29  
王姣娥  金凤君 《地理学报》2005,60(3):371-380
以网络组织能力提升对空间服务系统的优化为研究目的, 选取中国客运网络中6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 用旅行时间Ti、时间区位系数Ati等指标分析铁路提速对客运网络系统优化及其格局的影响, 并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8大铁路枢纽城市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发现, 提速后:① 客运网络系统“时间收敛”效果明显, 空间服务优化显著;② 优化效果空间分布不均衡, 网络结构变化不大, 有均衡化趋势。③ 促进了交通枢纽城市之间的联系, 但内部也产生了时间效益差异, “500 km半日行动圈”基本形成, “1000 km 一日行动圈”及北京和上海等大都市交通圈逐渐形成。④ 在设施系统发展到“普适化”阶段后, 组织网络的提升对优化空间服务系统、加强城市间的经济联系, 并进而提高运输行业和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重要;⑤ 交通枢纽城市的腹地和空间服务范围在扩大, 对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再选择产生较强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393.
查孜地热田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断块隆起区之当惹雍错-许如错南北向地堑区,区内岩浆岩分布较为广泛,活动性断裂较为发育,拥有形成地热的良好地质条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和地热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查孜地热田地热资源的形成背景、赋存条件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地热田的热储层为古近纪古-始新统火山岩。大气降水及融雪水的入渗补给为地热水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活动性断裂构成了地热水深循环的通道,广泛分布的岩浆岩体为地热水提供热能来源,本区地下热水的成因类型可划归为岩浆岩-构造断裂型。  相似文献   
394.
 毛乌素沙漠东南缘萨拉乌苏河流域米浪沟湾剖面MGS1层段含有11个由古沙丘砂与河湖相或古土壤构成的沉积旋回。通过对该层段粒度和CaCO3的分析,发现其河湖沼相和古土壤的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偏度和峰态的值明显高于古沙丘砂;CaCO3含量在古沙丘砂及其上覆的河湖相和古土壤中依次变化于0.07%~0.32%(平均值为0.16%)、0.05%~1.50%(0.27%)和0.06%~1.42%(0.64%),并与平均粒径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8);构成与沉积旋回波动韵律相同的11个峰谷交替的粒度和CaCO3旋回,指示了全新世气候冷、暖的变化过程和东亚冬夏季风千年尺度交替变化的气候旋回。这些旋回中的冬季风主导时期可与北大西洋8 200、5 000、4 000、2 700、1 400 a BP等寒冷事件进行对比,和中国若干地点的气候波动具有良好对应关系,可能表明全新世东亚季风在全球大气、海洋、陆地和全球冰量变化的共同作用下,表现为干冷冬季风和暖湿夏季风的相互交替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395.
基于OpenSees数值分析平台,建立了群桩-土-桥墩非线性数值分析模型。模型中桩-土水平向相互作用和桩-土竖向相互作用、桩底-土竖向相互作用分别通过p-y、t-zq-z零长度弹簧单元模拟。模型中同时考虑了群桩效应与纵筋在墩底的应变渗透和粘结滑移的影响。结合群桩基础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土体参数特性对桩基滞回性能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可对群桩基础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反复荷载作用下,前桩处土体的反应明显大于中桩处;土体由软黏土变为硬黏土时,墩顶侧向承载力与刚度显著增加,但土体的非线性反应减弱。  相似文献   
396.
位于中国南亚热带的西樵剖面主要是一套大约MIS5b以来形成的湖沼相。根据对该剖面759个主要元素氧化物SiO2、Al2O3和TOFE(Fe2O3+ FeO)含量分析结果并以Al2O3/SiO2比值作为考察“脱硅富铝”的气候代用指标,将西樵剖面MIS5b以来的主要元素波动划分出34.5个元素旋回“CY0—CY34”(其中CY0属于0.5个旋回),其平均变率—3.1 ka/旋回为千年尺度级别。通过对这些元素与气候的关系和古生物(孢粉和哺乳动物化石)指示的古生态的论证,认为气候旋回与这些元素旋回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进而提出MIS5b以来该地曾发生过34.5个时期的寒冷与温暖即东亚冬季风与夏季风交替变化的千年尺度的气候旋回。研究表明,MIS5b以来这些旋回中的若干阶段与北半球高纬地区D/O事件存在很好的“遥相关”,即在时间—气候性质上的变化节奏基本一致。这是首次在中国的南亚热带发现的MIS5b以来高分辨率的元素/气候波动,其意义在于它展现了自那时以来一个比较完整的D/O气候旋回在东亚大陆更南部区域的存在。表明,这个时代东亚季风旋回的发生、发展和演化,除了北半球冰量变化幅度的影响外,西太平洋暖池(温度与消长幅度)亦对其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其中夏季风时期对低纬地区的影响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397.
基于GIS的湖北省区域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及社会经济易损性两个角度出发,对湖北省暴雨频次、地形、河网密度、土地覆盖以及耕地面积、人均GDP、人口密度等因素,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了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得到湖北省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图。利用近10年的灾情资料对风险预估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显示本文统计的基于GIS的湖北省洪灾风险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98.
我国具有十分发达的水系,防洪减灾形势依旧严峻,需要不断提高堤防安全监控水平。堤防渗流场是影响堤防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开展渗流场特征识别是保障堤防安全的重要前提。为弥补常规渗流场监测技术的不足,本文基于主动加热光纤热响应测试(Actively Heated Fiber Optics Based Thermal Response Test, ATRT),以“长江第一崩”扬中指南村崩岸场地为例,开展了单孔热响应测试研究,初步探索了堤防渗流场精细化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ATRT得到的高时空分辨率(时间采样间隔30 s,空间采样间隔0.41 m)光缆温度响应数据,可以用于识别不同地层中的地下水流速差异;(2)研究场地内埋深较浅的粉细砂层和埋深较深的砾砂层中的地下水渗流具有不同的演变规律;(3)指南村崩岸场地内地下水渗流场与地表水具有一定的联系,地下水流速整体表现出“近岸大,离岸小”的特点,这是指南村崩岸灾害的潜在诱因之一。研究结果初步验证了ATRT在评价堤防渗流场特征的可行性。该方法基于单个钻孔即可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地下水渗流场分布特征,在堤防渗流场评价中具有较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99.
目的:探讨择时艾灸联合保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择时艾灸联合保肾汤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2组综合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及血肌酐(Scr)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2%,对照组为9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4h尿蛋白定量、Scr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时艾灸联合保肾汤对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降低24h尿蛋白与Scr水平、提高治疗效果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00.
以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元为研究区域(不含港澳台)。综合运用熵权法、标准差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潜力格局演变及主导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 中国省际间旅游发展潜力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省际间区域差异随时间变化呈现出缩小—扩大—缩小的趋势。(2) 东部地区的旅游发展潜力差异最大,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区域的差异整体较小且三大经济区之间的差异也较小。(3)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潜力的主导因素包括旅游业总收入、接待旅游总人数、床位数、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旅游院校学生数、国内外进出口总额。(4)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潜力的四种类型区为:市场需求主导潜力区、区域供给主导潜力区、保障发展主导潜力区、经济支持主导潜力区,依据不同类型区的特征和存在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