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南海北部长湾风暴潮贝壳堤的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北部长湾贝壳堤是一典型的风暴潮成因贝壳堤。该贝壳堤的横向、纵向露头和钻孔所显示的地层结构、层理特征、粒度特征、14C测年、物质组成、贝屑种属生境及当地风暴增水高度和地壳升降幅度表明:①贝壳堤由风暴沉积组成,是风暴潮增水期间海岸沉积物堆积的结果,由于堆积在平均高潮面之上,增水退却后不受正常天气下波浪的影响得以保存;②理想剖面由下而上分4个部分:潮滩堆积、激浪带堆积、增水面下波浪堆积和增水面上波浪爬高堆积,各个部分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分别代表贝壳堤向上增长的各个阶段的沉积环境和风暴作用方式;③风暴潮贝壳堤与非风暴潮贝壳堤不仅在发育过程,而且在沉积结构、粒度特征、贝屑种属、堆积部位、堆积高度及环境意义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差分投影的汽车牌照自动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汽车牌照的特点,利用差分投影法对汽车图像进行处理,确定出牌照的准确位置并将其整体切割下来;然后利用差分投影法对牌照进行切分,切分出待识别的车牌字符;再利用模板匹配的方法对切分出的车牌字符进行识别.实践证明该方法对汽车牌照的自动识别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3.
广东黄圃镇海蚀遗址的形成年代及古地理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为  曾昭璇  吴正  王小铭  黄山  叶春 《地理研究》2005,24(6):919-927
广东中山市黄圃镇海蚀遗址是广东沿海至今为止所发现最大规模的海蚀遗址之一,古海蚀地貌延伸范围超过200米,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仍保持得较为完好。根据地形特征、地层(钻孔)资料、海侵范围、史料记载进行综合确定了古海蚀遗址的形成年代和古地理环境。古海蚀崖所在的尖峰山由白垩系陆相红色碎屑岩系构成。黄圃附近地区在晚更新世末期第一次海侵前已经是一隆起地块,在晚更新世和全新世两次海侵时都处在较高的位置,出露的白垩系地层(尖峰山)为蚀余的低矮山地。这些残余山地在全新世海侵大部分时段内为珠江口古海湾中的岛屿,黄圃镇作为大陆岸线的时间很短,海蚀地形主要形成于晚全新世前海侵时(距今约6100~1600年)的岛屿时期。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利用地面气象站观测资料、青岛近海浮标站及自动气象站资料、卫星云图等数据,结合数值试验的结果,从观测分析、天气形势与边界层结构等方面,对2008年4月6—7日一次黄海西部离岸气流背景下形成岸滨雾过程的物理机制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分析表明:(1)此次岸滨雾是来自陆地的暖湿空气被输送到冷海面凝结产生的。海雾生成前,偏南暖湿空气输送以及降水天气的条件,使离岸气流具有暖湿气流的性质。(2)在1 000hPa局地低压系统作用下,近地面风向转为离岸的偏北风,同时混合层厚度自陆地向海面降低,混合层内部气流离岸下沉至冷海面边界层内,水汽更容易在海面聚集饱和成雾,导致雾区随着离岸气流向南方海面上发展。数值试验进一步证明了离岸暖湿气流对岸滨雾生成过程的作用。该研究可为近海海雾预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取珠江口28个验潮站1950—1985年观测记录,用最小二乘方回归直线方程进行计算,求出各站的水位升降速率,绘出三角洲各站的升降速率分布图。结果大部分测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平均速率为2.028mm/a,到2000年水位将比1985年上升3cm多。  相似文献   
17.
旋转多基线摄影光束法平差法方程矩阵带宽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祥  张永军  黄山  谢勋伟 《测绘学报》2016,45(2):170-177
提出了一种对近景旋转多基线摄影影像进行重新排序编号从而优化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法方程系数矩阵带宽的方法。首先,根据影像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地面覆盖范围,计算每张影像的等效摄站位置;然后根据等效摄站间的坐标关系对其进行重新排序编号,得到各影像的逻辑顺序;最后借助影像的逻辑顺序求解平差法方程系数矩阵实际带宽值。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求出的带宽相对于按照影像原始摄影编号计算出的带宽值有很大改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近景旋转多基线摄影实际应用中计算机的运算效率,减少了平差运算对计算机内存的消耗。  相似文献   
18.
王为  李平日  谭惠忠  许刘兵  黄山 《地质学报》2010,84(12):1829-1838
南海北部长湾贝壳堤是一典型的风暴潮成因贝壳堤。该贝壳堤的横向、纵向露头和钻孔所显示的地层结构、层理特征、粒度特征、14C测年、物质组成、贝屑种属生境及当地风暴增水高度和地壳升降幅度表明:(1)贝壳堤由风暴沉积组成,是风暴潮增水期间海岸沉积物堆积的结果,由于堆积在平均高潮面之上,增水退却后不受正常天气下波浪的影响得以保存;(2)理想剖面由下而上分4个部分:1)潮滩堆积;2)激浪带堆积;3)增水面下波浪堆积;4)增水面上波浪爬高堆积。各个部分具有不同的沉积特征,分别代表贝壳堤向上增长的各个阶段的沉积环境和风暴作用方式;(3)风暴潮贝壳堤与非风暴潮贝壳堤不仅在发育过程,而且在沉积结构、粒度特征、贝屑种属、堆积部位、堆积高度及环境意义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9.
黄山同心锁     
  相似文献   
20.
华南海岸是中国遭受台风侵袭最多的岸段,台风暴潮期间的波浪对基岩海岸的侵蚀作用自然也很强.但特大高潮出现的机率很小,只有天文潮高潮与台风暴潮同时出现时,暴潮波浪才会作用在较高的位置上,而且一次风暴过程中特大波浪出现的时间也很短,所以,大波浪作用在高位的机会也很小.现代海蚀平台和海蚀穴一定是现代波浪(当然也包括风暴潮期间的波浪)在现代海平面上长时间作用的结果,但风暴潮的高潮位和大波浪不能形成相应高海蚀平台.对照按华南沿岸平均高潮位所推算的海蚀平台高度,在现代海面作用下的华南海蚀平台很难有3m以上的高度,在此高度附近或以上的古海蚀平台即不在现代海平面波浪作用范围之内,也不是风暴潮作用的结果,只能是构造抬升或海平面上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