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13年5—9月逐日降水量资料,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阿勒泰地区暖季昼夜降水的气候统计特征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近53 a阿勒泰地区暖季昼夜雨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总体表现为由山麓丘陵向河谷平原减少的特征。各站暖季昼夜雨量差和雨日差值均呈昼雨量多于夜雨量,昼雨日多于夜雨日的分布。2全地区昼、夜降雨日数的月际分布均表现为单峰式分布,峰值为7月。3全地区昼夜降水量均呈增多趋势,日数均呈减少趋势,夜雨量的增加速率大雨昼雨雨量,夜雨日数的减少速率小雨昼雨日数,表明该地区暖季昼夜降水的雨强增大,极端降水事件有所增加,并且这种变化在夜间表现得更为明显。4夜雨量和夜雨日数和昼雨量的年代际变化一致,均在20世纪90年代最多,70年代最少;昼雨日数在80年代最多,21世纪第一个10 a最少。暖季昼夜降水日数均在1972年发生了突变,夜雨量和昼雨量分别在1983年和1991年发生了突变。5暖季昼夜降水的Morlet小波分析表明虽然昼夜雨量和日数各自有其周期变化特征,但也有共性,目前夜雨量、夜雨日数、昼雨日数均处于偏少时期。  相似文献   
22.
从三次地震来讨论厦门台地形变仪器的监测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发生在厦门地震台周边的三次地震在地形变仪器上的不同反映,探讨了倾斜仪与伸缩仪对同一地震的监测能力的差别.结果表明:①同一异常并非在所有的仪器上都能表现出来,即使在同一观测仪器的不同分量上也会有不同的表现;②不同的地震在同一仪器上表现出来的异常是不同的,厦门地震台水平摆的异常形式有两种--日均值曲线畸变与记录曲线错动;③仪器的监测范围与未来震级的大小有关系.  相似文献   
23.
海水加载引起的厦门台地倾斜变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内海与外海海水加载模型,运用弹性理论定量计算了海水加载引起的厦门台地倾斜变化。结果表明:1)地倾斜对近距离的加载极为敏感,随着观测点与海水距离的增加,加载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超过200 km,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2)海潮对厦门台地倾斜南北分量的干扰主要是海水的加卸载;而对东西分量的干扰则较为复杂;3)外海与港内湾流对厦门台地倾斜的干扰机制不同:外海的影响主要在幅度方面;而港内湾流则在幅度与相位两方面都有,尤其对后者的干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4.
在仪器标定检查工作中,常常会涉及到工作状态的选取问题。工作状态选取是否合适,将直接影响着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本文仅介绍笔者在工作中遇到的几种异常情况及通过实验识别仪器正常与否的方法。笔者深感在台站仪器老化日异严重的今天,认真识别仪器性能是否正常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5.
厦门地震台数字化水管倾斜仪观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厦门台DSQ型水管倾斜仪2004—2007年的观测资料作了质量评定,并对影响观测资料精度的主要干扰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观测资料的一般性质量评估均满足形变规范要求,达到全国先进水平;2)表征资料内在精度的噪声水平及M2波潮汐因子均方差水平同国内先进台站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3)影响厦门台水管仪观测资料精度的主要干扰因素为海潮干扰。  相似文献   
26.
利用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196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变异系数、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该地区近50a雷暴的时空分布及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阿勒泰地区雷暴的月变化呈单峰型分布,7月为峰值,5—8月为雷暴集中发生期;该地区年雷暴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西部多于东部;雷暴大致呈减少趋势,年际波动较大;1980年代以前,雷暴以8a为显著周期,1980年代后13a周期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7.
数字化形变台站日常下载、处理直至管理数据,都应用《数字化通讯控制软件》、《形变前兆台站(网)数据处理系统》及《形变前兆数据库服务软件(台站版)》等三个软件交互进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台的观测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以供台站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28.
在较大地震的孕育过程中, 随着弹性应变能的不断积累, 孕震区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 空间上的有序状态, 与之相联系的各种信息量的有序程度都有可能增加。 本文引入信息熵来描述前兆观测资料的空间扫描特征: 结果表明: 在4次福建地区中等地震前半个月至2个月, 在未来震中附近围成异常区域, 但异常表现各不相同, 异常区和异常量的大小与震级无明显关系, 震后异常区域均消失; 在4次地震中, 有1次地震发生在信息熵空间扫描围出的异常区内, 另外3次地震虽然不发生在异常区域内, 但震中都处于异常区域边缘, 最大距离不超过50 km以内, 这为判定震中位置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
选取台湾地震区1900—2009年5级以上地震,对台湾地震区作应变释放速率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震区应变释放速率存在约3年的周期性变化,还可能存在约24年的周期变化。台湾地震区应变的积累和释放呈现ΣE~(1/2)=A+Bt的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30.
台湾海峡地震定点形变的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定点形变前兆异常的常用判定标准,用多种数学方法处理了厦门台与漳州台1991~1995年水平摆地倾斜资料,发现在9,16海峡地震之前,两个台站的资料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年变规律畸变、γ因子异常、一阶差分法异常、滤波法异常等多种地形变前兆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