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2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2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南方晚稻孕穗期旱灾指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南方晚稻孕穗普遍期后对干旱最敏感这一特点,分别在江西南昌、湖北荆州、湖南长沙3个试验站设计了孕穗普遍期后7d、10d、13d、16d和直至植株死亡5种干旱天数。试验结果表明:干旱天数与穗粒数、穗结实粒数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和-0.959。随着干旱天数增加,土壤湿度逐渐减少,减产率上升。当干旱18d时,土壤湿度临界值为5.57%,植株死亡。用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拟合干旱天数、土壤湿度、减产率三者之间的方程,分别以土壤湿度、减产率作为评价因子得出干旱灾害评价标准。经鉴定,自大田土壤上层无水开始干旱6~7d,晚稻受到轻度灾害;干旱8~11d,晚稻受中度灾害;干旱12d以上受重度灾害。  相似文献   
12.
2008年6月6日,受中国气象局科技发展司委托,乌鲁木齐区域气象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在乌鲁木齐对由气候中心傅玮东高级工程师主持的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气候变化对天山北坡经济带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验收。验收组专家由来自自治区党委农办、新疆石河子大学、自治区农科院、新疆气象局、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沙漠气象研究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3.
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人们更加关注农林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构建灾害预警指标,开展风险预警并提前防范,对于有效防灾减灾减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1981-2020年霜冻灾情、气象因子、香梨种植面积资料,计算香梨花期霜冻灾害危险性指数、暴露度和脆弱性指数,构建了霜冻灾害风险评估综合模型,并基于格点预报开展了香梨霜冻风险预警,对评估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过程最低气温、降温幅度、低温持续时间是霜冻灾害的主要致灾因子。春季霜冻危险性空间分布,总体呈现北部高、南部低的特点。香梨遭受春季霜冻的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疆西部、天山北坡的西部和中部以及南疆巴州北部、阿克苏市及其南部部分区域。基于气象实况和果园灾害调查结果表明,霜冻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和格点预报相结合,能较好地预报香梨霜冻风险分区、影响等级,与香梨霜冻灾害实际发生区域、受冻百分率基本一致,霜冻指标和风险预警模型具有合理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根据雾在可见光、中红外、长波红外通道的反射及辐射特性与云和地物存在差异,从纹理特征、光谱分布特征等方面对云雾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并利用多波段阈值法对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遥感影像进行日间大雾信息提取。结果表明,FY-3A/VIRR遥感资料对江西省大雾的监测效果较好,可在大雾卫星遥感监测业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动态监测2003年江西夏季高温干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首先介绍了利用正午前后极轨气象卫星4、2、1通道合成资料,进行监督分类,得到地表高温分布图的方法。然后结合江西省高分辨率耕地分布资料,分区计算出耕地高温干旱面积。另外,还采用图像镶嵌法和统计折算法,消除云的影响,以实现高温干旱的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16.
病虫害每年平均造成我国棉花产量损失15%-20%,严重年份可达30%-50%。新疆过去棉花虫害较轻,但随着近年来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使得害虫食料日益丰富,再加上冬季气候变暖及化学防治不当等等因素的影响.棉花虫害面积及受害程度加重,虫害已成为限制我区棉花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害虫生存环境条件一般包括气候因亲、土壤因素、生物因素和人为因素,后三个因素在一定区域内相对稳定或可人为控制,因此在一定区域内影响害虫是否发生发展及发生危害的关键是气候条件。在了解害虫发生发展与天气气候关系的基础上,做好棉花害虫气象预…  相似文献   
17.
2019年黄海ML4.6地震序列发生在NW向苏北—滨海断裂带附近,历史上该断裂带附近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为了判断此次地震序列的发生是否与苏北—滨海断裂带活动有关,本文基于黄海ML4.6地震震中附近400 km范围内的测震台站记录,采用CAP方法计算了此次黄海地震序列中ML4.6和ML4.1地震的深度和震源机制解参数,并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该地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12月8日黄海ML4.6和12日黄海ML4.1地震的震源深度分别为20 km和21 km,位于发震区域的脆韧转换带内;黄海ML4.6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23°,74°和61°,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6°,33°和149°;黄海ML4.1地震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135°,77°和32°,节面Ⅱ的走向、倾角、滑动角分别为37°,59°和165°。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节面参数与苏北—滨海断裂带的几何参数并不一致,表明此次黄海地震序列的发生与苏北—滨海断裂带的主断裂活动没有直接关系。黄海地震序列震中的重新定位结果显示该地震序列呈NW向分布。由上述反演所获的两次黄海地震的震源机制和地震序列的重新定位结果推测,黄海ML4.6和ML4.1地震的破裂方向可能为NW向,黄海ML4.6地震序列可能是发生在区域壳内脆韧转换带的左旋走滑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土壤中Se主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存在用酸量大、前处理相对复杂等缺点,对于高含量Se的测定则需要高倍稀释,无疑会扩大分析误差.本文采用粉末压片波谱-能谱复合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湖北富硒土壤样品中的Se等17个主次量元素,波谱分析10个元素的同时,能谱分析As、Cu、Rb、Sr、Zr、Ba、Ni等7个元素,大幅节...  相似文献   
19.
真实地震情况下人群疏散特征与模拟演练的差异是应急疏散的统计物理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互联网收集和分析了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中一些记录到地震时人群疏散的监控录像.这些监控录像不仅为真实地震情况下人员疏散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目前仍十分稀缺的实例.而且可用于约束紧急情况下人群疏散的统计物理模型.对条件相似的真实地震情况下和模拟演练情况下的疏散人数一疏散时间进行研究,发现出口处的疏散人数和疏散时间呈显著的非线性关系,这与通过模拟演练所得出的线性关系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应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城市或区域地壳变形监测,研究了GPS监测的数据处理和精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使用高精度的定位分析软件GAMIT,对某城市地壳变形监测网的试验观测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并对解算得到的基线向量和坐标分别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在100km范围内,GPS基线重复率在平面上比例误差可以达到10-8,垂直方向比例误差可以达到10-7;GPS监测点的三维坐标重复率精度可达到3mm左右,能满足城市或区域地壳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