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21.
山洪灾害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临界雨量是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的重要指标,传统的临界雨量计算方法各有所长,对资料的要求各不相同,但对于无实测资料小流域防灾对象临界雨量计算的研究却寥寥无几(这里无实测资料指的是既没有雨量、洪峰资料也无野外断面调查资料)。鉴于此,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拟合算法(SVR),应用比拟法建立模型,对无资料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进行推求。结果表明:(1)SVR模型具有很好的泛化性,预测精度高、误差小,结果较优;(2)利用SVR模型预估的临界雨量值与真实值偏差小,可以作为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指标,为当地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邓铭江  龙爱华  李江  邓晓雅  张沛 《地理学报》2020,75(7):1333-1345
持续的强人类活动大大改变了流域水循环演变的结构、路径和驱动力,后者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生存发展的水安全。日益深入的市场经济使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从一个流域扩展到流域之外更宽广的区域范围,以产品贸易为纽带的水“流动”已成为驱动区域水循环演变与影响区域水安全的重要内在因素。以流域为单元的传统水循环研究,难以揭示不同区域之间的水循环联系、双向回馈机制与协同进化机理。本文从西北内陆河流域长期大量输出高耗水农产品这一现象分析入手,采用理论解析与案例相结合方法,阐述分析内陆河流域自然水循环、“自然—社会”二元水循环、区域间贸易水循环的基本过程、显著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继而首次明确提出内陆河流域“自然—社会—贸易”三元水循环模式,并就其通量计量模型、影响因素与生态环境效应、科学前沿进行了探索分析,以便未来西北内陆河水循环、水文水资源等研究能更多重视对驱动内陆河流域水循环的外部力量及其双向互馈、协同进化的分析,更新内陆河流域水安全、生态安全的思考范式。  相似文献   
23.
中亚五国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与合作及其问题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亚五国跨界河流众多,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十分复杂,大规模无序的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问题相当突出,回顾其开发利用中的冲突与合作,对找寻中亚水资源问题的解决之道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简要介绍了中亚五国之间主要跨界河流流域河流水系、径流量,阐述主要跨界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分析了各跨界河流取用水量与农业灌溉的演变关系以及中亚五国跨界河流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危机与生态危机、冲突与合作。在深入揭示中亚五国跨界河流危机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对中亚五国跨界河流水资源纠纷和生态危机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探析了中亚五国跨界河流开发利用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24.
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态水文学作为生态学和水文学的交叉学科,得到了相关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水文水资源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生态水文过程主要包括水文过程、生态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从生态水文学内涵的角度,对山地、湿地、干旱区生态水文过程模拟以及流域集成模拟进展做了阐述,并分析建模的策略和统计了部分生态水文模型,考虑了建模过程中的尺度、数据、精度3个关键问题。并对生态水文模拟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更多的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生态水文过程模拟建模基础研究;②生态水文过程集成模拟研究;③基于数据库和GIS/RS技术的生态水文过程耦合模拟研究;④与原型观测相结合的生态水文过程模拟研究。建立符合我国实情的生态水文模型,是现阶段我国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5.
虚拟土战略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社会化管理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土地资源紧缺是威胁世界食物安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类似于国内已经开展的虚拟水和虚拟水战略概念及相关研究, 首次提出"虚拟土"和"虚拟土战略"新概念, 分析了土地资源管理不同管理阶段及其相关问题. 结合当前国家耕地总量平衡、区域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土地资源利用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 从土地资源的社会属性出发, 实证分析了土地生产能力与社会适应性能力的关系, 提出了基于虚拟土概念及虚拟土战略下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框架. 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解决区域粮食安全的一些新思路. 建议: 在保证国家粮食基本自足基础上, 实行区域耕地总量弹性平衡政策; 成立专业性土地银行, 加快创新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强化土地使用权拍卖机制, 提高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透明度; 实施虚拟土战略举措, 构建新的土地可持续发展模式, 加强开展虚拟土战略相关理论及其对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6.
基于边际效益递减和边际成本递增原理,运用水资源利用的边际效益空间动态优化方法,研究了黑河中游张掖地区调水后启动分水的时序和数量, 阐述了净边际效益的求解过程和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当调入水量W≥1.1905×10\8 t,高台县、临泽县、山丹县都应依次得到分水. 最后分析了优化结果和问题处理,并对边际效益分析方法的应用进行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27.
甘肃省水资源足迹与消费模式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水资源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甘肃省为例,运用产品虚拟水研究方法核算并分析了1989-2003年的水资源足迹及其变化。结果表明,1989年以来甘肃省全社会的水资源足迹总量基本稳定在220亿~240亿m3/a,总体上呈现微量的下降趋势,人口增加和消费水平提高并没有增加对水资源系统在数量上的压力。从消费模式分析看,随消费结构多样化的增加,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因而,增加消费结构的多样性有利于减少对水资源系统的压力。讨论分析了水资源足迹核算的意义,指出了进一步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8.
张沛  龙爱华  海洋  邓晓雅  王浩  刘静  李扬 《冰川冻土》2021,43(1):242-253
农业用水是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以及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扰动因素,科学定量农业用水是合理配置与调控区域水资源的基础工作。传统的农业用水统计只是记录了可测量的用水量,而水足迹则完整刻画了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压力表现。从水足迹理论出发,采用Cropwat软件计算了新疆1988—2015年近20种农作物生产水足迹总量,并利用Mann-Kendall趋势和突变检验的方法,分析了28年间新疆农作物水足迹的时空变化,探讨了农作物水足迹驱动因素及机制。结果表明:新疆农作物水足迹在28年间总量增加了256%;水足迹序列在2005年前后增长出现了突变,后一阶段增长率是前一阶段的3倍以上;从农作物水足迹中蓝水足迹与绿水足迹的构成看,农作物绿水足迹呈持续增加趋势,但其在农作物水足迹总量中的比例略有下降。进一步分析表明,农业种植规模的快速扩张是新疆农作物水足迹大幅度增加的根本原因,而脱贫致富、扶贫攻坚等经济发展需求下的政策(战略)支持是农业种植规模(灌溉面积)持续快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探究农作物水足迹的变化及原因,揭示了新疆农业用水的时空变化,以及农作物水足迹与国家、地方政策和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可为深入解析新疆农业增长与水资源开发利用及生态环境之间的时空演化关系和相关决策与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气象数据是水文过程研究的关键要素,再分析数据的发展为资料缺乏地区的径流模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为研究ERA5-Land再分析数据集在径流模拟中的适用性,本文以玛纳斯河流域肯斯瓦特水文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选取多个评价指标对ERA5-Land降水和温度进行准确性评价,并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OF)分析其在研究区内的分布特点。在准确性方面,ERA5-Land与实测数据具有较好相关性,降水探测率为0.96,能反映大多数的降水事件,但与实测数据相比总体偏高21.81%,气温准确性好于降水,总体拟合效果较好,最优范围为-520 ℃,在极值部分不确定性有所增加。EOF决定性模态表明研究区内降水、气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易受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利用该数据集驱动SWAT模型在月、日尺度上对玛纳斯河流域进行径流模拟,在验证期纳什系数(NSE)分别为0.88和0.82,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ERA5-Land再分析数据集可为西北缺乏实测气象资料地区径流模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全球变化下跨境水资源理论与方法研究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全球变化影响下,水危机位列未来10年世界风险之首,以国际河流区的跨境水纠纷及其导致的地缘战略竞争最受关注。科学调控跨境水安全,保障国家水权益,面临诸多科学与技术难题。回顾了国际河流水安全与水权益保障的研究进展,判识了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围绕创建全球变化下跨境水资源利益共享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目标,提出了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技术瓶颈和创新思路;设置了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总体方案与技术路线。这些研究,将推进国际河流水科学研究发展,提升全球变化下中国管控跨境水安全风险、保障国家水权益的科技支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