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52篇
地质学   277篇
海洋学   29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91.
塔里木盆地轮古西地区断裂对奥陶系古岩溶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龚福华  刘小平 《中国岩溶》2003,22(4):313-317
轮古西地区发育众多断裂,可分为一、二、三级,性质主要为逆断层,走向以北东-南西向为主。断裂对古岩溶地貌的形成和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轮西断裂和轮古9断裂两条一级断裂主要控制了古岩溶宏观地貌: 轮西断裂以东地区为古岩溶高地,以西为古岩溶斜坡;轮古9断裂以东至轮西断裂地区为峰丛洼地地貌: 以西主要为峰林谷地地貌。二、三级断裂主要控制了古岩溶微地貌的发育,地表古水系和暗河常沿着这些断裂发育,呈近南- 北向、北东- 南西向展布。各级断裂带附近古岩溶储层尤为发育。轮古41北断裂群、轮古9西南断裂群、轮古40东断裂群以及轮古15井区断裂群是古岩溶储层的有利发育区。   相似文献   
392.
顶管施工对土体影响的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对顶管工程的现场试验,得到了顶管施工对土压力,孔隙水压力,水位以及深层土体位移和地表位移的影响,从中得出了顶管施工对土体扰动的大小及其扰动范围的规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原因,为顶管工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93.
止水帷幕对基坑环境效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Biot固结理论分析了止水帷幕对基坑工程环境效应的影响,包括止水帷幕不同打设深度的效果,以及两种封闭式止水帷幕发生漏水意外时对地下水位和坑外土体位移的影响等。在有限元编程中,将开挖土体置为空气单元可以简化处理过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深厚透水地基中增加竖向止水帷幕的深度并不能有效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漏水部位周围土体的渗流等势线较为密集,渗流速度较大,容易诱发扩大破坏;竖向封闭式止水帷幕漏水引起的坑边土体的沉降和地表土体的侧移相对较大,水位下降迅速等。其结果可供基坑工程漏水事故环境效应的评价和对策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394.
贺浩  龚艳霞  胡俊 《探矿工程》2020,47(9):70-74,89
介绍荆州市恒大翡翠华庭项目基坑支护体系设计方案选型思路。本项目地质条件差,周边环境极为复杂,通过弹性抗力法计算模型,运用天汉软件对支护结构内力和变形进行计算,以及基坑抗隆起、抗倾覆、整体稳定性等验算,选择采用SMW工法。计算结果与基坑监测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应用SWM工法桩作为支护结构,达到设计合理、经济适用的效果,保证了基坑及周边建筑的安全。本工程是SWM工法桩在荆州市基坑支护工程中的首次应用,同时获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95.
粤中隐伏岩体区地热赋存特征及热异常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的本质是能量的表现形式,资源的赋存过程,本质上是地球内部热量向地表传递的过程。东南沿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热活动区,但东南沿海地温场分布特征如何,以及热传递的介质物性如何响应地温场的分布尚未有结论。本文通过对在从化—永汉地区采集的地热水和地下冷水样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热水普遍具有偏碱性、溶解氧含量低、相对地下冷水偏还原环境的特点,热水水化学类型以Na HCO3和Ca·Na- HCO3为主,热储温度范围为83~146℃。总结了从化—永汉地区的水热成因模式,周边低山区的大气降水渗入地下后沿断裂向深部运移,并不断接受来自地球深部地幔热量和花岗岩中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量,与围岩热交换并升温,热水以北西向断裂与北东向主干断裂交汇部位作为升流通道向上运移,出露地表或被钻孔揭露形成温泉或地热井。结合东南沿海莫霍面埋深、酸性岩体分布和岩石圈结构等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背景条件分析,菲律宾板块的NW向挤压作用对包括研究区在内的东南沿海地区地热系统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可为今后东南沿海地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96.
龚兴宝 《中国岩溶》1986,5(4):307-309
<正> 作者于1983年4月,在广西桂平铜鼓滩ZK66号钻孔地下65米晚泥盆世灰岩岩芯的裂隙中,采集到一个很漂亮完整的化石标本——广西大寄生蟹(新种)Megachernes guangxiensissp.nov.,经过15次盐酸溶液浸泡后,化石仍然保持完好。壳质成分为几丁质,经EDAX9100能谱仪对其前体部分的头胸甲、眼部、螯肢、后体部分的背片及行走脚的全面测定,均已硅化,并含微量的Ca和K,证明该标本是个化石标本。该化石在国内外尚未见有报导,故定为新种。地质时代为早第三纪。目前标本保存于地质矿产部岩溶所陈列馆。   相似文献   
397.
桂林泥盆-石炭系碳酸盐岩剖面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桂林泥盆—石炭纪碳酸盐岩地层发育,类型齐全,又是举世闻名的热带岩溶发育区,素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解放前,老一辈地质学家丁文江、冯景兰、乐森(王寻)、李四光、田奇(王隽)、赵金科等,在桂林做过地质工作。为本区地层工作奠定了基础。60年代,杨敬之、董得源、柳淮之等研究过桂林的层孔虫;广西区测队提交了1∶20万区测报告。但是一直未曾有人在桂林附近系统地测制剖面,也未见到系统的论著发表。   相似文献   
398.
新疆博斯腾湖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0年6-11月和2011年1月,对博斯腾湖的浮游甲壳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环境因子对其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在种类数量,还是在密度和生物量上,浮游甲壳动物都主要由枝角类组成,且优势物种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夏季,浮游甲壳动物主要由大型的僧帽潘和短尾秀体溞组成;在秋冬季,随着大型种类现存量的减少,小...  相似文献   
399.
大型过水性湖泊——洪泽湖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重要的调蓄湖泊,在气候调节、防洪抗旱、旅游休闲、水资源和水产品供应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其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体健康状态,于2015年8月-2016年7月,对洪泽湖浮游植物进行了逐月野外采样.共鉴定浮游植物147种,隶属于8门,其中绿藻门、硅藻门、蓝藻门物种最多.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全湖年平均值为5.35×107±4.67×107 cells/L,生物量平均值为14.24±8.52 mg/L.洪泽湖浮游植物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空间格局上,北部成子湖区浮游植物细胞丰度最高,绿藻门为优势门类;西部溧河洼湖区丰度次高,蓝藻门为优势门类;湖心区及南部丰度较低,大部分点位蓝藻门或绿藻门为优势门类.季节动态上,夏季浮游植物细胞丰度高,蓝藻门是主要的优势门类;冬季细胞丰度较低,硅藻门是主要的优势门类.与1980s的调查相比,近年来浮游植物种(属)数有所下降,丰富度、均匀度等也低于早期调查结果.利用浮游植物进行水质生物评价的结果显示,洪泽湖总体上处于β-中污带,与周边水体相比,洪泽湖富营养化水平低于骆马湖,但高于淮河、高邮湖.  相似文献   
400.
为了研究太湖底栖动物优势种类——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对于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以温度和密度为模拟控制条件,对太湖霍甫水丝蚓进行营养盐释放的室内控制实验,研究温度和密度的变化对霍甫水丝蚓NH_4~+-N和PO_4~(3-)-P释放率的影响,根据霍甫水丝蚓铵态氮(NH_4~+-N)和磷酸盐(PO_4~(3-)-P)释放率与温度的关系方程,结合太湖霍甫水丝蚓2007-2010年的生物量估算其对太湖水体氮磷的潜在贡献.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太湖霍甫水丝蚓NH_4~+-N和PO_4~(3-)-P的释放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而密度变化对霍甫水丝蚓NH_4~+-N和PO_4~(3-)-P释放率的影响均不显著,太湖霍甫水丝蚓NH_4~+-N和PO_4~(3-)-P年平均释放量分别为1925.5和210.0 t,分别可达到全太湖沉积物-水界面NH_4~+-N和PO_4~(3-)-P的年净通量的19.3%和23.3%,表明霍甫水丝蚓的营养盐释放对于湖泊生物地化循环和湖泊富营养化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