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8篇
  免费   1359篇
  国内免费   1590篇
测绘学   769篇
大气科学   786篇
地球物理   1367篇
地质学   3072篇
海洋学   790篇
天文学   142篇
综合类   480篇
自然地理   73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55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512篇
  2020年   358篇
  2019年   451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391篇
  2016年   363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409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73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21篇
  2004年   168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从主机系统安全、服务软件配置、网络系统安全、木马和病毒防范以及安全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总结了基于NT技术的前兆网络安全防范问题,给出了加强前兆网络安全的一些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2.
地震灾害现场救援搜索策略与搜索方法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对地震灾害现场的搜索策略和搜索方法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推荐了常用的搜索策略,对不同搜索方法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对搜索方法的使用也做了讨论。通过讨论,文章就搜索分队的组成、任务、装备和部署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3.
1950~1990年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中国1950、1960、1970、1980年和1990年地磁三分量绝对测量资料,使用球冠谐和分析方法,分别计算1950~1990年各个年代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 球冠极点位于36°N和104°E,球冠半角为30°,冠谐模型的截断阶数为8. 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的均方偏差分别为:对于X分量,1950年为93.1 nT,1960年为128.9 nT,1970年为107.2 nT,1980年为107.6 nT,1990年为95.2 nT;对于Y分量,1950~1990年依次为74.8 nT,98.1 nT,89.2 nT,89.9 nT和84.0 nT;对于Z分量,分别为122.2 nT(1950年),135.0 nT(1960年),137.7 nT(1970年),110.1 nT(1980年)和107.5 nT(1990年). 根据中国地磁剩余场冠谐模型和全球地磁场DGRF模型,得到中国地磁场的冠谐模型,并对冠谐模型的边界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4.
1黑龙江省近50年干旱发展事实及分析《黑龙江气象》2003年第1期白人海黑龙江省气象台150030摘要应用实测的降水、气温和土壤湿度资料,分析黑龙江省近50a干旱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用月平均气温、降水量距平和均方差所构造的“干旱指数”以及土壤相对湿度显示近50a来黑龙江省是向干旱发展的。1990年以来这种干旱化的趋势尤为明显。在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中,气温的升高对干旱化的作用可能更重要。利用NCEP/NCAR的容积式土壤湿度计算了全球50a来干旱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黑龙江省近50a干旱的发展与全球同步,是全球气候异常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5.
1黄河上游地面点源催化剂的扩散《气象科学》2003年第3期张加昆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810001摘要应用高斯地面点源催化剂质点扩散模式,分层考虑风向、风速垂直变化和逆温层、混合层顶反射,模拟估算了多云天地面点源发生的碘化银质点在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分布。结果表明:从地面到2km的范围内,12时以前碘化银质点基本能扩散到距地面2km的高度,但浓度极值约100L-1。14时以后其浓度极值能达到250L-1以上,从地面扩散到1km高度并进入低云云体的时间约25min,到达2km高度的时间约48min,其浓度能达到人工影响降水的需要。2农田生态系统大气硫沉降通量的…  相似文献   
106.
一种符合视觉规律的,基于地图数据的虚拟地景仿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陈刚 《测绘学报》1997,26(3):241-246
本文分析和解决了两个关键性问题,使计算机所生成的虚拟地景符合人的“越近看得越清”视觉规律,并通过实例对该方法的实现过程给予了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7.
多时相Radarsat数据在广东肇庆地区稻田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将1996年获取的4个时相的Radarsat图像用于广东肇庆地区的稻田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多时相Radarsat数据对水稻类型的识别精度较高,而且稻田的轮作规律容易推测出来。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一试验研究的最新进展,探讨了神经网络分类方法在SAR图像处理中的应用潜力和Radarsat数据在中国南方水稻监测中的最佳时相选择和有效分辨率问题。  相似文献   
108.
江灏  王可丽 《高原气象》1997,16(3):250-257
针对辐射传输模式在青藏高原地区的应用问题,使用Liou-Ou一维辐射传输模式及1982年8月 ̄1983年7月青藏高原热源观测实验期间青藏高原地面、高空与卫星观测资料,在高原辐射传输模式中区分了下垫面温度与地表空气温度的作用,并利用卫星观测资料对模式改进后的实际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了地表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硬度,得到了下垫面温度的简单参数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9.
110.
临兴区块上古生界储集层为致密砂岩,裂缝发育特征及对致密气富集影响尚不清楚,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甜点区预测。 根据岩心、露头、薄片及测井资料,分析了研究区裂缝发育特征,探讨了裂缝对致密砂岩气富集的影响。临兴区块上古生界主 要发育高角度缝,其次为中低角度缝及水平缝,微观上根据裂缝与矿物颗粒的相对位置关系,可识别出粒内缝、粒缘缝和穿粒 缝,其中粒缘缝最为发育。受塑性泥岩阻挡,裂缝垂向延伸较差,一般延伸1~2 m后消失于泥岩层中,受燕山期北西—南东向 地应力影响,裂缝走向多为北东—南西向,裂缝密度一般2~5条/m。裂缝可改善储集空间、提高油气充注效率,储层裂缝发育 区渗透率可增大1~2个数量级,含气饱和度高,此外,研究区裂缝是油气垂向运移的有效通道,影响着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致 密气的富集,在后期的勘探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寻找裂缝发育区,并通过进一步压裂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