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55篇
  免费   1547篇
  国内免费   1847篇
测绘学   960篇
大气科学   913篇
地球物理   1486篇
地质学   3475篇
海洋学   975篇
天文学   190篇
综合类   516篇
自然地理   934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386篇
  2019年   455篇
  2018年   436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416篇
  2015年   449篇
  2014年   450篇
  2013年   555篇
  2012年   563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81篇
  2009年   509篇
  2008年   481篇
  2007年   399篇
  2006年   368篇
  2005年   256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连续变量函数的全局最优化问题 ,给出了动态隧道方法。该动态隧道方法由局部搜索和动态隧道 2个阶段构成。在局部搜索阶段用了动态系统方法。对全局最优化问题的实例进行了数值实验 ,数值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稳健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2.
Seasonal dynamics of elemental sulfur in two coastal sedimen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for elemental sulfur (S0) analysis without interference from other reduced sulfur compounds was adapted for the use in reducing sediments. The S0 distribution in two coastal sediments was studied regularly from summer to winter and compared to factors regulating the S0 accumulation, such as redox potentials, the rate of bacterial sulfide production and the general sulfur chemistry. Dense coatings of sulfur bacteria developed on the sediment surface of a sulfuretum which had an S0 concentration of up to 41 μmol S cm?3. The 2·5-mm thick bacterial coating contained 40% of all S0 in the sediment. A more typical marine sediment with a few cm thick oxidized surface layer had an S0 maximum of 1–3 μmol S cm?3 at 2–4 cm depth. The S0 maximum in both sediments increased from summer to winter as the sediments gradually became more oxidized. The deeper layers maintained a low S0 concentration. Most of the S0 in the upper few mm of a laboratory sulfuretum was present inside sulfur bacteria and actively migrated up and down with the bacteria depending upon the changing light and oxygen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3.
综合了多个沉积物声学测量的实验方案,提出适合研究柱状海底沉积物声衰减的实验方案。对黏土质粉砂的物理性质和声学性质作了相关处理,得到了在高、低两种测量频率下该类型沉积物的波形特性、频谱特性和与沉积颗粒因素有关的孔隙度对声衰减比的影响。进一步作了相应的回归分析,低频时方差为0.169—0.175,高频时方差为0.029—0.032,尝试总结出黏土质粉砂类型沉积物在两种频率下的声衰减趋势。  相似文献   
74.
最短路径算法在旅游线路规划中的应用——以庐山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庐山旅游风景区为例,以一日游为主题,结合旅游景区景点知名度和各景点的停留时间,改进了G IS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利用VC++分析旅游区内各个景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关系,得出该旅游区内的三条较合理的不同主题的一日游路线。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加强对庐山风景区的开发力度,促进庐山风景区的发展,并最终能推广G IS在旅游线路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5.
在基于启发式内插等高线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局部内插方法。首先利用Douglas-Peucker算法提取等高线的特征点,根据特征点判断等高线之间的相似性程度,找出导致等高线出现异常的特征点;然后将相似性程度很低的两条等高线自动分解为若干简单等高线再进行内插。有效地解决了局部弯曲很大、马鞍型地貌等复杂等高线的内插问题。算法已经在以Microstation为平台的数字制图系统中实现并逐渐实用化。  相似文献   
76.
空间智能:地理信息科学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总结多年来研究GIS智能计算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新方向:空间智能.空间智能强调发现与应用空间模式,以增强GIS处理复杂数据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空间智能主要的技术体系由空间分析、空间优化和空间模拟三大模块构成,其技术基础包括空间统计与索引、智能代理、高级启发式,以及数学规划等系列智能技术.由于空间智能融合了机器学习、统计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多个学科理论,面向解决实际工程需求中大量存在的复杂时空问题,因此理论上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践上也有重大的应用需求.随着空间智能体系的完善和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它将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77.
非恒定水流计算的最优控制问题及其变分求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综合利用各类可用的信息源(如水流运动规律,观测资料和统计信息),在反问题的框架下构建了非恒定水流计算的变分模型.针对模型预测的可能误差来源,给出了初始条件、边界条件、物理参数三类独立参量及综合控制问题的定义.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变分法求解这类偏微分方程最优化控制问题的基本原理及模型求解步骤.同时,为便于应用参考,选取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和物理参数作为控制向量,以实际常用的水流运动微分方程为基础,导出了一、二维非恒定水流计算的通用伴随方程.并以珠江黄浦至大虎段二维潮流计算为例,展示了变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主要通过黄河口悬浮物中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含量,表征黄河调水调沙入海的泥沙在黄河口外近海的扩散范围。结果表明:黄河口入海前泥沙中的颗粒无机碳(PIC),颗粒有机碳(POC)具有稳定性,分别为(1.75×0.28)%和(0.51×0.08)%;在悬浮物含量约为30 mg/L时,黄河口临近海区悬浮物中的PIC、POC含量分别出现突跃性降低和升高趋势,叶绿素分析表明,POC含量的升高是由于浮游植物对颗粒有机碳贡献的结果,同时正构烷烃轻重比值ΣC20-/ΣC20+和碳优势指数(CPI)值也分别增加和降低;X衍射发现悬浮物浓度低于30 mg/L时,黄河泥沙在悬浮物中所占比例迅速下降,从而造成悬浮物中PIC突跃性下降;因此,黄河口近海悬浮物含量30 mg/L可以被认为是陆源和海源颗粒物对黄河口近海区悬浮物贡献的有效分界线。调水调沙入海的泥沙在黄河口外近海表层主要扩散到河口以南海域,而底层扩散范围主要集中在河口以北和河口以南海域,这些泥沙最终可能停留在莱州湾中部。  相似文献   
79.
80.
GPS海面反射信号特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GPS反射信号遥感陆地和海面的GPS—R技术已经得到日益关注。对海面反射信号的极化特性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GPS信号经海面反射后,反射信号同时包含右旋和左旋信号,且两者强度与卫星仰角有直接关系;反射的左旋和右旋信号的功率相差可高达30dB。为海面遥感以及专门的GPS接收机的研制提供了必要的参数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