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6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545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393篇
地球物理   838篇
地质学   1050篇
海洋学   281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36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92篇
  1987年   71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54篇
  1984年   55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30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31篇
  1964年   20篇
  1959年   17篇
  1958年   18篇
  1957年   23篇
  1956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塔里木盆地为天山、昆仑和阿尔金造山带所围绕,其地质构造和演化历史非常复杂.从岩浆作用发育特征看,二叠纪是塔里木盆地岩浆作用最发育的时期,广泛分布的二叠纪玄武岩类不仅在盆地内(巴楚)和周边(阿克苏、柯坪和库鲁克塔格)的露头区大量出露,而且在盆地内部的石油钻井和地球物理探测中也有大量揭示(贾承造,1997;杨树锋等,1996;陈汉林等,1997b;姜常义等,2004a,b;杨树锋等,2006;Yang et al.,2006,2007),且其分布面积约20万km2.  相似文献   
992.
由于上中游水资源的过多开发利用,我国西北干旱区有些内陆河下游来水量急剧减少,从以前的常年性河流逐渐转变成现在的间歇性河流,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根据间歇性河流河道充水和停水过程周期性重复出现的水文特征,建立了河道两侧区域地下水运动的一维非稳定流模型,提出了把流量边界条件与水位界条件相互转换来求解模型的一种方法。最后应用上述模型分析西北某内陆河下游间歇性输水条件下河道两侧地区地下水位恢复状况,为输水生态效应的定量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3.
哈萨克斯坦水环境与水资源现状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取决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亚洲中部干旱区水资源有限,近年来河湖萎缩、生态环境系统退化,已成为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一哈萨克斯坦内按照水资源需求程度划分的八大流域作为研究区,在进行各个流域水质及水资源现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径流占比、人为影响程度以及水资源需求程度等3项指标分别对八大流域水资源进行综合评估,并采用可变模糊优选模型评价哈萨克斯坦境内不同流域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对八大流域进行轻微、中等和显著等3个影响程度的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锡尔河-咸海及伊希姆河流域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的影响程度处于显著水平,而且前者流域水质污染问题较为严重;乌拉尔河-里海流域的地表径流占比最高,但该区域因大量油气资源开发对水资源需求量非常高,处于危险等级。巴尔喀什湖-阿拉湖流域的用水需求处于临界程度,属于第三类(处于危重程度)。额尔齐斯河流域水储量最为丰富,但流域中游哈萨克斯坦境内矿产开发引起的水质污染严重。另外,近几十年来哈萨克斯坦地表径流变化分析表明,1965年以来年总径流量减少39.4 km3,其中跨境径流量减少23 km3,境内径流减少16.5 km3。近年虽然灌溉面积和工业活动减少,年均耗水量也有所减少,但是人口增长导致公共服务和生活等方面耗水量增加2.58 km3,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国利益和整个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共同商定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4.
利用12CO(1-0)、13CO(1-0)与C18O(1-0)分子谱线成图观测数据,并结合ATLASGAL (The APEX(Atacama Pathfinder Experiment) Telescope Large Area Survey of the Galaxy)尘埃连续谱巡天观测结果详细地研究了9个红外暗云(Infrared Dark Clouds, IRDCs)中团块的物理性质与运动学特征.给出了红外暗云的速度区间,以及在红外暗云所对应的Spitzer (Spitzer Space Telescope) 8μm辐射背景上叠加了与红外暗云轮廓基本吻合的13CO和C18O积分强度分布图. 9个红外暗云中有8个呈纤维状结构.在这些红外暗云中共找出51个致密团块,质量偏大的团块大部分聚集在红外暗云的枢纽位置.质量统计直方图中表现出明显的双峰结构,进一步证实纤维状分子云物质输送的图景.12CO(1-0)计算所得的典型激发温度Tex...  相似文献   
995.
We use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simple photometric parameter Central Intensity Ratio(CIR) determined for a sample of 57 nearby(z <0.02) Seyfert galaxies to explore the central features of galaxies and their possible connection with galaxy evolution.The sample of galaxies shows strong anti-correlation between CIR and mass of their central supermassive black holes(SMBHs).The SMBH masses of ellipticals are systematically higher for a given CIR value than those for lenticulars and spirals in the s...  相似文献   
996.
Understanding the variation of lags with respect to the X-ray flux is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geometry of the inner region of the accretion disk in AGNs. We performed frequency-lag, energy–lag and spectral studies for two sets of observation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variations in lags with respect to X-ray flux in the AGN source Mrk 704 using the XMM-Newton observatory. We divided one of the light curves into two sections which were noticed to exhibit a flux variation. The frequency-lag sp...  相似文献   
997.
混源油的定量判识是当前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次研究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的混源油为典型研究实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混源油进行了定量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原油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混源现象普遍存在.综合分析后认为,现今混源油中可划分出3个端元,其中...  相似文献   
998.
1 Introduction 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structure, magmatism and sediment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Indosinian Orogeny within the South China Block (SCB) since Deprat (1914) and Fromagat (1932) proposed the term “Indosinian movement” based on two unconformities between pre-Norian and pre-Rhaetian times during the early Triassic in Vietnam. However, this timing has been debated in terms of the Indosinian tectonic evolution within the SCB (Guo et al., 1983; Hsü et al., 1990…  相似文献   
999.
1 INTRODUCTION Odgaard and Kennedy (1983) suggested that for values of angle of attack, α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approximately 20o, a persistent scour hole is produced near the upstream end of a vane. As α was reduced the number of vanes producing obj…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