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7篇
  免费   1549篇
  国内免费   2161篇
测绘学   1419篇
大气科学   1096篇
地球物理   1439篇
地质学   4540篇
海洋学   1074篇
天文学   93篇
综合类   652篇
自然地理   117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383篇
  2021年   473篇
  2020年   365篇
  2019年   471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403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640篇
  2012年   623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20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604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576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26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6篇
  194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通过对南海北部ODPl84航次1148站井深477m之下深海相渐新世浮游有孔虫Globoquadrina压扁壳、次生方解石和充填壳的氧同位素对比,定量分析了钙质成岩作用对壳体氧同位素的影响,结果发现,受成岩作用影响,1148站浮游有孔虫氧同位素显著变轻,这种变化趋势与低纬度开放性大洋明显不同。其原因可能与南海海盆扩张早期,大量陆源物质从较窄陆架可以直接沉积到海底,由于陆源物质氧同位素相对偏负,当与海洋沉积物混合后,引起本区沉积物孔隙水氧离子浓度变轻。而扩张初始,高的沉积速率可能使钙质壳体被快速封存在一个相对孤立的系统中,造成孔隙水离子成为影响壳体氧同位素变化的主要因素。当氧同位素相对较重的有孔虫壳体溶解和重结晶并与孔隙水离子发生交换时,引起壳体δ^18O负向偏移。  相似文献   
32.
本文继续报道我国西沙群岛海产色球藻目 Chroococcales 的十种蓝藻,隶于三科六属,有八种是我国海产蓝藻的新记录,它们是:铜锈微囊藻 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etzing,小形色球藻 Chroococcus minor ( Kuetzing) Naegeli,湖沼色球藻盐泽变种 C. limneticus Lemm.var. subsalsus Lemm,易变色球藻 C.varius A.Braun,膜状色球藻C. membraninus ( Meneghini) Naegeli,圆胞束球藻 Gomphasphaeria aponina Kuetzing,附钙管鞘藻 Hormathonema epilithicum Ercegovic 和透明拟丝藻 Johannesbaptistia pellucida ( Dickie) Taylor at Drouet。其中透明拟丝藻形态特征独特,这对于蓝藻类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从色球藻目进化到丝状蓝藻类的系统演化具有重要价值,早已为藻类学家们所重视。该种也是我国海产蓝藻属的新记录。 迄今为止,藻类学家们一致认为色球藻目是蓝藻门 Cyanophyta 中最原始、最低级的类群,其植物体最简单,大都是单细胞或简单的群体,而且都十分微小,常被肥厚的胶质鞘所包埋,这就使该目蓝藻能适应复杂的自然环境。所以,在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研究中它已引起许多学者的注意。有关该目海产种类的分类研究,我国仅有少数报道,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33.
A total of 67 samples from the upper and lower sediment traps in the central South China Sea were analyzed, which were collected during 1993~1996.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stable isotope values, surface primary productivity, fluxes of total particulate matter, carbonate, biogenic opal, organic carbon,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species and their total amount exhibit obviously seasonal and annual fluctuations. High values of the fluxes occurred in the prevailing periods of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monsoons, and the low values occurred during the periods between the two monsoons. The fluxes of some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species (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 G. ruber, Globigerinita glutinata, Neogloboquadrina dutertrei) and their percentages also exhibit two prominent peaks during the prevailing periods of the north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monsoons respectively, while those of Globigerina bulloides, Globorotalia menardii and 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 only exhibit one peak in the prevailing periods of the northeastern monsoon. In addition, fluxes and percentages of 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 and Globorotalia menardii as well as the fluxes of carbonate and total amount of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decrease gradually from 1993 to 1996, and those of Globigerina bulloides, Globigerinita glutinata and biogenic opal increase gradually from 1993 to 1996. The fluxes of carbonate and organic carbon in the upper trap a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lower one.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seasonal and annual variations of the sediment fluxes an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l species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changes of surface primary productivity and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related to the East Asian monsoon. The lower carbonate and organic carbon fluxes in the lower trap are related to the dissolution.  相似文献   
34.
针对以往噪声信号发射换能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影响正常科研试验的问题,并根据噪声信号的技术要求,以及探测方式的技术特征,我们对噪声发射换能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从选用超磁致伸缩材料作为换能器的材料入手,结合国内外一些新的设计理念,从材料性能分析,到理论设计,最后到可靠性实施方法,都进行了周密细致的研究,并完成了设计全过程。测试结果和使用性能表明,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这也是该材料在国内首次应用于单只宽频水声换能器中,开创了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应用的又一个先列。  相似文献   
35.
Dissipation source function and an improvement to LAGFD-WAM mode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a new theoretical expression of dissipation term i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statistical model of breaking wave, which is an improvement to LAGFD-WAM wave model.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in three typical wind fields show a good improvement to LAGFD-WAM model and a better accurac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bserved data in the South China Sea.  相似文献   
36.
基于二次散射的水污染遥感模型及其在珠江口水域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根据水中悬浮物、污染物和水分子等的散射和吸收物理机制建模是实现水污染定量遥感的有效途径.基于一次散射的水污染遥感模型简单易行,但在浑浊度较大时其精度不高.在基于一次散射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多次散射的能量组成特点,提出再考虑二次散射可使模型的精度显著提高且不至于使模型过于复杂;导出了二次散射的补偿因子,同时给出了考虑二次散射因子的简单计算方法.将该模型应用于珠江口水域的水污染遥感的结果表明,较之基于一次散射的模型,考虑二次散射的水污染遥感模型在精度上有明显改进.遥感提取结果显示,珠江口水域重污染区主要分布在伶仃洋东北部,香港维多利亚港和深圳湾.  相似文献   
37.
海浪日最大波高序列的一种标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重标度分析方法研究小麦岛海洋观测站1961-1980年二十年海浪日最大波高序列时发现,该序列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具有记忆性和持久性,详细的论证表明分式布朗运动模型是描述海浪日最大波高序列的一个较好的模型,同时,应用分式布朗运动模型我们找到了存在于海浪日最大波高序列中的一种标度性质-累积离差(t)的统计自仿射性。  相似文献   
38.
弧后盆地的形成与演化探讨:以东亚陆缘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弧后盆地大地构造体制的讨论,作者认为基属活化作用的产物根据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分析,作者提出结论认为,由于东亚岛弧系岩石圈的均衡作用及海沟外侧冷却大洋岩石圈块体的下沉拖曳牵引等作用,使软流圈在岛弧系下方发生分异,这种分异作用带动东亚陆缘向东扩张,从而产生弧后的张开。  相似文献   
39.
铅是一种具有累积性的有害元素,是海洋监测调查中沉积物介质的必测元素之一,常用测定方法有双硫腙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等[1],前两种方法灵敏度较低,测定时一般需要预富集,操作较繁琐;后一种方法虽然灵敏度高,但仪器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高.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由于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且线性范围宽,在铅的分析中日益被重视.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一种用光学方法对海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叶绿素-a、黄色物质、石油)进行测量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可同时测量海水中多种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