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0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234篇
大气科学   589篇
地球物理   1927篇
地质学   2114篇
海洋学   264篇
天文学   334篇
综合类   185篇
自然地理   24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33篇
  2017年   373篇
  2016年   248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647篇
  2011年   42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830篇
  2004年   872篇
  2003年   655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2篇
  1969年   2篇
  1968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8年   2篇
  192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部地带是我国农业的精华地带,目前,我国农业发展中面临的部分农产品结构性剩余严重,市场竞争力弱,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力低而不稳,农民收入增长放慢,农业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等问题在中部地带表现更为典型,探索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途径对于研究和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中部地带农业现代化途径主要是:整体规划,分类推进,极点突破;改革城乡户口隔离机制,加速农村城镇化;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培育规模经济的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创新科技机制,发挥高科技对农业的带动作用;拓宽农产品加工领域加大农产品市场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42.
代内公平、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阶段,不同国家或区域之间商品交流的种类与数量日益增大。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因此,在等经济价值交换规律的作用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状况逐渐恶化。文章通过构建开放经济的物质流模型,探讨了物质交换行为对系统内部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并对1987年日本的物质流动状况进行了案例研究。分析表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它国家内部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3.
试论世博会后昆明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99昆明世博会后,如何实现世博园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学术界和世博园管理者不可回避、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在论述世博园的性质、现状、面临的问题、影响世博园持续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初步提出出世博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4.
经济区域空间格局变化是区域经济不断发展的外在化表现,文章从区域、经济区域等基本概念入手,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分析了市场机制作用下中国经济区域再形成过程的态势和外部环境变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应积极培育合理经济区、建立合理的区际分工体系、培育区域之间合理的竞争态势,以提高我国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5.
21世纪初叶中国的贫困形势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共存,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共存,区域性贫困与阶层性贫困共存。文章针对我国反贫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反贫困治理结构、妥善解决城镇贫困问题、加强国际间合作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6.
环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发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环洞庭湖区城镇体系发展的历史背景以及现状特征分析,指出其发展过程存在着城市空间格局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重复严重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发展措施,确保环湖区内城镇体系的持续,快速发展,并最终实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7.
古吉黑造山带拼接带地球物理特征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吉黑造山带拼接带的地球物理特征线,在重磁图上为伊通-吉昌-桦甸、贤儒-安图-开山屯一线。它分割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地球物理场区,与两侧中元古宙-早三叠世不同的地质发育历史相呼应;和石炭-二叠系安哥拉与华夏植物地球区系的界线相一致。这是有别于前人而为更多新的地质资料所支持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8.
长春市地下水开发环境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彩霞 《吉林地质》2001,20(1):53-56,60
本文根据近期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结合地下水赋存的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论述了长春市由于不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而产生地下水水位下降,水量削减、水质污染、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9.
李端生 《吉林地质》2001,20(2):72-79
该文笔者多年研究大骨节病原始原因的一项新说。即病区外环境低氟。引起体内以低氟为中心的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以骨骼系统为主的病变-大骨节病。防治该病,应向体外补氟。药疗这一进补方式故然必然,但最有效又生活化的办法是食疗。食疗又分氟盐防治和饮茶防治两种。而最适用且简便的方法是提倡患区人群适度饮茶,并且应从儿时做起。关于补氟和饮茶等防治大骨节病的实践,笔者已浓缩于下面四则拾趣之中……。  相似文献   
150.
Previous studies in Silurian carbonates from Gotland (Sweden) have led to a mode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imestone-marl alternations. This model postulates that early diagenesis of precursor sediments without strong primary differences can result in a differentiation by selective dissolution of aragonite in marl beds and reprecipitation of calcite cement in limestone beds. This model is described as a set of mathematical equations that quantify the diagenetic processes (aragonite dissolution and calcite reprecipitation) that occur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limestone-marl interbeds from a hypothetical homogeneous precursor sediment. The calculations demonstrate that resulting hypothetical limestone-marl alternations show characteristic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ratios of the bed thicknesses of limestones and marls on one side, and the carbonate contents, on the other. By reversing this model, the original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of the precursor sediment of real-world rhythmic successions can be determined. In this study, alternations from the Silurian of Gotland, the Cambrian, Devonian, and Mississippian of North America, the Jurassic of France and Germany, and the Cretaceous of France are shown to exhibit mathematical relationships similar to those calculated for hypothetical precursor sediments without primary differences. Therefore, the mineralogical composition of their precursor sediments can be estimated. In contrast, the clear mismatch shown by the Lower Jurassic Belemnite Marls from Dorset indicates that these rhythms did not suffer an early diagenetic overprint. Our model helps to differentiate between rhythmites with strong depositional variations and those without; however, it cannot indicate whether a given alternation is the product of rhythmic diagenesis of a homogeneous precursor sediment or the result of diagenetic enhancement of subtle underlying sedimentary rhythms. For horizontally correlated patterns, such as laterally extensive beds and layers of nodules, an a priori unknown external signal has to be assum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