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291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124篇
地球物理   174篇
地质学   523篇
海洋学   154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11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91.
本文针对噪声成分和噪声结构的复杂性及弱信号的特征,发展了最新的在线字典学习去噪方法.在线字典学习去噪方法是以数据驱动的方式,反复进行学习构建字典方式,求得信号的稀疏性解以实现对信号的去噪,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据驱动与模型驱动联合的模型约束下的在线字典学习去噪方法,先通过模型驱动方式获得一个较优质的学习样本以构建字典再进行去噪处理.通过和传统小波变换进行理论地震合成记录的效果对比,在高噪声比例的弱信号情况下远远优于传统的时频域去噪方法.实际数据去噪处理表明,模型约束下的在线字典学习去噪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去噪方法,这种联合去噪方式能在高噪声背景下有效地提取出弱信号,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Liu  Cong  Li  Shucai  Zhou  Zongqing  Li  Liping  Shi  Shaoshuai  Wang  Meixia  Gao  Chenglu 《Natural Hazards》2020,102(3):1451-1474

Submarine landslides are a common type of disaster which threaten property and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ontrol such disasters, we conduct a series of large-scale physical model tests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sm of submarine landslides. First, a large-scale physical model test system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including flume test frame, wave-making system, wave-absorbing system, and data monitoring system. In the tests, we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ea waves by chang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wave-making system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lope inclination by constructing different models. Data regarding the wave pressure acting on the slope surface, seepage pressure, and displacement are monitored during the test procedure.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epage pressure in the faults varies cyclically with the sea waves and is lower at internal points than at outcrops. If the wave loading time is sufficiently long, the seepage pressure and displacement deformation in the fault zone will gradually increase. In other words, failures in fault zones precede submarine landslides. The weak fault zone provides the preferred sliding surface, and the sea waves supply the external dynamic energy for submarine landslides. The conclusions provide guidelines for similar engineering 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防治心绞痛(AP)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数据库获取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的活性成分及靶点,并通过文献检索进行补充。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模型。采用DrugBank、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筛选AP的关键靶点,与药物成分靶点取交集获取潜在基因作用靶点。使用软件的拓扑分析插件筛选核心成分与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对成分-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基于Autodock软件将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到300个活性成分靶点,获取疾病靶点1216个,取交集获得潜在基因作用靶点124个,筛选出核心靶点30个,对应100个核心药物成分,发挥作用的核心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等,核心靶点为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等。富集分析推测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主要经过癌症调节、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等20条相关通路发挥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中槲皮素、山柰酚与TNF、Akt1结合性较好。结论: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可能通过核心成分槲皮素与山柰酚、核心靶点TNF、Akt1,经由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信号通路发挥防治AP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Geodetic measurements from 1963 through 1994 are used to estimate horizontal strain rates across the Red River fault near Thac Ba, Vietnam. Whether or not this fault system is currently active is a subject of some debate. By combining: (1) triangulation from 1963, (2) triangulation in 1983, and (3)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observations in 1994, horizontal shear strain rates are estimated without imposing any prior information on fixed stations. The estimated rates of shear strain in ten triangular subnetworks surrounding the fault trace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zero at 95% confidence. The maximum rate of dextral shear is less than 0.3 μrad/year in all but one of the triangles. The estimates help bound the slip rate in a simple elastic dislocation model for a locked, vertical strike-slip fault. By assuming a locking depth of 5–20 km, the most likely values for the deep slip rate are between 1 and 5 mm/year of right-lateral motion. These values delimit the 23% confidence interval. At 95% confidence, the slip rate estimate falls between 7 mm/year of left-lateral motion and 15 mm/year of right-lateral motion. Received: 18 November 1997 / Accepted: 28 January 1999  相似文献   
995.
作物不同生长时段对水分胁迫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聪  张旭晖 《气象科学》1999,19(2):136-141
本文根据我省1982-1995年的土壤水分实测资料、主要农作物的产量资料及作物生长物候资料,计算得到我省主要旱作物各生长时段作物对水分胁迫的产量响应敏感系数,反映出作物在不同生长期对水分胁迫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时段作物对水分胁迫的敏感度不同,作物干旱程序不能仅凭降水距平确定,需考虑作物对水分胁迫敏感性来修正干旱指标,才能有效对作物干旱实施监测,从而为人工增雨作业时间安排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红鳍东方鲀精子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研究红鳍东方精子形态的超微结构:红鳍东方精子分头部和尾部等两部分。头部似炮弹状,无顶体;核内有空隙,空隙中有或无少量电子致密小颗粒;细胞膜与核膜间的原生质有向外鼓起的单个小液泡;中心粒复合体位于植入窝内,由近端中心粒、中心粒间体和基体等组成。袖套位于核后端,内含7~8个环列的线粒体球。尾部近核端部分鞭毛的一侧有小囊泡群聚的囊泡鞘;远核端部分有侧鳍;囊泡鞘和侧鳍与轴丝的中央微管同在“Y”轴上;轴丝为“9+2”结构。  相似文献   
997.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与晚第四纪环境演变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曾从盛  陈居成 《中国沙漠》1999,19(2):110-114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发育较典型,分布较广,但迄今对其形成多有不同认识。论文在进行全面野外调查和一系列的室内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闽东南沿海的老红砂主要是由风吹扬海滩砂形成的,局部地方还有坡积、冲积等成因,并可划分成6~4.5万aBP和3~1万aBP两个相对较集中的形成期。末次冰期寒冷干燥的气候为老红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末次冰期中的亚间冰期和冰后期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环境则有利于其后的固定(红化固结、生草、发育古土壤等)。海面的升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老红砂的物源和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998.
南海暖池作为影响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研究其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动力机制对于更加准确预报我国天气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海表面温度卫星观测资料和海表面再分析数据,识别和研究了南海民都洛岛西南暖池的季节变化特征,并利用数值模式探讨了其强迫机制。暖池位于民都洛岛西南方向约100 km范围内,中心位置在120.5°E, 12.5°N。暖池整个季节变化过程可分为发展期(10~11月)、成熟期(12~2月)、衰退期(3~5月)、消失期(6~9月)4个阶段:11月份暖池与南北两侧冷水温差达到0.5°C,暖池结构初步形成; 2月份温差达到1.1°C (南侧)和0.7°C (北侧),暖池最强;3月份暖池开始衰退,到6月份完全消失。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暖池的形成与地形引起的民都洛岛附近海域潜热通量的空间差异有关:冬季盛行的东北季风被民都洛岛上的高海拔山脉阻挡,在民都洛岛西南背风侧形成低风速区,而在南北两侧形成风激流(风速极大值区)。风速的空间差异引起了海表面潜热通量的差异,导致民都洛岛背风侧的潜热通量较周围海域要小,海表面温度较周围海域要高,从而导致了暖池的形成。  相似文献   
999.
为了研究强震区桥梁跨活动断层时,桩基在地震中的动力响应,以海文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 GTS有限元软件建立其强震区桩-海床岩土体-断层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型,研究不同强度(0.20g~0.60g)的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波(后文简称5010地震波)作用下,桥梁桩基加速度、位移、弯矩及剪力的动力时程响应特性。结果表明:上部大厚度松散土体对桩身加速度有放大及滤波作用,而基岩对桩身加速度几乎不产生作用;断层上、下盘桩基础的桩顶水平位移随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但达到振幅的时刻一致;上、下盘桩基础桩顶竖向位移时程响应都在50 s以后产生永久沉降;桩身最大弯矩截面处时程响应均在40 s以后产生永久弯矩;应重点考虑上部覆盖层软硬土体界面和基岩界面的抗弯承载力设计,及桩顶和基岩面附近的抗剪承载力设计;上盘桩基础按桩身加速度、弯矩、桩顶水平位移等动参数控制设计,下盘桩基础按动剪应力控制设计。  相似文献   
1000.
介绍位移传感器数据远程传输方法,阐述位移传感器数据解码算法,并验证解码数据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同时,将其应用于黑方台党川滑坡的变形监测,获得了滑坡监测点的实时形变信息,可为滑坡变形监测和预警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