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234篇
测绘学   61篇
大气科学   183篇
地球物理   146篇
地质学   580篇
海洋学   87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1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6篇
  1980年   7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0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1.
加速度计测波浮标已被广泛采用,但这种测波方式并非最理想的。同时对其存在的漂移原因也众说纷纭。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采用浮标测波在原理上的误差,以及在理论上分析造成加速度计测波浮标输出存在的波形漂移和畸变的原因及其必然性。并根据变化规律可以找到消除或减少误差的方法。从而希望能对测波仪的研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Mercury concentrations in blue crabs (Callinectes sapidus) collected from an area of mercury-contaminated sediments in Lavaca Bay, TX, USA, are more than an order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concentrations in penaeid shrimp from the same area. Laboratory feeding experiments using mercury-contaminated fish as food showed that both blue crabs and pink shrimp (Penaeus duorarum) could accumulate mercury concentrations comparable to those in their food in 28 days. Calculated mercury assimilation efficiencies averaged 76% for blue crabs and 72% for pink shrimp. Significant depuration of mercury by blue crabs was not observed during a subsequent 28-day period, but pink shrimp lost mercury at a rate of about 0.012 day-1. Model calculations predict biomagnification factors of mercury of about two to three at steady state for both species. The large difference in observed concentrations of mercury in field-collected blue crabs and penaeid shrimp does not result from differences in efficiency of mercury assimilation from their food or from differences in excretion rates. It is more likely the result of differences in residence times in the contaminated area and of differences in feeding habits.  相似文献   
13.
14.
龙口湾的潮汐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龙口港验潮站的长期潮位资料和龙口湾内3个临时测站的短期验潮资料(2个站1个月,1个站la),对该区的潮汐特征、工程水位及暴潮增水等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介绍实现精度检测统计自动化的基本思想和实现方法,给出部分具有参考意义的源代码。着重介绍了高程点内插的算法。  相似文献   
16.
多硅白云母b0值对澜沧群中压和高压变质的反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硅白云母b0值作为相对地质压力计的理论和方法,已受到各国地质学家的普遍重视。本文以澜沧群多硅白云母作为研究对象,提出运用多硅白云母b0值区分不同压力变质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澜沧群经历了中压和高压变质作用,两期变质的多硅白云母b0值分别为9.027Å和9.047Å。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加德满都市旧供水井修复项目为例,针对因滤水管缝隙被化学物质堵塞,导致井出水量逐年减少的旧供水井。通过井下电视摄像系统检查,采用六偏磷酸钠、氨基黄酸等有机酸,结合刷洗、高压喷射等机械方法进行处理,使旧供水井出水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地区春季气溶胶光学特性地基遥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基于中国北方地区地基太阳直接/散射辐射计观测,分析了2001年春季气溶胶光学厚度、尺度和吸收特性。沙尘期间,气溶胶光学厚度显著升高,而尺度上升,粗粒子浓度显著增加,大气气溶胶表现出中性或异常消光特征。除沙尘活动之外,中国华北地区人为排放也是导致气溶胶光学厚度偏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沙尘源区气溶胶单次散射反照率小于以往观测和模式结果。北京和香河两地气溶胶光学厚度、Angstrom指数和尺度谱基本相似,说明华北地区人为排放与沙尘活动类似,也表现出区域尺度的特点。由于沙尘气溶胶与人为排放气溶胶相比,折射指数实部偏大、虚部偏小,从而北京地区沙尘期间单次散射反照率明显大于非沙尘期间,特别是在近红外波段,说明沙尘活动不仅可以通过增加气溶胶光学厚度,同时也通过改变气溶胶物理、辐射特性来影响下游地区的气溶胶辐射强迫。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土体中结构面的岩土工程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土体中也存在结构面,并且结构面的存在与很多的岩土问题有关。为使土体中的结构面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其中的几个主要岩土工程问题进行了探讨,它们是:结构面对土体力学性质的影响、土体结构面对土体破坏的控制作用、有时可尝试用离散元等模型分析土体变形、土体中结构面上水的渗流和污染物的运移、结构面上土体力学参数问题、土坡稳定性问题、土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问题、土体中结构面与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分析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运用短期基准面旋回界面的识别标志将百色盆地那读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为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 型)、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B 型)、向上变深复变浅的对称型(C型)等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再根据可容纳空间大小和上下两个半旋回的厚度进一步划分为七个亚类型:即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的对称型(A1型),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的非对称型(A2型),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B1型),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浅的非对称型(B2型),完全-近完全对称型(C1型),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2型),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C3型)。文中详细讨论了每个基本类型和亚类型的沉积背景、叠加样式、岩性组成和沉积动力学过程,并指出有利储集砂体在每种类型中的发育部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式,指出从陆地向湖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类型具有从A1型!A2型!C2型!C1型!C3型!B1型!B2型的变化规律,并简述了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