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199篇
地球物理   229篇
地质学   472篇
海洋学   182篇
天文学   22篇
综合类   104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李文博  黄智龙张冠 《岩石学报》2006,22(10):2567-2580
云南会泽铅锌矿田是我国著名的超大型特富铅锌矿田之一,由相距3公里的矿山厂和麒麟厂两个独立的矿床组成,Zn Pb 金属量超过五百万吨,矿石品位在25%至35%之间。为确定矿床成矿流体和成矿金属来源,本文系统研究了矿床的 Pb、S、C、O、H 和 Sr 同位素组成特征。矿石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均一,~(206)Pb/~(204)Pb,~(207)Pb/~(204)Pb 和~(208)Pb/~(104)Pb 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8.251~18.530,15.663~15.855和38.487~39.433,与围岩碳酸盐岩中浸染状黄铁矿一致,与碳酸盐地层相近,在~(208)Pb/~(204)Pb-~(206)Pb/~(204)Pb 图上显示明显的线性关系,表明铅同位素组成相近的碳酸盐围岩地层提供了成矿物质。矿石硫化物的δ~(34)S 变化范围为10.9‰~17.4‰,多数集中于13‰~17‰,表明还原硫主要来自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还原,还原方式为热化学还原,下伏页岩、碎屑岩和泥质岩中的有机质在硫酸盐还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种不同产状的脉石矿物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均一且没有明显差别,δ~(13)C 变化范围为-2.1‰~-3.5‰,δ~(18)O 为16.8‰~18.6‰。脉石矿物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水的δD_(FI)为-50‰~-60‰,取温度为200℃计算包裹体水的δ~(18)O_(H_2O)值为7.0‰~8.8‰。碳、氧和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成矿流体为来自下部上升的变质流体,由于下伏页岩、碎屑岩和泥质岩中有机质的参与,成矿流体具有低的δ~(13)C和δD_(FI)值,在上升过程中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矿石中黄铁矿、闪锌矿和方解石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_i值的变化范围为0.714~0.717,赋矿围岩中未蚀变白云岩的初始锶同位素组成(~(87)Sr/~(86)Sr)_i值为0.7083~0.7093,明显低于蚀变白云岩(0.7106),表明成矿流体具有高的(~(87)Sr/~(86)Sr)_i比值。相对围岩碳酸盐岩而言,下伏地层中的页岩、碎屑岩和泥质岩往往具有高得多的~(87)Sr/~(86)Sr,因此,流经或者起源于这些地层的流体具有高的锶同位素比值。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决不同坐标系统下高程异常对正常高高差转换的影响,通过模拟计算得出了对正常高高差影响的定量结论,对于大地水准面的精化和应用似大地水准面确定GPS正常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3.
混凝土框架柱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度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基于能力设计法的框架柱塑性铰区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对此进行了可靠度分析。定量分析了该计算公式的可靠指标与剪跨比、配箍率等因素的关系。同时针对目前我国现行规范抗剪承载力计算的可靠度指标偏低较多的情况,该建议公式对不同抗震要求的构件提出了不同的可靠指标,既考虑了我国设计习惯,又体现了能力设计法的要求,充分考虑了安全性的要求,对工程应用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已被《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吸收。  相似文献   
994.
一般认为 ,黑龙江省及其周边地区属于少震、弱震地区。根据现有的地震史料和仪器记录地震数据 ,黑龙江省及邻区确实算不上是个多震的区域。但由于本区的历史地震和火山喷发资料的发掘和整理还有待深入 ,仅依据现代地震资料和少量的地震史料来确定本区的地震活动周期及地震活动水平肯定是不全面的。黑龙江省及其邻区 ( 4 3~ 54°N、1 2 0~ 1 35°E)与我国中原地区一样 ,其历史地震活动及其文献记载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地震史料发掘和历史地震研究 (吴戈等 ,1 992 ;1 994 )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该地区在现代地震观测仪器问世初期 ,就初步建起…  相似文献   
995.
雷达估测降水集成方法及其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官莉  王振会  裴晓芳 《气象科学》2004,24(1):104-111
本文利用主特征提取法、统计权重法、综合概率法等方法,对Z-R关系法、平均校准法、最优插值法、卡尔曼滤波和最优插值联合校准法、卡尔曼滤波校准法降水定量估测模式输出结果进行集成分析。初步结果表明:统计权重法的集成结果与实况地面雨量计测得雨强值吻合较好.可以在估测区域降水量集成分析中进行业务试用。  相似文献   
996.
管后春  陈岩滨  王朝 《地质学报》2022,96(2):644-655
通过对毗邻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第四系标准孔岩芯进行粒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了淮北平原中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和沉积环境变迁。研究表明淮北平原中更新世气候在暖湿与干冷(温凉)频繁交替中总体经历了从暖湿趋于干冷,与中国东部季风区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变化趋势属同相位演变,而与受控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源区古气候演变模式总体呈反相位。晚更新世,气候总体经历了干冷(即温干—严寒—干冷)、温湿、转向干冷,却表现出与以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源区气候演化格局更相似,而与中国北方气候总体上由暖湿向干旱化转变步调不一致。进入全新世,淮北平原与中国南北方气候均回暖,降水相应增多。涡河流域GBK1标准孔区域沉积环境总体上经历了中更新世早中期从半深湖演化到浅湖、滨湖,到晚期湖泊快速收缩直至消失,演化为泛滥平原或河流;晚更新世以来主要为河流和泛滥平原。淮北平原区域气候变化总体上对全球变化有着积极的响应,或许因其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边缘,致使其气候又具区域独特性。  相似文献   
997.
根据郭晓岚的对流加热方法,计算积云对流对MCC和加热,增湿的贡献,估计其降水效率,从而推算MCC的降水量,计算结果与实际降水量及降水分布比较接近,可用于MCC6-12h的降水估计和预报。  相似文献   
998.
I.Intr0ducti0nl.Backgr0undWenzhouisoneofthemostraPidlydevelopingcitiesinsouthernpart0fChina.Theoldcity0fWenzhou,whichhasahistoryofl600years,islocatedinthenorthernpart0fthecityalongOujiangRjver.Itc0versanareaofabout892hectares,including1lneighbourhoodswitl1atotalPOpulation0f340,959(l988).ItisoneofthehighlypoPlatedareasinChinawithaPOpulationdensity0f38,220peOPlePersquarekilometre.TheoldcityofWenzhouistl1ecommercialcentreofthenewWenzhoucity.Allldndsofactivitiesarelocatedonthelimitedlandwi…  相似文献   
999.
谈重震联合反演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指出传统的重震联合反演中存在的问题,并建议充分利用地震资料作为形体参数进行分场,对分离出的目的层位的重力效应再利用Parker公式进行反演,以求出那些较深的或没有可靠地震资料的界面。  相似文献   
1000.
Analysis is don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odd and even symmetric components of circulations on a global basis in terms of observations and technique for the odd/even symmetry,indicating that climatic features of the component patterns and their temporal evolution are able to reveal their influence of land-sea discrepancy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the time scale of atmospheric response to radiation heating,circulation waveform structure and seasonal adjustment of global circu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