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70年后盐井沟矿山泥石流频发。1986年以来建成的治理工程有:排土场导流堤,5号格(?)坝,3号拦沙坝,并正在开展着生物治理工程。综合治理工程发挥了良好的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基于MODIS数据的西藏荒漠化遥感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MODIS卫星NDVI产品构建了西藏荒漠化监测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2000—2017年全区荒漠化时空分布特征和趋势变化,并利用实地调查的植被覆盖度及影像资料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近18年来西藏主要以中度荒漠化土地为主,占全区面积的37.68%,非荒漠化区域面积占28.65%,轻度和重度荒漠区面积分别占全区面积的13.20%和12.64%。全区荒漠化总体趋势属微弱改善状态,继续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西藏中部,包括那曲地区东南部,拉萨市大部,日喀则市东部和山南市北部。阿里地区大部和那曲地区北部属改善区。整体上全区荒漠化态势以稳定为主,占45.79%。改善和退化区域面积分别占23.58%和22.52%。构建的荒漠化指数与实测植被覆盖度呈负相关关系,判定系数R~2=0.52(P0.05),表明实测样本与模型结果总体上趋于一致,反演模型可以作为研究区土地荒漠化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23.
基于EMD与关联维的储层识别(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储层发育带,通常地震波波形会变复杂,所以关联维会变小。但由于地震波是有一定带宽的信号,波形受这个带宽内所有频率成分的影响,如果直接进行关联维的计算,其结果往往不能很好地反映储层。鉴于这种情况,提出了经验模态分解(EMD)与关联维相结合的方法,利用EMD对地震波进行分解,对分解后的每一个平稳的固有模函数(Intrinsic ModeFunction,IMF)分量进行关联维计算,将计算结果与有效的IMF分量进行储层预测。利用该方法对xx区三叠系中油组进行了试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侵位于狮泉河结合带南缘和结合带南侧古生代地层的晚白垩世侵入岩中,解体出一套中性侵入岩,呈岩珠、岩枝状产出,主要岩石类型为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其中石英闪长岩和英云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7.3±1.5 Ma(MSWD=0.96)和159.3±3.7 Ma(MSWD=2.30),指示岩浆活动时间为晚侏罗世牛津期。该岩体Si O2含量在59.65%~64.57%之间,K2O为1.95%~2.69%之间,Na2O为1.97%~3.42%,K2O/Na2O在0.74~1.29之间,P2O5为0.085%~0.139%之间,Al2O3为13.63%~15.68%之间,A/CNK为0.89~1.07,属于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岩石稀土元素总量(∑REE)为107.37×10-6~148.33×10-6,LREE/HREE在6.77~9.67之间,轻重稀土分异程度强,δEu为0.63~0.84,铕略具负异常;在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上,富Rb、Th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Nb、Ta、Ti和P等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岛弧钙碱性岩浆的地球化学性质。从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该时期岩石显示同源岩浆演化的特征,具有典型I型花岗岩特征,形成于板块俯冲下的岛弧环境。表明狮泉河一带在晚侏罗世已经存在俯冲型花岗岩,研究认为该时期岩浆活动很可能是狮泉河洋盆北缘(北亚带)持续扩张时,向南缘(南亚带)及中冈底斯带北缘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25.
本文利用从地震数据中提取的主振幅参数,通过与钻井岩性参数相关拟合分析,排除地震调谐影响,确定地震数据中所包含的岩性信息,结合钻井沉积图,测井相研究成果和区域沉积特征,把地震主参数有效地转化为沉积相,实现了从角度研究古沉积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有利的储层分布区,经后期钻探获得高产油气流证实,该方法的沉积相发结果是准确的,从而为地震资料的地质应用了一个新的方法,为沉积微相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6.
农业气象灾害损失评估方法及其在产量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该文提出了以无气象灾害时农作物应当达到的期望产量为基础来评估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的问题。介绍了期望产量和因灾减产量的确定方法,依据因灾减产量与相应年份农作物不同生长期所发生的气象灾害的强度、覆盖度以及作物对灾害的敏感度等关系,建立起因灾减产量的结构型统计评估模式。  相似文献   
27.
藏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独特,该区的观测资料非常缺乏。利用遥感技术开展藏西北地区的干旱监测,能获取在空间上连续变化的地表干旱情况,对于指导该区农牧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FY-3A/VIRR的一级数据和标准旬产品(地表温度、植被指数),采用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进行藏西北地区的干旱监测研究,并将监测结果分别与基于EOS/MODIS数据监测的结果、同期的野外实测土壤水分数据以及气象站点的降水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FY-3A/VIRR数据的TVDI遥感监测结果与实测土壤水分、气象站累计降水量数据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利用FY-3A/VIRR数据与EOS/MODIS数据估算的TVDI干旱等级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FY-3A/VIRR数据可以代替EOS/MODIS数据在藏西北地区开展干旱遥感监测,可为指导藏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8.
西藏羊卓雍错湖面遥感监测模型及近期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羊卓雍错作为西藏高原三大圣湖之一和藏南重要的高原特色风景旅游景区, 其水域变化受到当地老百姓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 应用高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等遥感数据可以方便、 准确地获取湖泊面积、 周长等信息, 但是由于Landsat 等高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影像受到卫星重复周期和卫星过顶时多云天气的影响, 无法实现湖泊面积变化的常规业务化连续监测. 为此, 以Landsat 等高分辨率陆地资源卫星为主要遥感信息源, 结合羊卓雍错水位观测资料, 建立了羊卓雍错湖泊面积变化与水位波动之间的相关模型. 在此基础上, 利用该湖泊面积遥感监测模型, 结合近期水位观测资料分析了羊卓雍错湖面面积变化特征与趋势.  相似文献   
29.
汶川大地震中水坝的安全成为社会各界极为关心的焦点。本文针对水坝建设如何应对大地震可能带来的巨大风险作了若干思考,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从地震科学的现实水平和水坝安全的极端重要性两个方面考虑,从战略层面上,在流域规划或水电专业规划中重视地震地质环境的研究,摒弃水坝梯级必需衔接,规避在一些有可能发生大震的河段上规划水利水电梯级是最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战术层面上则应十分重视一些敏感的地区,特别是那些历史地震级别较低而地质构造背景又不应轻视的地区。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在强震区则应高度重视坝址及邻近地段岩体和山体在强震条件下的稳定性,对它的认识和可能采取的工程措施,要比大坝本身的抗震设防困难得多,而它对大坝的危害比大坝本身的地震破坏也许来得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0.
宁南县城后山有8条泥石流沟。其中3条一旦暴发泥石流,就直接威胁着县城的安全。为使县城免遭泥石流为患,1985—1989年县上在有关科研单位参与和支持下,对后山泥石流采取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预警、管理措施,加以综合治理。治理工程取得的防灾效益、水保效益与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