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9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80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81.
滇西主高黎贡韧性剪切带糜棱岩形成时限的初探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构造形成时限的研究,可以为相关地质事件提供重要的制约条件。本次工作利用应变速率法进行分析,以主高黎贡韧性剪切带长英质糜棱岩为实例,通过石英自由位错法测得其差异应力130.69MPa,进而得出应变速率为2.906×10-13s-1;利用质量等比线法分析得出其体积因子为0.7314;进而可以求出构造形成时限为3.41万年。这一时间段的确定,为特提斯构造系形成时限的研究,给出了一项可供参考的数据,同时也表明应用应变速率法研究构造形成时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2.
初论韧性断裂构造形成时限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韧性断裂构造形成时限的研究自提出以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反应速率法、扩散速率法和应变速率法3种。最近的研究表明,对同一韧性剪切带,应变速率法和有限应变测量法所得构造形成时限均以104a为数量级,并且均随着糜棱岩化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不同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形成时限也均以104a为数量级,其差异是由构造动力学条件不同引起的。利用应变速率法所得构造形成时限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利用应变速率法测定构造形成时限是可行的。在超薄片厚度、不活动组份、糜棱岩化温度和最适用古应力计等的确定上目前仍存在争议。文中还对体积因子和糜棱岩化程度等对求算构造形成时限的影响以及构造形成时限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构造形成时限研究整体来说仍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只能达到半定量的程度,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细致的工作,同时也有待于显微构造地质学、构造岩石学等相关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