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5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93篇
测绘学   44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97篇
地质学   223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水泥稳定粉砂土抗渗性能受粉砂土自身渗透性能、水泥用量、水灰比等因素影响显著,如何在提升其抗渗性能的同时降低水泥用量是提升工程经济效益的关键。通过开展不同水泥偏高岭土掺比、初始用水量、水泥偏高岭土总掺量以及养护龄期条件下的室内渗透试验,研究了上述因素对水泥偏高岭土复合稳定粉砂土抗渗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上述因素及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渗透系数之间的经验关系。结果表明:水泥与偏高岭土掺比为5:1时,水泥偏高岭土复合稳定粉砂土抗渗性能最佳,且该掺比不随水泥偏高岭土总掺量的改变而变化;水泥偏高岭土复合稳定粉砂土渗透系数随初始用水量增加呈非线性递增,随水泥偏高岭土总掺量增加和养护龄期发展呈先快后慢降低;基于试验结果归纳提出了4个关于初始用水量、水泥偏高岭土总掺量、养护龄期和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水泥偏高岭土复合稳定粉砂土渗透系数经验模型。研究成果可为水泥稳定粉砂土抗渗性能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2.
使用标准化壳体重量法和传统壳体重量法分别对中国南海(South China Sea,简称SCS)站表层沉积物和MD06-3052岩心沉积物样品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浮游有孔虫种属Globigerinoides ruber(G. ruber)的标准化壳体重量和传统壳体重量.通过对SCS站表层沉积物中G. ruber标准化壳体重量与传统壳体重量的比较,认为在该海域使用标准化壳体重量替代性指标能够更好的排除壳体粒径的干扰.通过对MD06-3052岩心中G. ruber标准化壳体重量与南极Vostok冰心的CO2浓度(pCO2)曲线进行对比,认为标准化壳体重量方法能够较好的反映出表层海水[CO32-]的变化.标准化壳体重量方法快速简便,指示性好,在探讨晚更新世以来表层海水在全球碳循环的重要作用中,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43.
田野  黄建  回迎军  肖益林 《岩石学报》2015,31(7):1818-1840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中的变质脉能够反映俯冲带变质流体的组成和演化。为了探究大陆俯冲带超临界流体活动及伴随的元素迁移,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苏鲁造山带南部江苏东海池庄地区的超高压榴辉岩及变质脉。变质脉主要是由石英、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蓝晶石、黝帘石、金红石和锆石等矿物组成,与寄主榴辉岩的矿物组成类似。相比于榴辉岩,脉体中的石榴石更加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黝帘石强烈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变质脉和榴辉岩中各主要矿物的氧同位素组成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石英的δ18O分别为2.42‰和2.79‰;石榴石为-0.30‰和0.010‰;绿辉石为0.25‰和0.071‰),说明变质脉的形成与榴辉岩释放的内部流体有关。综合已有的研究,发现大别-苏鲁造山带不同地区的变质脉和榴辉岩具有极不均一的氧同位素组成,说明在陆壳深俯冲和折返过程中,流体活动有限。利用矿物温压计得到变质脉的峰期变质温压条件为692±65℃和3.6±0.3GPa,脉体中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锆石的形成时代为218±2.4Ma,指示变质脉形成于深俯冲陆壳折返初期的超高压变质阶段。变质脉中矿物组合和矿物的主微量元素特征说明成脉流体富集Si、Al、Ca、K、LILE、REE和HFSE等元素,表明成脉流体可能是溶解能力极强的超临界流体。  相似文献   
44.
利用交流阻抗谱实验技术,在0.5~2.0 GPa、573~873 K和10-1~106 Hz条件下,借助YJ-3000t紧装式六面顶高压设备和Solartron-1260阻抗/增益-相位分析仪测定了石英砂岩的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在测定的频率范围,样品的复阻抗的实部、虚部、模和相角对频率有很强的依赖性。随着温度升高,电导率增大,lgσT与1/T之间符合Arrhenius线性关系。通过拟合计算,获得了表征样品电学性质的指前因子、活化焓、活化能、活化体积等物性参数。杂质离子导电机制对高温高压下石英砂岩的导电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45.
通过Ontong-Java海台KX97322-4孔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表层种Globigerinoides ruber的Mg/Ca海表温度(SST)并结合其δ18O得到过去约200ka B.P.以来当地水文(盐度和降雨)指标,结果表明从MIS 6期以来,热带太平洋暖池区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冰期-间冰期波动,降温幅度超过3℃.通过与赤道东太平洋对比表明热带太平洋在过去冰消期和冰期中的升温阶段呈现出类El Ni(n)o的状态,向两极输送水汽和热量.在冰消期,热带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降低,全球升温,全球冰量下降.在冰期中升温阶段(MIS 6)热带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降低时全球冰量却持续增加,可能此时输送热量不足以使两极冰川融化,带来的水汽又促进了两极冰川的形成.通过与中国石笋记录和热带降雨记录对比,表明热带太平洋纬向温度梯度的变化与热带辐合带(ITCZ)的移动密切相关,并且影响到东亚夏季风的降雨状况,热带太平洋类ENSO过程可能对ITCZ的变化存在内部系统调谐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从区域水文地质、矿区水文地质两方面分析了矿区的水文地质特征,确定该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主要含水层(带)为第四系含水层、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带、构造破碎裂隙含水带。通过对矿床充水因素和矿坑边界条件的分析,提出利用承压水完整井结合大井法的计算方法,预测矿坑涌水量为9 283.6 m3/d,为后续矿山露采转地下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7.
Antarctic polynya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ional atmosphere?ice?ocean interactions and are considered to help generate the global deep ocean conveyer belt.Polynyas therefore have a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Earth’s climate in terms of the production of sea ice and high-salinity shelf water.In this study,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rea of the Terra Nova Bay polynya and the air temperature as well as the eastward and northward wind based on the ERA5 and ERAInterim reanalysis datasets and observations from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during the polar night.We examin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ach factor and the polynya area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Previous studies have focused more on the effect of winds on the polynya,b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ir temperature and the polynya area has no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Our study shows,eliminating the influence of winds,lower air temperature has a stronger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polynya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ynya area and air temperature is more likely to be interactively influenced.As temperature drops,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olynya area with air temperature becomes closer with increas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n the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s,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the polynya area with air temperature are above 0.5,larger than that with the wind speed.  相似文献   
48.
将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与BP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用于风电功率预测,以WRF模式回算了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试验风电场的气象要素,精度检验结果显示风速预报值与对应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到0.72,风向、气温、湿度、气压的预报也比较准确,满足建立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的需要.逐一建立试验风电场40台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的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分析了数据标准化方法、隐含层神经元数对预报精度的影响.进行了26天实效为24 h的逐10 min预报试验,并以独立样本进行预报精度检验,结果显示单台风电机组输出功率相对均方根误差在24.8%~32.6%之间,预报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现在0.45~0.68之间;风电场整体相对均方根误差为19.5%,预报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4.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用于实际的风电功率预测.  相似文献   
49.
为了克服当前所生成的伪随机数周期小、每个随机数仅能出现1次而不能重复的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生成伪随机数的新方法,称为改进的混合同余法。  相似文献   
50.
 隐花植物是指不产生种子的植物,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表面特征——生物土壤结皮的组成成分,并在其中扮演着独特而重要的生态作用。隐花植物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和适应能力大小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关增强UV-B辐射对隐花植物影响的研究已成为目前UV-B辐射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热点之一。通过系统地综述国内外有关隐花植物对UV-B辐射响应和适应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分析了研究趋势,讨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些不足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展望,以期促进隐花植物的研究,加深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隐花植物在应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和适应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