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61.
甘肃省龙首山成矿带红石泉铀矿床矿床成因及控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肃省龙首山铀—多金属成矿带红石泉铀矿床在大地构造位置属华北板块西南缘的阿拉善地块南缘,南接河西走廊、北邻潮水盆地。红石泉铀矿床较多学者在元素地球化学、地质特征、成矿年龄(孙圭等,1988;辛存林等,2013;赵新胤,2015;蔡煙琦等,2015;苟学明等,2017)等方面做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认识。但是,对于该矿床的矿床成因方面研究较少,笔者在龙首山成矿带红石泉铀矿床做了大量地质工作,重点对矿床的控矿因素和矿床成因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62.
The Xinlin ophiolite in NE China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mark the suture between the Erguna and Xing'an blocks. Compared with the Maihantewula ophiolite and Jifeng‐Gaxian ophiolite in the southern and central parts of the Xinlin–Xiguitu suture zone, the Xinlin ophiolite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suture has not been as thoroughly investigated. Many studies acknowledge the indicators of the Xinlin ophiolite as a suture, but detailed studies of this unit are scarce. In the present work, we provide the geochemical data to constrain the origin of the gabbros in Xinlin ophiolites. The gabbros from the Xinlin ophiolites are texturally heterogeneous, ranging from fine‐grained aplitic to coarse‐grained pegmatitic. The fine‐grained gabbros have flat to slightly enriched LREE patterns, which are geochemically comparable to transitional (T‐MORB) and enriched mid‐ocean ridge basalt (E‐MORB). The pegmatite gabbros exhibit slightly LREE‐depleted patterns, similar to typical N‐MORB that derived from a depleted mantle source. Generally, gabbros from the Xinlin ophiolites are MORB‐like, but also have some ar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 Th and low Ta concentrations. Such features is typical in Supra‐subduction zone (SSZ) type ophiolites. Our data, combined with other region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geochemical signatures of the Xinlin gabbros that vary between arc‐like and MORB‐like were possibly indicative of their derivation from a subduction‐modified depleted mantle.  相似文献   
363.
杨洋  刘函  崔浩杰  李俊  苟正彬  胡志忠 《地质通报》2019,38(6):1006-1017
晚古生代是拉萨地块地质演化的重要转折期,一些关键地质问题存在争论,如拉萨地块来源问题。选择西藏措勤地区上石炭统永珠组为研究对象,石英砂岩中碎屑锆石U-Pb测年数据显示523Ma、920Ma两个年龄峰值。通过与拉萨地块及其周缘晚石炭世冰期之前地层碎屑锆石对比,认为拉萨地块永珠组920Ma年龄峰值更具有冈瓦纳大陆靠印度一侧的物源特征,其与南羌塘、拉萨、喜马拉雅微陆块在裂离之前具有显著的亲缘关系。而含有冰筏碎屑的拉嘎组和来姑组中包含的西澳大利亚物源信息(约1180Ma年龄峰值),暗示来自西澳大利亚的冰筏可能通过洋流作用漂移至拉萨地块而后沉积冰筏碎屑。  相似文献   
364.
通过对焦石坝地区JYA井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岩心样品进行现场解吸,计算页岩的总含气量,同时分时段采集解吸气样品进行气组分和稳定碳同位素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含气量较高,成分以甲烷为主,为典型干气,含气量主要受控于矿物组成、有机碳含量和含水饱和度等;2)页岩解吸气组分随着解吸时间呈规律性变化,CH4和C2H6含量逐渐升高,CO2含量先降低后升高,N2含量逐渐降低;3)解吸气中δ13C1和δ13C2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馏现象,主要受控于吸附-解吸过程;4)不同岩相页岩气解吸过程存在差异,在一阶解吸阶段,富泥硅质混合页岩样品的δ13C1由重变轻,而富硅质页岩样品由轻变重,这可能由于富泥硅质混合页岩无机孔占主导,孔径较大,游离气占总含气量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365.
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西部广泛发育白垩纪岩浆岩,为探讨青藏高原新生代之前的地质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然而其成因及构造背景还存在不同的认识,严重阻碍了青藏高原演化历程的反演工作。本文对藏西措勤县尼雄地区的一套花岗闪长岩进行了详细的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尼雄花岗闪长岩的SiO2含量为65.24%~67.61%,Na2O/K2O为0.91~3.93,铝饱和指数(A/CNK)为0.94~1.14,属I型钙碱性岩石。它们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如Rb、Th等),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如Nb、Ta等),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a/Yb)N=7.6~12.2],具有弱-中等的负Eu异常(δEu为0.6~0.9)。两个花岗闪长岩样品中获得的岩浆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119.7 Ma和120.5 Ma,代表了尼雄地区的花岗闪长岩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综合研究表明,这套花岗闪长岩主要来源于古老下地壳物质的重熔,并伴有同期幔源岩浆的加入和混合。它们可能是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壳岩石圈北向俯冲的产物。  相似文献   
366.
最高(低)温度PP法预报修正方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C850hPa温度数值预报格点值为参考做短中期的最高(低)温度预报是预报员常用的温度预报方法,本文提出了划分季节、划分有无降水和划分850hPa变温3种最高(低)温度PP法修正预报方案,并进行比较,找出最优方法,使最高(低)温度的预报精确度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367.
乐山市盐气资源开发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乐山市开发利用威西岩盐矿和犍为县麻柳场天然气出现诱发地震活动的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提出在威西岩盐矿和天然气开发区建立高质量的地震监测台网,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多系统可靠的基础观测资料,深入开展盐气资源开发与诱发地震活动关系的研究,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提供依据;开展跨行业科学研究,搞好盐气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切实抓好重大建设项目的抗震设防管理和各类设备的抗震安全,提高抗震防灾能力,加强领导与协调,共同做好盐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68.
伊通火山群中的西尖山((21.0±0.65) Ma)和东小山玄武岩((5.46±0.32) Ma)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两处玄武岩均为OIB型,岩浆来源于软流圈地幔,地壳混染与结晶分异的程度微弱。西尖山火山岩为碱性橄榄玄武岩,不含地幔岩捕虏体,岩浆起源深度为70~100 km,SiO2、Al2O3、Na2O含量较高,属钠质碱性岩;东小山火山岩为碧玄岩,含较多的地幔橄榄岩捕虏体,岩浆来源深度大于100 km,MgO、TiO2、CaO、K2O含量较高,属钾质过碱性岩。岩浆来源深度的不同是造成两处玄武岩化学成分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9.
BP网络模型在沙尘暴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锡林郭勒地区30 a气象资料,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中不同BP网络结构和算法,探索建立沙尘暴预测模型的方法。研究认为,在建立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预测模型时,选择年大风日数、年平均地温、年蒸发量、相对湿度4个气象因子作为模型的输入因子是合理的;经过输入因子确定,层数、节点选择,每层激活函数和输出因子的确定,锡林郭勒地区沙尘暴预测模型可采用三层网络结构(4-6-1)。比较和试算显示,快速BP算法较普通BP算法的训练速度快,收敛精度高64.47%;快速BP神经网络的沙尘暴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可达到98%,较传统的多元线性回归数学模型高。因此,应用快速BP神经网络建立沙尘暴预测模型简捷、方便,具有精度高、智能化等特点,可在区域沙尘暴预测预报领域推广。  相似文献   
370.
拉萨地块南部冈底斯岩浆带主要形成于中生代–早新生代(205~40 Ma),正的锆石ε_(Hf)(t)和全岩ε_(Nd)(t)显示了新生地壳组分的特征,其形成普遍被认为与新特提斯洋俯冲或印度–欧亚大陆碰撞后的板片断离有关。作者近期的研究工作显示,冈底斯岩浆带中部的早始新世挡顶拉和先弄错纳花岗质侵入岩具有明显的负ε_(Nd)(t)值。锆石LA-ICP-MS U-Pb年龄表明,上述侵入岩形成于~50 Ma,与冈底斯早新生代岩浆大爆发时期(~50 Ma)一致。挡顶拉和先弄错纳侵入岩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以及中等的负Eu异常特征,但先弄错纳岩体具有低的稀土元素总量和更明显的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挡顶拉和先弄错纳侵入岩具有明显富集的Sr-Nd同位素组成:(~(87)Sr/~(86)Sr)i=0.7096~0.7121,εNd(t)=-7.3~-8.0。这些侵入岩主要可能来自古老地壳的重熔,且其源区组成矿物可能为黑云母+角闪石+石英+斜长石,岩浆在上升过程中经历了结晶分异。尽管目前的研究资料还无法解释这种富集的同位素特征是与拉萨古老地壳的部分熔融有关,还是与俯冲的印度古老大陆地壳物质熔融有关,但是明显负ε_(Nd)(t)值的花岗质岩石在拉萨地块南部冈底斯岩基中部的出现,有可能为新特提斯洋俯冲及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