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96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87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盾构隧道掘进全过程三维模拟方法及重叠段近接分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地模拟盾构隧道掘进的全过程及盾构隧道重叠段近接分区是一个难点。依托深圳地铁3号线红岭中路-老街-晒布段区间重叠隧道工程进行研究,建立了能全面反映盾构隧道掘进全过程的三维模拟方法,并采用摩尔-库仑屈服准则对盾构隧道重叠段进行了横向近接分区,同时采用位移变化速率准则对盾构隧道重叠段进行了纵向近接分区。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重叠段横向近接分区为:F≤F? 时为无影响区,F?<F<0时为弱影响区,当F≥0时为强影响区;纵向近接分区为:小于0.3 mm/d为无影响区,0.3~1.5 mm/d为弱影响区,大于1.5 mm/d为强影响区。研究成果应用于红岭中路-老街-晒布段区间重叠隧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为盾构隧道掘进全过程的数值模拟以及盾构隧道重叠段区间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亦可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从实践出发,基于JX4C DPW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总结出PixelGrid的像点坐标文件导入JX4CDPW软件的理论和方法,详细阐述RPC参数和卫星影像轨道参数2种不同的定向建模方法,并对2种定向建模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卫星影像轨道参数定向方法操作虽然比较烦琐,但是在消除倾角误差方面效果比较理想,能满足1∶10000地形图的测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63.
为提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现势性,需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整合与更新。结合实际生产经验,较为全面地介绍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重点要素更新技术的运用、数据的生产流程及在各生产环节中的作业要点,并提出今后作业时要注意的问题,对提高基础数据库重点要素更新工作的速度和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制的数字倾斜仪、断层形变仪、分量式钻孔应变仪和地热仪在5.12汶川大地震前观测到的异常资料.这些仪器出现异常的时间和幅度不同.其中,位于震中区什邡的数字倾斜仪在震前15天出现突变异常,异常幅度达到2007年年变化幅度的3.7倍.位于南北带南段彝良的倾斜仪的观测数据在震前18~22天发...  相似文献   
65.
边界元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波浪对海上婕筑物作用领域,但由于传统边界元方法的存储量和计算量均为未知量的平方量级,很难满足大范围多未知量问题的计算需要.本文基于高阶边界元方法,应用预修正快速傅里叶变换方法,使计算量与存储量分别降低至O(NlogN)和O(N)量级,并得到一个连续的压强分布以适应结构设计的要求,同时可以通过使用满...  相似文献   
66.
利用2010—2020年FAST周边最近的克度、塘边、董架3个区域自动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及暴雨日逐小时降水量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对FAST周边暴雨发生特征、强度、月际变化、小时分布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2020年FAST周边各站发生暴雨43~47次,大多数为对流性或混合性降水,暴雨持续时间总体较短,多数情况为1~2 h。暴雨主要发生在夏秋季,最易发生的月份是6月,最易发生的暴雨雨量是50~100 mm,暴雨在夜间至清晨(22时—06时)最易发生。各站1周内发生2次暴雨的有5~9次,1个月内发生3次暴雨的有4~6次,连续3次暴雨发生的最短时间为11~13 d。近11 a中,FAST周边各站发生大暴雨以上降水5~7次,其中最大雨量为2014年7月4日FAST东北面克度站205.1 mm。  相似文献   
67.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地面自动站、闪电定位仪和ERA5再分析资料,将2011—2020年湖北冷季91次高架雷暴事件,按照形成机制分为雷雨型、强对流型和雷打雪型3类,并细致归纳了3类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大气环流背景及关键环境参数等特征。(1) 湖北冷季高架雷暴雷雨型最多,强对流型次之,雷打雪型最少。3类型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雷雨型主要发生在秋末冬初(11月)和冬末初春(1—2月),强对流型及雷打雪型常出现在早春2月,3月基本以强对流型为主。(2) 低槽冷锋、850 hPa切变线及低空西南急流是冷季高架雷暴发生的有利环流背景,近地面为稳定的冷气团控制,逆温明显,西南低空急流沿着锋面逆温层以上的850 hPa附近触发抬升,水汽、上升运动及不稳定层结均出现在850 hPa以上。雷雨型和雷打雪型距离冷锋超过100 km以上,强对流型不足100 km。(3) 850 hPa是风场转换的重要层次。强对流型850 hPa露点温度(Td850)、K指数、850 hPa与 500 hPa温差(ΔT85)、850 hPa假相当位温(θse850)、西南急流厚度和强度(I700)、切变线强度(S850)最大,中低层(850~700 hPa)垂直风切变(SL78)最小;雷打雪型对水汽和不稳定能量的要求最低,SL78最大。  相似文献   
68.
次生稠油油藏成藏模式研究—以鲁克沁构造带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鲁克沁构造带稠油油藏主要为次生油气藏,原油本身低熟,加之成藏过程中多种原因造成轻质组分逸散,进一步稠化而成。该构造带位于库木凸起前缘,长期处于有利的油气指向部位。台北凹陷二叠系桃东沟群湖相泥岩为长期稳定的油气来源。同时,该构造带断层和不整合面非常发育,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了良好通道。通过对该构造带油气运聚规律的认真研究和总结,概括出次生稠油油藏的成藏模式,对吐哈油田下一步对浅层稀油、浅层气、深部气及深部凝析油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9.
笔者通过对巴丹吉林盆地西南缘沙枣泉地区进行综合地质调查、钻探评价和资料分析研究,总结了新民堡群铀矿化特征,分析了铀成矿控矿因素,认为该区铀矿化受构造、目的层层序界面、岩相岩性、后生氧化改造及蚀源区铀源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控制。相对稳定且适度抬升的盆地构造背景有利于铀成矿,铀矿化集中区位于向斜构造中央凹陷地区。新民堡群第Ⅳ/Ⅲ层序界面是构造机制转化面、沉积体系转化面和地球化学环境转化面,具有重要的控矿意义。盆地内扇前缘亚相和扇中亚相是有利的岩性岩相。盆缘长期隆升的富铀海西期花岗岩体为铀成矿提供了优越的物源条件。  相似文献   
70.
长阳县是湖北省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研究该县区域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类型。并分析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提出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为当地防减灾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