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4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616篇
测绘学   210篇
大气科学   407篇
地球物理   525篇
地质学   1189篇
海洋学   257篇
天文学   45篇
综合类   240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117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28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18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白洪伟  曾峰  吴满意 《测绘科学》2016,41(11):160-165
针对库岸稳定性检测的需求,该文将现代变形监测技术应用于乌江彭水县水电站鹿角镇库岸防治工程,对地表进行抗滑桩顶和岸坡表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地下进行岸坡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文章对边坡变形监测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岸坡表层变形情况、岸坡深层位移情况、重要建筑物基础不均匀沉降情况及抗滑桩顶变形初步分析。对库安防治工程进行预警分析,可保证彭水县水电站的安全。  相似文献   
72.
Smartphones have emerged as a promising type of equipment for monitoring human activities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studies. However, degraded location accuracy and inconsistency of smartphone‐measured GPS data have limited its effectiveness for classifying human activity patterns. This study proposes a fuzzy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differentiating human activity patterns from smartphone‐collected GPS data. Specifically, a fuzzy logic reasoning was adopted to overcome the influence of location uncertainty by estim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different activity types for single GPS points. Based on that approach, a segment aggreg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infer activity patterns, while adjusting for uncertainties of point attributes. Validations of the proposed methods were carried out based on a convenient sample of three subjects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smartphones. The results indicate desirable accuracy (e.g. up to 96% in activity identification) using of this method. Two examples are provided in the Appendix to illustrate how the proposed methods could be applied in environmental health studies. Researchers could tailor this scheme to fit a variety of research topics.  相似文献   
73.
季节性冰封热融浅湖水温原位观测及其分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季节性冰封浅湖热力学特征,于2010年10月至2013年7月对高原腹地一典型热融湖塘冰层生消、水/冰温及气象条件开展原位观测,分析了水温分布时间变化、温跃层以及冰生消对水温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冰面升华显著,贯穿整个冰期;水温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垂直结构受气温、大气辐射、风速、冰生消和湖底沉积层热贡献影响显著;在"无冰期-结冰前-冰生长期-冰融化期-融化后-无冰期"年循环过程中水温垂直结构分别呈现出"分层-翻转-逆温分层-逆温与正温共存-翻转-分层"的循环过程。分层期水温结构仅由上部混合层和温跃层构成,且偶因强风搅动而全湖翻转混合。可见,相比大中型湖泊,季节性冰封浅湖热力学结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4.
油气储层中构造裂缝发育与有限应变状态关系密切,为了探索有限应变分析与构造裂缝预测的新技术方法,此次研究设计完成了一组单侧挤压收敛模型的物理模拟实验,并引入粒子图像测速(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对实验过程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实验模型在垂向上为含粘性层的多层结构,实验结果形成了一个肉眼可见的箱状褶皱。通过PIV技术可以获取实验模型变形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的位移场数据,计算出各阶段的增量应变,实现从初始状态到褶皱形成之后整个变形过程的有限应变分析,探讨构造裂缝成因机制和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化裂缝预测。挤压变形过程初期,应变分布范围很广,有限应变较弱(约4%~8%),在挤压方向上的线应变表现为弱压应变,在垂向上的线应变表现为弱张应变,这种现象是褶皱和断层产生前平行层缩短和层增厚的纯剪变形结果,也是区域型张裂缝和剪裂缝形成的主要机制。褶皱和断层即将发育之时至发育之后,应变局限在断层发育的剪切带及附近区域,有限应变表现为较强(达20%)的剪切应变和剪切张应变,是断层面附近简单剪切变形作用的结果,也是局部型剪裂缝和张剪裂缝形成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75.
对边坡稳定性分别采用按极限平衡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进行二维分析,通过对比计算结果来验证强度折减法分析的准确性与可行性。针对边坡开挖与加固及隧洞开挖的三维效应,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计算边坡的稳定性,计算分析了开挖完成、支护完成条件下边坡安全系数、位移分布、主应力分布、等效塑性应变区和潜在滑动面。结果表明,支护加固可较大提高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三维强度折减法分析在岩土工程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76.
南大洋太平洋扇区中尺度涡旋的统计特性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尺度涡旋在南大洋海洋动力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表现也引起了海洋学家与气候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涡动动能与涡旋自动探测技术两种方法对南大洋太平洋扇区的涡旋特性及其变化进行了分析。与前人结果相一致的是,高值的涡动动能主要集中在南极极锋海区,并且自西向东逐渐减弱。在过去的20年里,涡动动能在太平洋扇区的显著增强也集中在中西部海域,这里也是南极绕极流斜压性较强的海域。涡旋统计特性揭示了涡动动能的空间分布及其年际变化主要归因于涡旋振幅与旋转速度,而并非涡旋个数或者涡旋半径。这些结果进一步确认了对应于南半球环状模正位相的绕极西风异常改变了南大洋的涡旋特性,从而表现出涡旋活跃性增强。  相似文献   
77.
Strata behaviors are mainly affected by regional geodynamic background. The influence of rock mass stress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on strata behaviors in the Tongxin mine is studied in terms of regional tectonic movement, seismic activity and tectonic stress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trusion lifting movement of Kouquan fault adjacent to the Tongxin mine results in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in the rock of the Carboniferous coal bed and accumulation of a large amount of elastic energy and forms structural background of Tongxin mine. Due to various seismic activities in the mine area, the strain energy is known to reach much higher levels, up to 0.5×108 J1/2. Since the stratigraphic structure is sensitive to the mining operation, the strain energy could cause strong strata behaviors. A special geological structure model of the Tongxin mine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geodynamic division method. Th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structure stress field is determined by the rock mass stress analysis system. Based on this model, Tongxin mine is divided into five areas with high stress, eight areas with low stress and eight areas with gradient stress. The strong strata behaviors mostly occur in high stress areas. These results could provide guidance to predict the strength of regional or mine pressure and control strata behavior in different areas.  相似文献   
78.
碳酸铷、硼酸化学计量比混合,蒸发溶液,直至五硼酸铷RbB5O8·4H2O晶体析出。经粉末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热重/微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TG/DTG/DSC)、原子吸收光谱等实验方法,确定其化学组成及结构。298.15、333.15K时测量溶液的物理化学性质(密度、电导、pH),并与经验方程进行拟合,研究五硼酸铷溶液的物化性质随浓度、温度的变化规律。根据文献报道的平衡常数,实验测量的pH数据,采用牛顿迭代法进一步研究五硼酸铷溶液中主要存在的硼酸根离子对类型、含量以及物种的形成。  相似文献   
79.
80.
施秋华  袁亚娟  夏斌  林舸 《地质学报》2018,92(1):154-169
三肇凹陷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中泥岩、粉砂岩和砂岩样品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多数主量元素含量中等,与全球平均大陆上地壳(UCC)相比,Fe_2O_3、MgO、CaO、Na_2O含量较低,而TiO_2、Al_2O_3、K_2O、MnO含量均略高;样品中的相容元素(V、Cr、Co、Ni等)含量均低于澳大利亚后太古宙页岩(PAAS)和UCC;稀土元素总量为102×10~(-6)~276×10~(-6),平均为188×10~(-6),与PAAS表现出相似的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显示了相似的物源和构造背景。元素间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大部分元素与SiO_2负相关而与Al_2O_3正相关,说明大部分元素受到黏土矿物吸附作用的影响,石英与长石矿物对这些元素表现出一定的稀释效应。根据主元素物源判别方程图和Th-Hf-Co图投影及La/Hf、(Gd/Yb)N值,扶杨油层物源主要来自后太古宙长英质火山岩,可能卷入了部分再循环沉积岩。通过一系列的构造背景判别图解分析,表明扶杨油层沉积时以大陆岛弧环境为主。在对油层组进行了纵向古气候分析后,认为FI油层组沉积时处于一个构造活动强、干旱的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岩储层物性更好,是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层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