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9篇
地球物理   111篇
地质学   18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0年   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The latest two versions of the IAP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FGOALS) model- versions g1.0 and g1.1, are described in this study. Both two versions are fully coupled GCMs without any flux correction, major changes for g1.1 mainly lie in four aspects: (1) advection schemes for tracer in the ocean component model; (2) zonal filter scheme in high latitudes in the ocean component model; (3) coupling scheme for fresh water flux in high latitudes; and (4) an improved algorithm of airsea turbule...  相似文献   
123.
Ground deformation as observed with GPS or InSAR has been broadly inverted in constraining source parameter of earthquakes. However, for earthquakes occurring beneath sedimentary basins, the very slow sub-surface shear velocity (v S , down to 200 m/s) may cause substantial bias to earthquake source inversion if simple crustal models are used. For Bohai basin, Sichuan basin and rock-sites, we test effects of sub-surface shear velocity structure on ground deformation, and find that up to a factor of 2 overest...  相似文献   
124.
中国学者在暴雨滑坡、泥石流预测预报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为采用数字滑坡技术进行暴雨滑坡、泥石流预警、监测模型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应用数字滑坡技术建立暴雨滑坡、泥石流预测模型的原则是:(1)必须在滑坡、泥石流形成条件理论指导下;(2)应了解研究区地质环境及滑坡、泥石流特征;(3)就基于数字滑坡技术而言,只能选取遥感方法可能...  相似文献   
125.
测地工作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重力测量的精度,研究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测地方法来配合重力测量工作是十分必要的。乌拉特后旗1:25万区域重力调查GPS测地工作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重力测点平面位置、正常高采用差分GPS测量方法。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法既能满足技术要求,又达到了省时省力,且达到了重力测量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6.
郑曙  胡兆初  史玉芳 《地球科学》2009,34(1):220-224
镁铁-超镁铁岩浆岩中的橄榄石斑晶是示踪玄武岩原始岩浆组成, 进而示踪地幔源区组成和演化的最重要矿物.本研究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等离子质谱两种方法对橄榄石斑晶中Ni、Ca、Mn等具有重要成因指示意义的少量-微量元素进行准确分析.采用的电子探针方法较常规电子探针分析方法可使元素的检出限降低3~18倍, 并且激光等离子质谱方法对4个国际标准MPI-DING玻璃(KL2-G (玄武岩)、ML3B-G (玄武岩)、StHs6/80-G (安山岩) 和T1-G (石英闪长岩)) 中Mg、Al、Ca、Ti、Cr、Mn、Fe、Co和Ni含量的分析结果与其推荐值大多数相差在±5%之内.两种方法对费县和四合屯同一样品获得的Ca、Ni、Co、Cr、Mg和Fe的含量相差绝大多数情况下小于10%, 表明利用研究建立的电子探针和激光等离子体质谱两种方法均可准确分析橄榄石中的上述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127.
In this paper,the typical velocity structures and average velocities of the crust in six different active tectonic block regions are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and their tectonic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of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s. In general,there are low velocity distributions in the crust in regions with strong tectonic activities,and the scales of low velocity distributions are related to the tectonic activitie...  相似文献   
128.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can be generated by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SAR). In this paper, the interferometric processing and analyses are carried out for Damxung-Yangbajain area in Tibet, using a pair of Europe remote-sensing satellite (ERS)-1/2 tandem SAR images acquired on 6 and 7 April 1996. A portion of the In- SAR-derived DEM is sele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1:50 000 DEM to determine the precision of the InSAR-derived DEM. The comparison indicates that the root mean squared er...  相似文献   
129.
迄今为止 ,广泛应用的分离接收函数方法主要基于单个台站的观测数据 ,并依赖等效震源假定的有效性。当地壳内存在明显的间断面时 ,等效震源假定不适于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 ,接收函数的估计将在不同程度上遭到破坏。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在于避免使用等效震源假定。依据多道最大或然性反褶积原理 ,给出了利用多道观测数据分离接收函数的方法。我们的方法避免了等效震源假定 ,这对于在复杂构造环境条件下改善接收函数的估计具有实际价值。合成地震图的数值检验结果验证了给出的方法。利用该方法 ,我们得到了跨越大别山造山带 ,从江西大冶附近的大箕铺 (30°2 0′N ,1 1 5°0 3′E)到河南兰考附近的崔林 (34°4 0′N ,1 1 4°4 9′E) ,总长度约 5 0 0km的流动地震台阵剖面各台站的三分量接收函数估计。与基于单台数据的接收函数径向分量比较表明 ,两种方法给出的结果可能存在不可忽略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0.
郭卫英  单新建  马瑾 《地震地质》2004,26(3):548-556
利用NOAA卫星热红外遥感图像对东昆仑断裂带进行解译分析 ,并结合红外亮温的数值化处理 ,对比研究了地震活动比较平静的 1 999年和 2 0 0 1年昆仑山 8 1级地震前后的资料。结果表明 ,季节性的气象因素对断裂带的影响很大。在初冬季节 ,断裂带内的红外亮温值等于甚至高于周围环境温度。同时对比分析东昆仑断裂与阿尔金断裂的亮度温度也发现 ,在秋冬季的季节过渡期 ,气象因素对不同地物热惯量的影响很大。因此认为 ,前人提出的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发生在东昆仑断裂带上的 8 1级地震的震前红外辐射的增温异常 ,其中包含了随季节变化的自然现象 ,与地震有关的异常信息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