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7篇
  免费   1816篇
  国内免费   2550篇
测绘学   1013篇
大气科学   1633篇
地球物理   1722篇
地质学   4480篇
海洋学   1242篇
天文学   304篇
综合类   761篇
自然地理   978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561篇
  2021年   622篇
  2020年   459篇
  2019年   610篇
  2018年   563篇
  2017年   549篇
  2016年   583篇
  2015年   594篇
  2014年   588篇
  2013年   629篇
  2012年   711篇
  2011年   648篇
  2010年   632篇
  2009年   548篇
  2008年   483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87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29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109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90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6 毫秒
31.
1998年夏、冬季南海水团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为了解南海水团的特征和分布 ,基于 1 998年夏季和冬季两个航次的实测资料 ,采用聚类分析、判别分析和模糊分析方法 ,对南海的水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南海外海水可划分为 6个水团 ,即南海表层水团、南海次表层水团、南海次 中层混合水团、南海中层水团、南海深层水团和南海底盆水。越南附近夏季存在一个暖涡 ;1 998年夏季还可鉴别出黑潮表层水团和黑潮次表层水团 ,但在冬季观测期间无黑潮水越过 1 1 9.5°E经线进入南海 ;这些现象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有关联。夏季有苏禄海海水在 5 0— 75m层经由民都洛海峡侵入南海  相似文献   
32.
起源于台湾东南和非律宾东北海域的黑潮,在沿台湾东岸北上的过程中,其表层流轴的位置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异。本文根据所搜集到的资料(主要是GEK资料),粗略分析了台湾以东及东海南部海域黑潮表层流轴的季节变异,并对引起变异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季风和海底地形的共同作用,形成了该海域中黑潮特有的路径特征,而季风是引起黑潮表层流轴季节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3.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milarity between breaking waves and hydraulic jumps, the expressions for estimating wave decay and wave energy dissipation in the surf zone are derived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equations of fluid mechanics. Using the numerical solution of cnoidal wave theory, the various kinematic properties of waves in the surf zone, including the relative wave crest height, wave energy, and radiation stress are discussed. The values calculated with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gained by other researchers. The present expressions can be used in the studies of sediment transport on gently sloping beaches, especially on muddy beaches.  相似文献   
34.
渤海湾水环境氮、磷营养盐分布特点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渤海是一个半封闭的陆架边缘海,主要由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及中央海区组成,面积为7.7×104 km2,平均水深18 m[1].近些年富含氮、磷营养盐的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使得渤海湾营养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导致渤海湾局部海域“赤潮”频繁发生.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将会在水与沉积物之间发生迁移,其中一部分可以与钙、铁或铝络合形成沉淀,或吸附到矿物颗粒的表面而转移到沉积物中.近海沉积物可以看作营养物质的“蓄积库”.沉积物中营养物质的再生,对水体中营养盐的收支和营养盐循环动力学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2].  相似文献   
35.
针对远区台风对河口波浪动力场的影响问题,利用第三代波浪模式SWAN计算了远区台风"三巴"期间长江口波浪动力场分布,分析了陆架至河口区的波浪能量耗散和波致泥沙侵蚀的时空分布,发现波浪由外海向近岸传播过程中,波-波相互作用导致能量由高频向低频转换,周期和波长逐渐增大,近底层轨道流速增大,能量密度增高;阐明白帽破碎是维持深水区波浪能量平衡和限制波高成长的主要机制,底摩擦耗能和水深诱导的破碎耗能是长江口横沙东滩和崇明东滩邻近海域波高衰减的主要原因;提出波浪产生的底部切应力与相对水深有关,当波浪传播到浅水区时,波长和周期越大,波浪切应力越大。研究揭示了与河口相距数百公里的远区台风能够对长江口波浪动力场产生明显影响,河口水下三角洲前缘是最容易受到波浪侵蚀的区域,研究成果弥补了目前关于陆架远区台风对河口波浪动力场影响研究的不足,对深化认识远区台风对长江口动力环境、地貌演变、航运安全和滩涂保护等有重要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36.
黄海溶解氧垂直分布的最大值   总被引:31,自引:8,他引:31  
顾宏堪 《海洋学报》1980,2(2):70-79
海洋溶解氧垂直分布中的最大值,正如最小值一样,亦为溶解氧垂直分布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不同的研究者作出了不同的解释.Thompson在太平洋北部及东北部25-50M处观测到氧最大值层,他们认为这一氧最大值层,是与光合带相适应的.对鄂霍次克海中氧的最大值的形成,绘出了一个假设的图,认为夏季氧垂直分布中的最大值,是由于在跃层形成时期,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时,大量的氧从上面渗入到稍下的层内,随着增温时该处稳定密度层的形成,垂直交换困难,因而氧即被保持下耒,形成了夏季最大值.Ichiye认为,密度跃层中的氧最大值,是由于氧的涡动扩散,要进行得比热的涡动传导为慢的缘故.  相似文献   
37.
渤海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与污染评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渤海湾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同时用2种评价方法对该海域底质环境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汞、锌含量平均值超过标准,其余项目未发现超标;其分布特征由于受沿岸不同污染源的污染影响,重金属污染物难以形成一定规律的分布状态。同时该海域底质环境质量总指数已达到污染程度和很强的生态危害,其中主要污染元素是Hg,已达重污染,并形成极强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38.
天津市海洋经济中港口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林宁 《海洋通报》2007,26(4):99-104
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经济的发展为天津市海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契机。要尽快实现天津港口经济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实现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目标。综合近年来海洋统计的成果,以AHP法为分析方法,对天津港口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探讨和研究,指出天津港口经济在未来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9.
本文推导出σ坐标系斜压大气的准地转位涡方程,该方程形式与P坐标系的准地转位涡方程非常相似,但本质不同,本文还用WKB方法讨论了大地形坡度对斜压大气扰动发展的影响。指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坡有利于低层大气槽线呈西北-东南向的扰动发展,也有利于高层大气槽线呈东北-西南向的扰动发展  相似文献   
40.
海底管道开沟机械的技术经济性能评定与选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的需求市场、实际应用和研制开发动向作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特有的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安全可靠性以及经济性评价指标,构造评价模型,对水下管道施工作业中广为应用的水力冲射开沟机械、海底管道犁、机械开沟机和土壤液化法埋管设备及其机型的技术经济性能作了较为详尽地分析对比及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水下管道开沟机械的一般选型原则和对我国海底管道开沟机械研究开发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