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27篇
  免费   2928篇
  国内免费   3803篇
测绘学   1692篇
大气科学   2496篇
地球物理   3475篇
地质学   7493篇
海洋学   2286篇
天文学   481篇
综合类   1340篇
自然地理   1695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677篇
  2021年   742篇
  2020年   600篇
  2019年   764篇
  2018年   789篇
  2017年   777篇
  2016年   835篇
  2015年   820篇
  2014年   807篇
  2013年   1005篇
  2012年   1013篇
  2011年   1012篇
  2010年   1035篇
  2009年   969篇
  2008年   1001篇
  2007年   883篇
  2006年   770篇
  2005年   708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511篇
  2002年   604篇
  2001年   599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451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302篇
  1996年   250篇
  1995年   237篇
  1994年   200篇
  1993年   182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8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西藏高原近40年的气温变化   总被引:104,自引:10,他引:104  
杜军 《地理学报》2001,56(6):682-690
利用西藏1961-2000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分析了近40年高原气温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西藏大部分地区四季和年平均气温为升温趋势,尤其是秋、冬季;高原上普遍存在气温非对称变化现象,以Tmax、Tmin显著上升,但Tmin上升幅度大于Tmax为主要类型。Tmax上升主要表现在夏季,增暖以冬季最为明显,气温日较差降夏季外均显著减小。在各纬度带上均表现为升温,春、秋季升温最大,冬季次之。高海拔地区比低海拔地区升温强。近40年来西藏高原年平均气温以0.26℃/10a的增长率上升,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气温的增长率。20世纪60年代多异常偏冷年,90年代多异常偏暖年。  相似文献   
942.
作为研究四元体系Na2B4O7-Na2CO3-NaHCO3-NaBO2-H2O的开端,测定了三元体系Na2B4O7-NaHCO3-H2O和Na2CO3-NaBOH2-H2O在0℃、15℃-45℃时的溶解度,绘制了相应的组成-性质图。两个三元体系的溶度图在研究温度范围内均属于低共饱型,平衡固相为组分化合物或其水合物。  相似文献   
943.
We examined the abundance and distribution of Eleodes extricata (Tenebrionidae) in a semi-arid region of West Texas. During the 2-year study, climatic conditions were extreme but opposite, with 1997 being unusually wet and mild, and 1998 being unusually dry and hot. These conditions were associated with striking differences i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the beetles. Under identical pitfall-sampling efforts, we captured 1562 and 671 individuals in 1997 and 1998, respectively. Capture rates were lowest in grassland, and highest in sand shinnery oak, and within the latter, they were lowest in blowouts, intermediate along the edges of blowouts, and highest under vegetative cover. Sex ratios were consistently female-biased, and the degree of bias increased from spring through fall in both years. These increase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1998, with the sex ratios of early and late sampling periods differing by over four-fold, from 1·15 to 5·00. Females were heavier than males, and the dry masses of both sexes increased from spring though fall in both years. As with sex ratios, these increase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1998. Only the largest beetles survived the drought, illustrating how extreme conditions can exert especially strong directional selection, and affect sex ratios in populations with sexual size dimorphism.  相似文献   
944.
结合研究实例,提出了根据成因地层学分析的储层地层单元分级以及充分认识沉积微相基础上的小层划分与对比;同时,依据钻井、测井资料,以环境水动力条件变化为基础总结出稳定型、分叉型、尖灭型、稳定 叠置型、叠置分叉型、叠置尖灭型等6种小层稳定性类型。  相似文献   
945.
金属矿地震散射波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明  林君 《地质与勘探》2001,37(4):68-70
地震方法用于寻找石油、煤田等沉积层控矿床已取得许多成功经验和大量的成果;对于金属矿可依据微扰理论,通过地震波散射响应的强弱推断矿体。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散射波相干性的好坏与杂乱散射体的不均匀性有关;不均匀性越强,产生的散射相干性就越好。  相似文献   
946.
威海-蓬莱活动构造分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海-蓬莱断裂带是山东半岛北部最重要的一条构造带,也是华北地区张家口-威海构造带的组成。通过东、西部侵蚀面高度统计、河长分形统计、河网密度统计和地震震中密度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断裂带具有东、西分段特征。西段自新构造晚期以来的活动性较强,是今后地震及其地地质灾害监测和防治的重要地段。  相似文献   
947.
胶东脉型金矿定量统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胶东存在中深成和浅成两类脉型金矿。定量统计模型研究发现,形成于 挤压地球动力学环境的中深成脉型金矿,成矿深度相对深,规模大,矿化强,形成于拉张地球动力学环境的浅成脉型金矿,成矿深度相对浅,规模小,矿化弱。  相似文献   
948.
古吉黑造山带拼接带地球物理特征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吉黑造山带拼接带的地球物理特征线,在重磁图上为伊通-吉昌-桦甸、贤儒-安图-开山屯一线。它分割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地球物理场区,与两侧中元古宙-早三叠世不同的地质发育历史相呼应;和石炭-二叠系安哥拉与华夏植物地球区系的界线相一致。这是有别于前人而为更多新的地质资料所支持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949.
于军 《江苏地质》2001,25(1):27-32
简要介绍了地下水流面在维实体模型制作系统-GWT3D(V1.00)的实体建模技术及光线跟踪原理,对其绘图所需数据文件结构进行了必要说明,同时阐述了GWT3D的功能与特色,并给出了该软件在这地区绘制地下水流场三维实体模型的一个实用实例。GWT3D是由VisualC 6.O开发的Win32应用程序,采用Outloow98流行的动画工具条风格,能利用通和地下水流模拟软件(如Modfolw等)所提供的网格剖分及水位数据,给制近似逼真的三维地下水流形态,具有动画显示功能和TIF、BMP、GIF3种图像文件存储格式,是一个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计算机图像制作软件。  相似文献   
950.
青田山口叶蜡石传压介质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青田山口叶蜡石作为超高压高温合成金刚石的传压介质,分析了其主要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对青田山叶蜡石粉压块粒度效应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传压介质的粒度组成。超高压高温人造金刚石试验表明,青田山口叶蜡石的传压介质理想,金刚石合成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