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137篇
  国内免费   225篇
测绘学   77篇
大气科学   134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325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山东蓬莱地区岩浆岩出露广泛,特别是浅成-超浅成岩类岩石发育,其与研究区部分矿种(萤石、多金属等)的分布密切相关,加强对该类岩石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中主要分析研究了该区新建雨山超单元(浅成岩)的地质产状、岩石特征等,通过对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数据的分析,论述了雨山岩体的物质来源、构造环境及其成因和侵位机制等,为今后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基础性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802.
甘肃省夏河—合作地区是西秦岭重要的金矿富集区之一,下三叠统江里沟组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地层,主要岩性有长石砂岩、泥质板岩.砂板岩中SiO2=53.2%~69.34%,平均值62.36%;Al2O3=10.80%~17.46%,平均值14.20%;FeO=0.45%~4.85%,平均值3.31%;CaO=1.92%~7.66...  相似文献   
803.
古建筑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雷电灾害是威胁古建筑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较完整地介绍了古建筑雷电灾害的总体研究进展,分别综述了古建筑构件的雷击破坏特征和机理,以及古建筑雷击起火灾害成因、方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研究现状,建议在雷击模拟试验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研究雷击破坏基础性问题。分析了古建筑绝缘避雷与采用防雷装置接闪泄流两种方法,认为后者科学合理。通过归纳古建筑雷电防护技术研究进展、古建筑防雷新技术方法和装置,分析了古建筑防雷技术标准现状。最后,提出古建筑防雷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包括开展古建筑雷击破坏机理、实用的防雷新技术、古建筑雷击选择性、雷击精细化监测预警等,特别是加强古建筑防雷新技术研究,尽量减小对古建筑原貌的影响,做好古建筑的防雷保护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804.
基于遥感技术的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防治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中国北方地区人类活动对地表组成物质的扰动特征,将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治理区划分为绿洲周缘农业型沙质荒漠化、农牧交错带农牧型沙质荒漠化、草原牧业型沙质荒漠化三种类型;利用1975年M SS卫星图像数据和2000年ETM卫星图像数据为信息源,在M APG IS软件支持下,采用人机交互方法对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进行信息提取,编制研究区1975年和2000年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分布图,在根据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的变化幅度确定沙质荒漠化土地变化类型的基础上,通过1975年和2000年沙质荒漠化土地类型分布图的叠加分析,查明了中国北方近25年来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时空演化规律,结合中国北方不同沙质荒漠化土地治理区的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特征,提出了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土地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805.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盐湖浮游生物的群落特征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通过2003年9月-2004年1月的渔获物调查,并结合1984-2002年的鱼类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近二十年来太湖鱼类产量和组成的变化规律以及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太湖鱼类的种类在不断减少,如本次调查和2002年3月-2003年12月的调查只采集到48种鱼类,和历史资源料比较有55种鱼类难以采到;鱼类产量组成表现为仅鲚鱼的产量和组成比例总体呈较快的上升趋势,从1984年的5153.7t、占总产量的36.2%上升到2002年的19571t、64.1%,鲤、鲫鱼基本维持不变,但近四年略有上升,其余鱼类均呈下降趋势.用Wilhm改进式计算的鱼类产量组成的均匀度指数H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近二十年来平均以每年-0.0465的速率下降;分析认为,人类活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太湖生态环境变化,包括江湖阻隔、过渡捕捞、富营养化及太湖特有的鱼类生态学特点决定了鱼类组成的这一变化趋势:江湖阻隔、过度捕捞是引起太湖鱼类种类减少和鱼类组成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太湖近二十年来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重,由此使初级生产力水平持续增长,浮游生物饵料丰富,使鲚鱼等浮游生物食性鱼类产量逐年提高;舶鱼数量的减少又使鲚鱼失去抑制.随着鲚鱼等浮游动物食性鱼类产量的升高,太湖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太湖浮游植物数量倍增的生物学因素之一.目前太湖鱼类产量组成的变化正向着抑制浮游动物和有利浮游植物生长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06.
河道的防洪预警模拟及其三维地形可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格式中的三角网格模型,以OpenGL提供的光照、材质、纹理映射和反走样等技术实现河道地形的三维可视化;利用VC 及OpenGL中的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功能,实现河道流场三维显示的效果。在读取相关洪水数据的情况下,实现了流场可视化及河道堤坝防洪预警等相关查询功能,为防洪决策提供了相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807.
达索普冰芯中Pb记录反映的大气污染及其同位素证据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霍文冕  姚檀栋 《冰川冻土》1999,21(2):125-128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相关的超净化技术,对希夏邦马峰达索普冰芯上部40m的样品中超痕量金属元素Pb的含量进行测试的结果显示,Pb的含量自冰芯下部至上部呈显著增长趋势。Pb同位素分析表明,^206Pb+^207Pb自冰芯下部至上部增长,而^208Pb则呈下降趋势。Pb同位素的这种富U铅、贫Th铅的组成演化特征显示,这种增加主要来自人类活动而非自然源,这与研究区相邻的多数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808.
敦德冰芯过去800a来的甲烷记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郭德冰芯上部95m的12个样品记录了近800a来冰内气泡包裹气体中甲烷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最近200a来该冰芯记录的甲烷浓度急剧上升,与南极及格陵兰的甲烷记录反映的趋势相一致,但与两极同时代样品相比,其浓度总体上要高出0.5×10^-6~0.6×10^-6mol/mol在这之前,3者基本保持一致,在0.7×10^-6~0.8×10^-6mol/mol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809.
浒苔对NH+4-N与NO-3-N吸收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内首次研究了大型海洋绿潮藻浒苔(Ulva prolifera)对NH4+-N与NO 3--N两种氮源的选择吸收作用。结果表明:当两种氮源等浓度比例存在时,随着NH4+-N与NO3--N浓度升高,藻体对NH4+-N的吸收速率逐渐升高,而对NO3--N吸收受到抑制;当NO3--N和NH 4+-N高浓度比存在时,藻体对NH4-N的吸收速率随着NO3--N/NH4+-N比例的升高和NH4-N浓度的下降而降低;当NO3--N和NH4+-N低浓度比存在时,藻体对NH+4-N保持较高的吸收速率,而对NO3--N的吸收效率随着NO3--N浓度的降低而降低;浒苔具有同时利用水体中较高浓度的NH+4-N和NO3--N的能力,只有当NH4+-N或NO3--N浓度较低时,才以吸收相对应的氮源为主。这说明浒苔能够快速、大量地吸收水体中氮源,为爆发性增殖贮备物质条件。同时,即便两种氮源同时存在,浒苔对NH+4-N的吸收速率也远高于对NO3--N的吸收速率,因此,控制NH4+-N的大量输入仍是预防浒苔绿潮爆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810.
波纹唇鱼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解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es)的细胞生物学特征,采用植物血凝集素PHA、秋水仙素腹腔注射和空气干燥制片法以头肾组织为材料,对波纹唇鱼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波纹唇鱼具有染色体48条,核型公式为2n=48=6m+42t,NF=54,未发现随体、次溢痕及性染色体,其核型符合典型的高位类群鱼类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