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32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4篇
海洋学   17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带特征、演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东昆仑山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在青藏高原北部陆内变形过程中形成的构造形迹、沉积建造、新生代火山活动、地球物理场变化综合研究,以野外第一手资料重建该过程的演化历史,认为木孜塔格—鲸鱼湖断裂是青藏高原北部陆内变形过程遗留的重要地质证据,卫星遥感图像上显示极为明显,它具有重要的区域构造意义。首先,发育大规模由北向南的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新近纪由南向北沿构造带分布着东西向平行排列的"堑垒"相间式断陷盆地;其次还见有大量中性火山岩浆沿该断裂及其次级断裂溢出分布,成因分析表明其来源于陆内俯冲作用;第三,该断裂的走向延伸线上现今还发生较大规模的地震活动。综合分析表明,该断裂作为与柴达木地块南部构造边界断裂彼此平行的南东东向大型走滑断裂带,具有左行走滑构造分量,应是青藏高原北缘亚洲大陆向北东逃逸的主要断裂系统。  相似文献   
92.
The 12 May 2008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China, was one of largest continental thrusting events worldwide. Based on interpretations of post-earthquake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and field surveys, we investigated the geometry, geomorphology, and kinematics of co-seismic surface ruptures, as well as seismic and geologic hazards along the Longmen Shan fold-and-thrust belt.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occurred along the NE–SW-trending Yingxiu–Beichuan and Guanxian–Anxian faults in the Longmen Shan fold-and-thrust belt. The main surface rupture zones along the Yingxiu–Beichuan and Guanxian–Anxian fault zones are approximately 235 and 72 km in length, respectively. These sub-parallel ruptures may merge at depth. The Yingxiu–Donghekou surface rupture zon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egments separated by discontinuities that appear as step-overs or bends in map view. Surface deform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oblique reverse faulting with a maximum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approximately 10 m in areas around Beichuan County. Earthquake-related disasters (e.g., landslides) are linear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surface rupture zones and associated river valleys.The Wenchuan earthquake provides new insights into the nature of mountain building within the Longmen Sha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total crustal shortening accommodated by this great earthquake was as much as 8.5 m, with a maximum vertical uplift of approximately 10 m. The present results suggest that ongoing mountain building of the Longmen Shan is driven mainly by crustal shortening and uplift related to repeated large seismic events such as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Furthermore, rapid erosion within the Longmen Shan fold-and-thrust belt occurs along deep valleys and rupture zones following the occurrence of large-scale landslides triggered by earthquakes. Consequently, we suggest that crustal shortening related to repeated great seismic events, together with isostatic rebound induced by rapid erosion-related unloading, is a key component of the geodynamics that drive ongoing mountain building o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93.
合成孔径雷达(SAR)系统在对地观测中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独特优势。近十几年来,多模式、多角度、多维度、大幅宽、高分辨率、多基协同等SAR技术的问世,代表着新型SAR观测时代的到来。为对这一SAR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分析,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SAR系统观测能力的发展,包括如何获取大范围、多时相、多层次SAR综合对地观测数据及实现月基SAR等观测技术;然后,总结了杂交介质建模、时频分解、深度学习、压缩感知等新型信息提取方法在SAR领域发挥的作用;最后,介绍了新型SAR在城市管理、植被调查、极地与海洋测绘以及灾害监测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旨在推动SAR观测技术在测绘领域更广泛而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94.
95.
96.
2019年自然资源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为不动产测绘,要求作业员利用仪器设备进行地籍图的采编,利用地籍调查资料生产地籍图宗地图及界址表等成果.笔者为浙江省选拔赛参赛选手,对实际竞赛中一些技术要点进行分析,提出建议供不动产测绘作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7.
我国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79,自引:5,他引:79  
剖析土地利用方式与污染负荷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基本出发点,采用大区域调查分析与小区实测相结合,引入新技术,并进行模型化研究。今后应完善非点源污染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工作,开发非点源污染信息系统与专家系统,加强人工模拟实验研究,开展污染控制、管理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8.
广东肇庆地区SIR-C森林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静娟  郭华东 《遥感学报》1998,2(3):166-170
森林雷达后向散射特征的研究是森林微波遥感应用的重要前提。本文利用不连续树冠森林微波后向散射模型模拟了肇庆地区松树林的雷达后向散射特征,并与从SIR-C图像提取的雷达后向散射特征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和探讨了该区松树的雷达后向散射机制。  相似文献   
99.
利用航天飞机成像雷达图像分析南海内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航天央南海海面获取的内波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数据,计算并对比分析了不同波段海面的后向散射系数的差异。系统给出了SAR图谱到海浪二维谱的计算过程,改进了一些处理方法以适用于内波分布海面,并利用众SAR图像获得的海浪谱,简要分析了内波与风成海浪的相互作用,探讨该区内波的激励因素,认为潮流是激励温跃层在该海区产生有规模内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总结了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在胶东地区地质应用中取得的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及图像处理分析结果。利用ERS-1SAR和JERS-1SAR图像在胶东地区发现了东西向韧性剪切带,其中以东尹-西林剪切带最为典型,该方向的构造运动对于胶东金矿区的金元素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图像分析、结合野外调查和实验室观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唐家泊影像异常为陨击遗迹的假说。为满足地质应用研究的需要,还研制了噪声抑制、多统计量纹理分析及图像处理分析方法。本研究表明,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在胶东地区的地质应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是个十分有效的地质探测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