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817篇
测绘学   328篇
大气科学   339篇
地球物理   376篇
地质学   1344篇
海洋学   370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26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14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41.
长江河口系多级分汊潮汐河口,其盐水入侵有外海入侵、倒灌、浅滩通道水体交换及漫滩归槽等4种形式,时间上有周日、朔望、洪枯季、年际等变化特点,南支-南港河段纵向上存在3条盐度梯度急剧变化分界线,形成其特有的盐度时空变化规律.研究成果对宝钢水源长江引水方案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并为陈行水库的选址、库容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在长江河口建库,研究工作的重点是推算最长连续取不到合格水的天数,它是确定库容的关键数据.  相似文献   
942.
南海北部大陆坡区的突发性强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定点观测资料 ,分析南海北部东沙群岛西南大陆坡区孤立内波引起的突发性强流。本次观测到的这些强流主要特征为 :( 1 )在 0— 1 50m的观测深度层内 ,流向主要以向岸方向为主 ,每一峰值持续时间约为 1 0— 2 5min。 ( 2 )在大潮期间 ,强流事件出现的次数较多 ,且强度大 ;在小潮期则反之。 ( 3)最强的突发性海流发生于斜压内潮强盛期 ,比天文大潮落后 4— 5d。 ( 4 )突发性强流事件既可呈现多峰型 ,也可呈单峰型。  相似文献   
943.
对新引进的红拟石首鱼Sciaenopsocellatus进行咸水池养生长特性与饲养技术研究 ,结果表明 ,其生长旺盛期在 2龄。应用vonBertalanffy方程求得人工饲养条件下其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分别为Lt =656.2 72 2 [1 -e- 0 .5998(t 0 .0 82 3) ]和Wt =41 93.90 2 1 [1 -e- 0 .5998(t 0 .0 82 3) ]2 883 4。体重生长拐点于 1 7龄处。面积为 6 5hm2 池塘的单养 ,经 365d ,最高单产 1 860 0kg·hm- 2 ,净产 1 1 0 2 5kg·hm- 2 ;面积为 1 0 1 7hm2 池塘以拟石首鱼为主养对象的混养 ,经 540— 560d ,最高单产 1 8640kg·hm- 2 ,净产 1 82 2 5kg·hm- 2 。投入产出比 1∶1 2。  相似文献   
944.
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变化规律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36  
根据大通站1950-1985年的水、沙实测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长江入河口区水、沙通量的季节性变化、年际变化以及水、沙通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入河口区的水沙通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中沙通量的变化更为显著;丰水年很少连续出现,枯水年有75%以连续两年的形式出现;多沙年的出现形式有1年出现一次的,也有2-3年出现的,少沙年基本上以连续2-3年的形式出现;水沙通量间的相关性较差,其中细颗粒泥  相似文献   
945.
宁芜玢岩型铁矿矿集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铁矿矿集区之一。宁芜矿集区在早白垩世135~126 Ma间连续发育了成分和源区相似的4组火山作用旋回,并伴随有两大类侵入岩发育:一类为辉石闪长玢岩-闪长玢岩,与玢岩型铁矿床的形成密切相关,主要发育于大王山火山旋回晚期(约131 Ma);另一类为花岗岩类侵入岩,形成于铁矿化之后,成岩时代与姑山和娘娘山火山旋回相近(130~126 Ma)。两类侵入岩源区的差异与联系目前尚未揭露。本次研究通过对两类侵入岩锆石年代学、Hf-O同位素特征的研究,区分了不同侵入岩源区差异。结果表明,与成矿母岩同旋回侵入岩锆石的δ18O集中于6.0‰~6.5‰,εHft)集中于-6.0~-5.0;成矿后形成的花岗岩类侵入岩锆石的δ18O集中于7.0 ‰至8.0 ‰,εHft)分布于-8.7~-1.2。结合前人研究,区内岩浆活动存在有富集地幔、太古代地壳和新元古代地壳3个岩浆源区,4个火山作用旋回的岩浆源区在130 Ma左右发生了改变。130 Ma之前的龙王山和大王山火山旋回的岩浆岩源区主要为受太古代地壳混染的富集地幔,而130 Ma之后的姑山和娘娘山火山作用旋回的岩浆岩源区主要为受新元古代地壳混染的富集地幔。多阶段火山作用中只有大王山旋回的闪长玢岩与玢岩型铁矿的形成有关。相比较其他火山旋回,大王山旋回具有更高的富集地幔组分以及更少的新元古代地壳的混染。因而,岩浆中较高比例的富集地幔含量是控制玢岩型铁矿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46.
本文介绍了低纬子午环设置轴准直器测定枢轴不规则影响的必要性以及对其光轴指向稳定性的要求,分析了存在不稳定现象的原因,叙述了消除不稳定现象的方法和实施的效果,最后给出了枢轴不规则影响的量级和修正精度.  相似文献   
947.
本文介绍了低纬子午环在调试期间,试观测数据的归算方法,强调指出了这种处理方法如何能适应于发现仪器问题和进而给予修改完善的需要,并且叙述了检验和发现某些测量值发生跳变的途径,最后给出了1999年以前的试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948.
南京江北地区下蜀黄土粒度分形与全新世环境演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根据分形理论,对南京江北下蜀黄土剖面不同层位样品进行分形维数定量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粒度的分形维数与黄土和古土壤层位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对沉积和成壤环境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全新世最适宜期(8 500~3 100 a BP)发育的古土壤层位(S0)分形维数最高,其维数平均值为2.7237,明显高于全新世晚期(3 100 a BP)形成的表土层(Ts)和末次冰期堆积的黄土层(L1)分形维数,其平均值分别为2.3823\,2.351,全剖面维数平均值则为2.5063,造成它们的差别可能是由于受到不同的成壤强度影响导致土壤颗粒分选性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949.
时空数据模型及时空地理信息系统功能架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GIS)就其实质而言,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数据抽象模型。但现有的GIS数据模型缺乏跟踪现实世界实体变化的能力,因为它只保存实体的现势数据,而对于各种历史状态数据则无法保存,是一种快照数据模型。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在行业应用的普及和深入,人们开始认识到地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描述现实世界中各种时空变化的能力,既可以分析其过去,又可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这种想法导致了时空地理信息系统和时空数据模型概念的提出。本文分析了时空数据建模方面的技术问题;并讨论了主要的建模方法。认为历史接续关系和时序刻画是时空建模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50.
高密度开发城市的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5  
闫小培  毛蒋兴 《地理学报》2004,59(5):643-652
在评述国内外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以广州为案例,利用有关政府部门资料、统计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引入定量分析和GIS、R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全面地研究了我国高密度开发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城市交通系统与土地利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交通系统的发展引起城市空间形态、土地利用开发、土地利用价格和用地布局特征的变化;反之,土地利用特征的改变也带来了交通线网格局、交通密度特征及交通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