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9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蒯兵  王丽欣 《地质与资源》2015,24(4):309-316
确认了辽宁医巫闾山地区富含细微粒镁铁质包体的中侏罗世埃达克岩体的存在,对其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近些年的研究成果,将闾山地区构造演化过程厘定为4个阶段,对每一个阶段的构造背景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2.
沉积学发展经历了萌芽与初步形成、沉积岩石学到沉积学、沉积学全面发展3个阶段.研究范畴从微观到宏观,从沉积岩的岩类学特征深入至成因探讨,从岩石观察到对沉积相的解释.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是沉积学定性到定量化研究的开端,地球化学、数值模拟和实验技术是实现定量化的有效途径.总结了当前油气勘探领域中沉积学的热点问题,如地震沉积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深水沉积的识别,白云岩的成因,浅水三角洲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发展前景,旋回地层学及全球变化沉积学的发展与挑战等,为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63.
郐艳丽  刘继生 《地理科学》2004,24(4):399-405
基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本质认识及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背景、现状及趋势的研究基础上,借鉴发达省区的经验教训,实施适应吉林省发展的"保护两厢,聚集中央"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采取战略取舍、结构分异、整合发展、空间管制等战略举措充分发挥省域城镇体系的综合调控作用,促进吉林省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4.
针对国家1:50 000数据库更新工程的迫切需要,研究制定了基于更新版1:50 000地形数据的数字高程模型更新生产技术路线,设计提出了全新的地形特征信息自动提取算法、基于栅格运算的DEM内插算法等,研制开发了实用化的生产软件系统,实现了国家1:50000数字高程模型的快速更新与精化。  相似文献   
65.
水务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数据存储、查询、统计、图形显示、分析、模拟、决策和预测等功能,在水务部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江西省一个县级水务地理信息系统为例,论述水务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6.
随着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影像的广泛使用,用户对影像的直观效果和应用能力越发关注,图像质量和解译能力作为重要评估指标,决定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的应用能力.本研究探讨面向用户的卫星遥感影像图像质量评价方法,通过图像统计特征、图像解译度评价了高分七号前、后视影像的可用性和制图能力.结果表明高分七号前、后视影像具有...  相似文献   
67.
我国瞬变电磁法应用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了瞬变电磁法勘探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情况,为瞬变电磁法开辟新的应用领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广西近海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6~2007年4个航次的大面调查数据,分析讨论了广西近海4个季节营养盐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在春、夏、秋三季,活性硅酸盐和溶解无机氮分布趋势是近岸高,远岸低,由北向南呈梯度快速递减,高值区主要出现在廉州湾、铁山港和茅尾海三个区域;夏季磷酸盐在雷州半岛与涠洲岛之间出现高值;冬季3类营养盐在调查海区内分布均匀且为一年最低值。对该海区营养盐结构分析表明,硅在该海区过剩,溶解无机氮基本能满足浮游植物的生长需要,但在春季溶解无机氮和磷浓度都较低,属于寡营养型;夏季该海区磷浓度充足,在秋冬两季磷为该海区的限制性元素。  相似文献   
69.
2007年春季南黄海溶解氧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2007年4月对南黄海调查所得的溶解氧(DO)资料,重点分析了DO的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DO与温、盐度水文要素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7年春季南黄海DO的质量浓度范围为7.33~11.41 mg/L,平均值为9.24 mg/L;上层水体(0~30 m)中,西南部海域DO质量浓度较低,而在黄海暖流影响的中北部海域,受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DO的质量浓度却保持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底层DO质量浓度呈近岸高、远海低的分布趋势,并在黄海暖流影响的中北部海域,由于有机物的耗氧分解,存在1个DO低值区;从DO的垂直分布来看,5 m和10 m层的DO质量浓度均值最高,这一现象可被认为是增温季节DO垂直分布最大值形成的初始阶段,此外,DO断面分布还存在4种典型的类型。水温、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以及有机物在底层的分解是影响DO质量浓度的主要因素,而DO分布趋势则主要受控于南黄海环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