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247篇
  国内免费   327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107篇
地球物理   193篇
地质学   701篇
海洋学   176篇
天文学   23篇
综合类   63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娄敏  明海芹 《海洋通报》2015,34(1):113-120
基于ANSYS/LS-DYNA动力学分析软件,采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对坠物撞击海底管道的过程进行数值仿真。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得出:相同坠落物能量的情况下,悬空管道的凹陷损伤深度与裸露管道的相比偏小,且随着坠落物能量的增加,其差值增大;随着坠落物速度、坠落物质量的增大,管道撞击部位凹陷变形加剧,海底管道悬空段的最大振动幅值增大;相同坠落物能量的情况下,坠落物与悬空管道的接触面积越小,悬空管道的损伤深度越大;海床土体参数(剪切弹性模量、内摩擦角、密度)的变化对悬空管道的凹陷损伤深度及悬空段的最大振动幅值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2.
“菲特”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难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NOAA海温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副高突然加强西进,中低层高压带加强,在台风北侧形成高压坝和强盛偏东气流,是台风路径突然西折的主要原因;(2)"丹娜丝"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副热带高压的南落,有利于副高南侧偏东急流的维持和加强,对"菲特"路径的突然西折起一定作用。敏感性数值试验结果表明"双台风"效应对"菲特"登陆前进一步西折具有决定作用;(3)高低空急流的配置,产生了动力场的耦合作用,加强了台风的对流活动,所释放的潜热可以补偿海温降低的影响,对"菲特"在近海强度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4)"菲特"的强度和环境风垂直切变的演变规律基本一致,较低的环境风垂直切变是"菲特"在近海强度维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3.
利用Finite 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FVCOM)三维模式以及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Climate Forecast System提供的北部湾的冬季风场,建立了北部湾冬季的风生环流模型。模拟得到北部湾冬季表中底层的风生环流结构。结果表明:整体上看,环流从琼州海峡流入北部湾,沿越南沿岸向南流动。从分层结构上看,冬季表层北部湾中部位置被1个大范围逆时针环流控制,南部湾口附近也存在1个不闭合的逆时针环流;而中层和底层的环流在琼州海峡西北和西南侧各形成1个小的逆时针环流,同时北部湾北部中间位置呈现1个顺时针环流。琼州海峡、广西及越南沿岸环流流速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输移扩散,而北部湾北部中间位置,莺歌咀附近出现闭合环流且海南岛西南岸流速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输移扩散,对冬季北部湾的海洋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4.
Xiangshan bay is a narrow semi-closed bay and situated on the northwestern coast of the East China Sea. Over past decades, it has become to a major bay with intensive human activities, dense urbanized area, and poor water quality. The aim of this paper was to reveal the ecological status through the elucidation of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bundance, biomass and diversity of macrobenthos in this bay. Six intertidal sections were surveyed from January 2007 to November 2008 quarterly. Sections TG, HD and XH are located in the three inner bays, sections QJ and WS are located near the thermal power plants, and section XX is located at the outer part of Xiangshan Bay. Great variations in macrobenthos community were indentified, an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of the community in the present study showed the dominance in the order of molluscs(bivalves and gastropods), crustaceans and others, and only few Polychaeta were recorded. Only three dominant species, Littorina brevicula, Ilyplax tansuiensis, and Cerithidea cingulata were collected in all the sections, and a total of 19 dominant species were recorded only in one section. Two-way ANOVA analyses of abundance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sections or seasons. Shannon-Wiener diversity index(H’) had its maximum(2.45) in section QJ, and minimum(1.76) in section TG. Multiple irregular k-dominance plots clearly showed that the study area was polluted and the macrobenthos community was under stress. We conclude that the macrobenthos of Xiangshan Bay have been disturbed by human activities, especially at the interior bay.  相似文献   
115.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在城市有机更新改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单位地下管线管理服务需要为目标,以ObjectARX.NET为技术支撑,以管线测绘部门采集提交的mdb数据库为基础,开发了基于ObjectARX.NET技术的地下管线成图及属性管理软件,详细阐述了地下管线成图及属性管理软件结构和实现的关键技术.实现了地下管线自动成图和地下管线数据的属性查询功能,此软件具有操作简便,耗时少,成本要求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6.
使用NCEP GFS资料和WRF V3.4模式对2012年第11号台风"海葵"(1211)引发的安徽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模式中安徽省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的地形高度,设计一组敏感性试验,对"海葵"降水的地形增幅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WRF模式对台风"海葵"降水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2)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地形对"海葵"移动路径、强度以及降水分布、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地形高度下模拟的台风路径及降水分布差异较大,且降水中心强度与地形高度相关性较好,地形对暴雨增幅作用明显。(3)山区地形有利于中尺度辐合线和低涡生成、发展,并有强水汽辐合中心与之相对应;有地形时对流层低层上升运动比无地形时明显加强,对安徽中南部强降水增幅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17.
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岩石图结构的磁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的综合研究中,处理和解释了沿断面实测的高精度磁测剖面和大范围的航磁资料.所采用的处理方法有视磁化率填图、长波磁异常提取、方向滤波和航磁数字图像处理,并反演了地壳磁层的上、下界面深度.依据资料处理结果,对研究区内构造断裂的分布、不同地体和构造单元的划分与边界位置及岩浆活动性等都提出了新的认识.利用位场模拟方法,得出了代表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断面内地壳结构的磁模型.  相似文献   
118.
为更好地完成授时任务,对BPL长波授时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建)进行了升级改造。介绍了升级改造后的BPL长波授时系统组成、时频控制与监测方法。改造前、后系统时频控制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改造后时号控制精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19.
以水镁石为原料,与盐酸反应制得氯化镁,然后将氯化镁和氨水碱溶液在室温下反应得到氢氧化镁,再通过水热处理制备出了超细、高纯的氢氧化镁颗粒,通过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所制得氢氧化镁颗粒的晶相、形貌和颗粒尺寸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水热处理温度、填充度和搅拌速度对氢氧化镁晶体的晶相和颗粒尺寸有显著的影响,升高温度有助于改善颗粒的晶形和分散性、并减小颗粒的尺寸,较高的填充度有利于六方片状颗粒的生成,当填充度为40%,搅拌速度为400 r/min,水热处理温度为150℃时,制备出了半径约100~250 nm,厚度为10~100 nm,晶形完整,分散性好、大小均一的六方片状超细、高纯的氢氧化镁颗粒。  相似文献   
120.
岗巴-定日盆地发育一定厚度的生储盖层,作为可能盖层其分布较广.通过野外采集盖层样和室内测试样品的孔隙度、渗透率、突破压力等物性参数,结合盖层的横向展布及厚度,综合分析盖层封盖能力,作出正确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盆地内不同地层中均有不同类型盖层分布,且单层厚度大,其封盖性不同,多为有利-较好盖层,为研究西藏油气保存提供了有力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