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篇
  免费   265篇
  国内免费   484篇
测绘学   184篇
大气科学   224篇
地球物理   291篇
地质学   726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1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5 毫秒
991.
余鹤书  许小峰  刘有奇 《气象》1995,21(4):8-10
作者介绍了船舶气象导航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利用气象、航海、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施全球航线推荐和跟踪导航咨询,取得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水位梯度小叶章叶绿素含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小叶章(Calam ogrostis angustifolia)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试验控制水位条件,以对植被的非破坏性为原则,应用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该群落的优势种小叶章在5种不同的水位条件下的顶端第3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定量地揭示了小叶章群落的优势种小叶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在人工控制试验条件下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水位梯度之间的关系。6月中旬至8月中旬2个月时间的人工试验结果显示:①在设定的5种水位条件下,小叶章植株叶绿素含量随水位的升高,先下降而后上升,表明生境的水位条件明显影响小叶章种群植株的叶绿素含量;②对同一水位梯度而言,在试验期间,小叶章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呈递减的季节性变化,反映了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小叶章植株生长发育的季节性变化特点具有统一性。③在试验期间,小叶章植株叶绿素含量的下降速率随着水位梯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993.
显式云物理方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史月琴  楼小凤 《气象科技》2006,34(5):513-520
回顾了近年来显式云物理方案的研究进展。显式云方案主要有体积水方法和详细微物理方法(分档法)。体积水方法有单参数和双参数两种谱描述方法,根据模式预报变量和物理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暖云方案、简单冰相方案和复杂冰相方案。详细的微物理方法由于预报变量繁多、计算量巨大而一般多应用于研究工作。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显式云方案,并不是粒子分类越复杂模拟效果就越好,需要根据研究的重点、计算资源的许可选择使用不同的物理方案。物理过程参数化需要建立在理论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因此应加强这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使物理参数化具有更坚实的物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4.
依据对国内大气科学及相关机构进行广泛调研获取的数据, 重点从人才队伍、科研项目及科技论文产出几方面对国内大气科学发展状况进行了综述。 研究表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气科学不断发展, 大气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融日益增强。 大气科学队伍总量大, 人员分布广, 但高层次人才明显不足。 基于调研数据还从计量学角度对大气科学的研究现状, 国内、国际热点以及国内需求进行了比较研究, 列举4个判据, 从4种不同角度分析我国大气科学优先领域。 初步分析表明: 不论重视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人工影响天气和大气物理领域应是优先资助领域; 重视科学热点和科技前沿, 应优先资助气候系统与全球变化和天气动力学理论与天气预报领域; 重视发展需求与科技前沿结合, 应优先资助大气化学和综合探测系统与外场科学试验领域。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天津市地震前兆台网主页框架结构与流程,主页设计思路,并对主页一些主要功能进行了介绍。包括与分布式网络数据库相关的主页联动菜单的制作,前兆数据的显示与下载、输出到EXCEL,前兆数据曲线图的绘制,网页之间传递数据等。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决嵊泗列岛的供水难题,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对嵊泗海域进行电火花浅地震路线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及水文物探测井、高分辨率地震调查及单道浅地震调查,为嵊泗海域淡水资源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7.
Mesozoic epithermal gold deposits in eastern China are divided into calc‐alkaline and alkaline magma‐related gold deposits, and are also grouped as low‐sulfidation, intermediate‐sulfidation and high‐sulfidation types, of which the first two predominate. These gold deposits are distributed in the Tianshan–Yinshan–Great Xing’anling Variscan fold belt of North China craton, Qinling‐Dabie Indo‐Sinian fold belt of Yangtze craton, and South China fold belt or Cathaysian block, from north to south along the eastern China continent. Most of the epithermal gold orebodies are hosted either in volcanic rocks or their related granitoids, and volcanic breccia pipes. These orebodies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adularia–chalcedony–sericite, and alunite–kaolinite–quartz alteration. These orebodies formed in four mineralization pulses at 175, 145–135, 127–115, and 110–94 Ma. The first three pulses correspond to the post‐collision period between the North China and Yangtze cratons, an extension period during late‐stage rotation of the principal compressional stress from N‐S to E‐W, and a dramatic thinning period of the lithosphere, respectively. The last mineralizing pulse was the result of another extension in South China. Although the mineralizing pulses occurred at different times, they all occurred in extensional settings and were accompanied by crust and the mantle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998.
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石林巴江流域中部近40年(1964-2001年)的气温和降雨量的年、季节和月变化。本区气温的增温速率是0.2℃/10a,与昆明市区增温率相近,低于同期全国增温速率;雨季(夏季)增温幅度大于旱季(冬季)。在过去40年中,年降雨量增加总量约为40mm,雨季降雨量略有降低,而旱季降雨量略有增强,全年第一次降雨强度和全年日最大降雨量也略有增加,但每年连续不降雨天数增加约1.9天。降雨量变化的波动性比气温变化的波动性强。气温、降雨量在1960s、1970s、1980s和1990s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9.
文章通过天山中段垂直梯度上多个台站的气候资料,系统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气候变化的时空差异性,以此作为与轮宽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的基础。进一步利用气候条件较为一致的天山中段鹿角湾、乌鲁木齐河源山区和天池等地森林上限附近树木年轮宽度变化资料,结合前人在这一地区森林内部和森林下限所做的研究,探讨了天山中段树木生长对气候垂直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天山山区最大降水高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而导致气候因子对树木生长影响的复杂性。除了海拔最高的采样点天池(TC)外,其他采样点均与上年8~9月降水总量正相关,与上年7~8月平均温度负相关,与当年4~5月降水总量正相关。而在海拔最高、高山林线附近的采样点与当年2月均温显著正相关,与当年5月气温显著负相关。可以认为,在研究区树木生长主要受到上年7~8月由高温引起的干旱和当年4~5月由降水不足导致的干旱的影响。在接近气候林线处,低温的限制作用才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000.
玛因鄂博断裂带具有左型剪切活动特征,分布其中的花岗质糜棱岩呈脉状、条带状产出,展布方向与剪切拉伸方向一致,为同构造花岗岩。其岩石化学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属后碰撞“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较高,ΣREE为(239.14~266.31)×10-6;具有中等程度的铕负异常,δEu为0.45~0.66,轻稀土明显富集。其锆石U-PbSHRIMP年龄为281±4Ma,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为236.1±1.2Ma。二者分别代表岩石的侵入年龄和后期的剪切变形年龄。其形成与早二叠世区域性大规模剪切活动有关,而黑云母40Ar-39Ar等时线年龄代表中三叠世早期的剪切变形活动。结合前人资料分析,玛因鄂博断裂的剪切活动持续时间较长,高峰期可能为290~270Ma,而其最后结束时间为230Ma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