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0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261篇
测绘学   287篇
大气科学   135篇
地球物理   222篇
地质学   572篇
海洋学   204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205篇
自然地理   23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14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2 毫秒
961.
朱筱敏  张强  吕雪雁  孙超 《中国地质》2005,32(4):648-654
塔里木盆地东河砂岩是中国首例海相深层含油气沉积储层.笔者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综合研究发现,塔中和塔北东河砂岩均具有较高的成分和结构成熟度、典型的海相粒度参数和微量元素组合、明显的滨浅海沉积构造等特征,但在沉积特征细节和沉积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差异.塔北地区东河砂岩段沉积于滨岸及障壁岛-泻湖环境,塔中地区东河砂岩段沉积于河口湾-滨岸环境.进而阐明了塔中和塔北东河砂岩段沉积特征的垂向序列和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62.
核桃坪铅锌矿区容矿地层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下段、沙河厂组下段和保山组上段可能是Cu矿化的矿源层;核桃坪组中段和沙河厂组可能是Zn矿化的矿源层;核桃坪组中段可能是Pb矿化的矿源层。此外,上寒武统整体上以强烈富集(K≥5)Bi、B,富集(K≥1.2)Sb、As、W、Sn为特征;Bi、Sb、As、B等金属、半金属和非金属矿化剂元素在容矿地层中的普遍富集可能为在后期热液成矿作用过程中捕获成矿元素、导致成矿物质巨量堆积,最终形成工业矿床奠定了基础。基性岩脉以强烈富集(K≥5)Au、Ag、Cu、Pb、Zn、W、As、Sb、Bi、F为特征,富集元素的种类和矿石具有一致性。综合各类控矿因素,并结合稳定同位素和成矿流体特征等认为,矿床是在晚寒武世特定的沉积条件下形成矿源层和矿化剂的基础上,再经后期岩浆热液作用叠加,并在有利的构造部位形成的层控型热液矿床;成矿作用具多期、多阶段,成矿物质具多来源的特点。在上述基础上,初步建立了该矿床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63.
地形因子(诸如表面积)的计算是地形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文中将正方形格网划分为三角形格网;并对正方形格网分别运用复化梯形公式、复化Simpson公式和复化Cotes公式,对DEM表面积进行实验;计算空间曲面表面积,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复化Simpson公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4.
基于复化公式的DEM表面积算法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地形因子(诸如表面积)的计算是地形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文中将正方形格网划分为三角形格网;并对正方形格网分别运用复化梯形公式、复化Simpson公式和复化Cotes公式,对DEM表面积进行实验;计算空间曲面表面积,分析其精度.结果表明,复化Simpson公式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65.
多尺度地图数据在多媒体电子地图集中的组织和显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华新  李霖翟亮 《四川测绘》2005,28(3):106-108,113
本文引入LOD思想,详细论述了在同一比例尺数字地图不同详细程度的分层显示和不同比例尺数字地图嵌套显示中,多尺度地图数据的组织和显示方式.通过运用多比例尺数据切换显示,间接地实现了电子地图的无级缩放.  相似文献   
966.
李凯锋  吕志平 《四川测绘》2006,29(3):99-103
随着导航技术的发展,个人移动导航系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开发了一种基于M apX Mob ile的个人移动导航系统,针对GPS与G IS集成中的以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GPS信号的接收和处理、GPS信号点的地图匹配。  相似文献   
967.
以45年生酥梨树为试材,分析测定塑料薄膜覆盖、树盘覆草、自然生草、定期灌水、清耕等不同土壤水分管理措施对土壤水分和酥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以塑料薄膜覆盖处理效果最好,不但果个较大,果实的固酸比值和产量也较高;树盘覆草次之,且具有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小和省工、省时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8.
城乡结合部的地缘特性及其管理机制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甄艳  吕康娟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54-59,106
城乡结合部是位于城市中心建成区和外围纯农业腹地之间的过渡带,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区类型。其特殊的地缘特性决定了该类型区域的经济社会表征。城乡结合部一方面具有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创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作用,另一方面体制性矛盾、利益冲突、观念碰撞和经济秩序的问题也很突出。本文对城乡结合部的管理方式进行了国际比较,借鉴已有的经验,并根据区域实际,提出了我国城乡结合部管理机制创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969.
胡庆油田湖相原油咔唑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庆油田湖相原油成熟度低,多为低成熟原油,生物降解作用轻微,原油中含有丰富的咔唑类化合物。分析表明,原油成熟度对咔唑类化合物含量及相对组分影响明显,源岩沉积环境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而生物降解作用对咔唑类化合物含量及相对组分影响很小。原油中咔唑类化合物含量、链基咔唑/苯并咔唑及苯并咔唑比值受原油成熟度与沉积环境影响明显,已不适合用来指示油气运移距离,而二甲基咔唑同分异构体比值所受影响小,仍可作为油气运移的有效参数。  相似文献   
970.
赤峰等地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地貌证据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近年来,中国赤峰等地相继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为第四纪大陆冰川作用的重新讨论提供了新的地貌证据。这些证据主要有:冰臼、冰蚀残丘、古冰斗、刃脊和角峰等。冰臼的相继报道曾经引起“冰蚀成因”与“风蚀成因”的大讨论,而恰恰是这些引起争论的冰臼引发了笔者对中国境内第四纪大陆冰川的重新思考。经过近几年的实地考察研究,笔者认为:中国境内所报道的绝大部分“冰臼”确实是冰川作用的结果。其中,发现于中国北方花岗岩山脊上的冰臼是典型的大陆冰川作用的结果。内蒙古赤峰北部阿斯哈图石林是典型的冰蚀残丘,而花岗岩中与地面平行的“节理”——剥离面理与冰川作用是分不开的,其成因须重新讨论。冰臼与剥离面理的同时存在是冰川作用的重要标志之一。考虑到河北、山东、山西已经发现的第四纪冰川地貌特征,可以推论:华北东部地区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大陆冰川,其范围可能达到山东的泰山以南,而全球更新世大冰盖的范围值得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