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61篇
  免费   1674篇
  国内免费   2499篇
测绘学   1009篇
大气科学   1535篇
地球物理   1554篇
地质学   4260篇
海洋学   1135篇
天文学   221篇
综合类   752篇
自然地理   968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562篇
  2021年   623篇
  2020年   461篇
  2019年   655篇
  2018年   572篇
  2017年   565篇
  2016年   589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612篇
  2013年   595篇
  2012年   695篇
  2011年   627篇
  2010年   607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441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27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119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09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通过对南海北部的ODP 1148站岩芯600 mcd以上(约30 Ma以来)的沉积物中自生富集Mn、Cd和Mo等过渡金属元素的含量变化的研究,并结合相关的化学组成结果,探讨了岩芯内部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以及相关元素的活动特征,反演了相应沉积时期的环境演变.结果显示,岩芯387 mcd以上,自生Mn富集明显,代表氧化的环境;387~485 mcd之间,自生Cd含量明显富集,Mn含量显著降低,代表少氧的环境;485 mcd以下,Mn和Cd含量极低,自生Mo明显富集,代表缺氧的环境.随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Mo存在明显的向下迁移并在缺氧界面的缺氧一方达到最大值的趋势,而Cd在少氧环境形成的固相态则可能在缺氧环境下不稳定,溶解态的Cd有向上迁移的趋势,并且在少氧/缺氧界面的少氧一方富集.这些过渡金属元素记录的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反映出ODP 1148站所在海区的沉积环境变化:早期有较丰富的陆源输入,表层海水生产力较高,随着南海不断扩张以及全球海平面上升,该海区表层海水生产力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72.
陈家杖子金矿是通过1∶5万化探工作发现的斑岩型金多金属矿, 其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可作为在该区寻找类似矿床标志。该矿东部还有形成多金属矿的潜力。在此类土壤覆盖区应采用土壤测量。该金矿的发现反映了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常规方法来发现新矿床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3.
由于长春城区地下水的超采产生了环境恶化,结合地下水预测模型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以长春城区为例建立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模型。根据长春城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水位水质预警标准,并根据模型编制了地下水资源管理预警系统。利用所建立的预警系统,对现状和未来开采条件下水位水质进行预警,从而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和持续利用提供可靠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74.
段莉 《四川测绘》2005,28(2):89-91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3S”技术为代表的测绘高新技术已普遍应用于测绘生产中。作为培养测绘实用型人才的测绘职业学校,测绘专业如何重新划分、测绘教育与教学内容如何改革,是测绘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5.
分析了石河子地区位于不同海拔高度的3个观测站的降水资料,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各地降水量分布不均,石河子年降水量最多,其次是炮台,最少是莫索湾。3站季节变化一致,均以春夏季降水量居多,约占全年63%,冬季降水量最少,约占全年的13%。降水量年际变化一致,70年代降水量偏少,80年代以后降水量偏多。出现丰水年和干旱年的降水趋势一致,且出现丰水或干旱时大面积发生的机率较大。  相似文献   
76.
海盐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在云微物理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大气气溶胶和云分档模式研究海盐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在云微物理过程中的作用, 计算结果表明:云中液态水含量随高度的分布并不随海盐、硫酸盐的数目以及云团上升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云滴数目的增加, 云滴的有效半径会减小; 硫酸盐对云滴数目影响起主导作用, 海盐在水汽相对充足情况下增加了云滴数目, 在水汽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减少了云滴数目; 硫酸盐粒子浓度特别强的情况下 (人类活动污染比较严重时), 如果水汽相对不足, 云滴数目会明显小于硫酸盐粒子浓度; 而海盐粒子的存在, 加剧了水汽的供应不足, 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进一步降低云滴数目。也就是说, 在有些情况下, 如果不考虑海盐气溶胶的作用, 硫酸盐气溶胶对云特性的影响会被过高估计。  相似文献   
77.
O3浓度增加对冬小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利用OTC 1型开顶式气室对冬小麦进行不同O3 浓度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O3 浓度增加 ,冬小麦发育期表现为开花前期有所延迟 ,开花后期的各发育期明显提前 ,生育期缩短 ,植株矮化 ,干物质累积量明显下降。无论是长时期通气处理还是阶段性通气处理 ,产量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8.
青藏高原近地层通量特征的合成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中日亚洲季风机制合作研究计划 ,设置在青藏高原东部地区的拉萨、日喀则、那曲和林芝 4地 1993年 7月~ 1999年 3月近 7a的自动气象站 (AWS)近地层梯度观测资料 ,确定出分季节的高原地表粗糙度和逐日的地面总体输送系数 ,以此为基础用总体输送公式对地面动量、感热和潜热通量进行了计算 ,并用合成方法分析了 1993~1999年高原近地层通量夏季、冬季的日变化和月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79.
ODP 1144站钻孔沉积物中微玻璃陨石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电子探针和激光探针等离子体质谱方法分析了取自南海北部的ODP1144钻孔沉积物中的微玻璃陨石和取自邻近的广东省湛江和吴川玻璃陨石的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结果显示,这些微玻璃陨石属于亚洲-澳大利亚散落区的普通微玻璃陨石。从成分上看,这些微玻璃陨石存在两种不同的类型,其中的绝大部分Al2O3含量在19.0%以上,属于高Al类型,相应的难熔微量元素含量也比较高;个别微玻璃陨石Al2O3含量(13.0%)和难熔微量元素含量较低,微量元素含量和特征比值都与邻近的广东省湛江和吴川的玻璃陨石相近。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意味着,这些微玻璃陨石来源于同一靶源区,但靶区的物质组成并不均一。  相似文献   
80.
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气成藏效应初探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和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例,在前人深部流体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热力学定量模型,对沉积盆地深部流体的活动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效应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在东营凹陷不仅存在着幔源富二氧化碳流体(H2O+CO2)的活动,而且还存在着幔源富氢流体(H2O+CH4+H2)的活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也发现了幔源富二氧化碳的活动。深部流体上升过程中热能传递的定量研究表明,幔源流体是良好的热能载体。东营凹陷和塔中地区的有机质异常热变现象证实了深部流体的热效应。有机质热演化生烃不仅需要热,而且是个缺氢的过程,富氢流体注入沉积盆地势必对油气的生成产生影响。加氢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加氢可大幅度提高烃源岩的产烃率;对腐泥型干酪根而言,加氢生烃效应最显著的阶段是在生烃高峰之后,产率可增加147%以上;腐植型干酪根的加氢生烃效应在各个阶段都较显著。在东营凹陷和塔中地区分别发现了深部流体促进烃源岩生烃的现象。因此,深部流体在能量上和物质上对油气的生成均可构成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