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7篇
  免费   556篇
  国内免费   757篇
测绘学   136篇
大气科学   774篇
地球物理   613篇
地质学   1481篇
海洋学   259篇
天文学   136篇
综合类   291篇
自然地理   3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13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23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34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79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109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洞庭湖区的气温特征及其对湖南气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甜甜  郭海峰  禹伟  廖春花  林海  罗燕南 《气象》2008,34(10):108-114
利用1971-2000年湖南95个气象站30年气候整编资料及2003-2004年湖南部分气象站逐时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洞庭湖区气温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全省气温分布的影响,揭示出:年平均气温在湖区东部呈现出一个暖舌;洞庭湖改变了气温通常的南高北低分布态势,使湖南的月平均气温分布还呈现出了东高西低型和过渡调整型;湖区是最高气温分布的低值区,最低气温分布的高值区,气温日较差偏小;相对于省内同经度和同纬度区域,湖区的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偏小,尤其是在夏半年差距更为明显,且在7月份出现了反位相,气温日变化曲线较平稳,日最高气温出现时间约迟2小时,在同一种天气条件下,湖区气温日变幅总是偏小,不同天气条件下,日最高气温的差值和日最低气温的差值表现为晴天最大、阴天次之、雨天最小.  相似文献   
972.
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丁建军  罗兵  赵光平  刘勇  刘高平 《气象》2008,34(11):89-95
在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特点及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精细化预报订正平台的设计思路、流程结构和主要功能.该平台在合理划分预报制作相似区的基础上,以预报制作相似区内订正点与关联点之间各预报要素关联关系为依据,以精细化气象要素客观预报产品或上级指导预报产品为预报蓝本,通过文本、图形两种修改方式,完成对高时空密度、多预报要素值的修改订正.为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实现国家、省、地(市)三级预报部门逐级指导、属地订正业务流程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73.
都安一次特大暴雨过程卫星和雷达图像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彩色增强显示的卫星云图、雷达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对2010年5月31日22时至6月1日11时都安县出现的特大暴雨进行分析,发现这次暴雨过程由2个强降雨阶段组成,造成都安县特大暴雨的原因是1个形成于滇黔桂交界处的低涡在南移过程中,低涡东边缘对流强烈发展,对流云团主体移过都安而产生了强降雨,对应着这2个强降雨阶段,在卫星云图上分析出是由2个对流云团前后移过所造成的,在雷达回波图上可分析出对流云团中又先后有多个对流单体移过都安县上空,所以造成了这次特大暴雨过程  相似文献   
974.
岑溪50a气温及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岑溪地面气象观测站1959~2008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对岑溪50a的气候变化做分析。结果表明:50a岑溪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0.148℃/10a),特别是90年代以后增温十分明显。以80年代中期为界将岑溪50a的气候分为冷、暖两个阶段,80年代中期之前为冷期,之后为暖期。降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15.07mm/10a),50a岑溪存在一个雨量充沛期和两个雨量偏少期,2004年以后雨量进入振荡期。  相似文献   
975.
根据重要天气特点,结合重要天气观测、发报容易造成错报及记录错误的情况,提出重要天气观测、记录及发报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76.
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一次广西秋季暴雨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加深对华南秋季暴雨的认识,利用常规资料、T639数值预报产品对2008年10月31日~11月1日广西西部秋季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这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地面弱冷空气、低空切变和副高边缘偏南暖湿气流共同影响造成的。对流层低层东南气流和中高层的西南气流输送的水汽在广西西南地区上空交汇,是造成这次强降水天气的有利条件。广西西南地区较强的差动涡度平流和差动假相当位温平流增强了该地区的上升运动。强烈的上升运动是造成本次暴雨过程的直接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77.
The pH variation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ainwater were investigated from January 2006 to December 2006 at an urban site of Guangzhou, South China. The rainwater was typically acidic with a volume-weighted mean pH value of 4.49, which ranged from 3.52 to 6.28. The volume-weighted mean equivalent concentration of components followed the order: SO42− > Ca2+ > Cl > NH4+ > Na+ > NO3 > K+ > Mg2+ > F, indicating that SO42−, Cl and NO3 were the main anions, while Ca2+ and NH4+, were the main cations. Ca2+ and NH4+ were major neutralization constituents of the precipitation. Furthermor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possible common sources of major ions. Sources of the major ions were assessed based on enrichment factor method.  相似文献   
978.
拉萨春季一次雷暴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拉萨多普勒天气雷达、闪电定位仪、欧洲中心500hPa分析场及常规观测等资料,对2008年4月27-28日发生在拉萨的雷暴天气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雷暴过程是在乌拉尔山冷空气南下,加剧了高原低涡切变辐合上升运动的发展,大气层结极不稳定的条件下产生的;雷达径向速度图和VAD风廓线均显示出非常明显的低层暖平流结构、低空急流及垂直风切变特征;γ中尺度气旋式涡旋扰动与环境垂直风切变的相互作用,导致雷暴云发展,回波顶增高,40dBz回波顶高伸展到7.0km左右;CAPE值、垂直风切变、γ中尺度气旋性扰动以及低层暖平流对拉萨雷暴天气预警、预报具有指示意义,给出了拉萨雷暴天气预报思路与着眼点.  相似文献   
979.
广西前汛期锋前暖区暴雨过程的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2005年5月8-9日广西的暖区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暖区暴雨形成和发展的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空急流稳定维持与低空急流持续加强是这次暖区暴雨发生发展的动力机制;在暖区暴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低空各层自上而下均有急流核向东传播的现象;低空急流核以接力振荡的形式快速东传,而不是向北面的锋区运动,有利于暖区累积充沛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造成不稳定能量和水汽在锋区和暖区的不均匀分布,也有利于有组织的对流活动在暖区反复生成和发展,从而导致了暖区不仅降雨量大,而且雨强比锋区降水强.  相似文献   
980.
通过生成一个新的Ni(n)o1-4综合区,并以它的SSTA来确定El Ni(n)o事件.经过数据对比处理和指数相关分析后,论证了合成区的合理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