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测绘学   126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162篇
地质学   617篇
海洋学   180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18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61.
微藻的应用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藻太阳能利用效率高、个体小、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容易培养,因此受到人们的重视。微藻的培养开始于18世纪末,当时培养的种类是栅藻和小球藻等淡水藻类,目的是作为植物生理学的试验材料。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时期,由于粮食缺乏,...  相似文献   
62.
胶州湾增养殖海域营养状况与赤潮形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对胶州湾女姑山增养殖海域1998年5月~9月的连续监测资料,参照潜在性富营养化的概念,应用NQI指数对该海域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认为该海域水质富营养化是7月3~8日Skeletonemacostatum和Biddulphiaaurita混合型赤潮形成的基础,磷、硅营养盐的消耗是赤潮消亡的主要原因;赤潮消亡之后浮游植物群落发生演替,水体叶绿素a仍保持较高含量,NQI指数也相应较高,水质表现为磷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化,由于磷酸盐的限制没有发展为赤潮。  相似文献   
63.
在总结各种文献对光程放大校正因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颗粒物吸收系数量值和吸收光谱谱形两个方面,对不同光程放大校正因子对中国近海典型水体颗粒物吸收光谱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当ODf-ODf(750 nm)的吸光度在0.005~0.5的范围时,不同光程放大校正因子得到的悬浮颗粒物吸光度值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4.
2007年夏季在东海舟山海域河口锋区开展了陆源溶解有机质的调查研究。测定了有色溶解有机质(CDOM)在激发波长370 nm/发射波长460 nm处的荧光强度和在λ=355 nm处的吸收系数,用于代表陆源CDOM浓度,并测定了荧光指数以指示CDOM来源。结果表明,CDOM的荧光值和紫外吸收系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陆源CDOM浓度大体有向海方向降低的趋势,但是纵向上存在一些"突跃"现象。在舟山海域东北角不时观测到表层水体含有高浓度的CDOM,但变异性很大,推测可能该海区受到长江口羽状流的影响。在连续观测站发现陆源CDOM浓度在低平潮时往往比高平潮时要高。河海水在混合过程中CDOM浓度与盐度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在低盐度的悬沙锋区(S<24)CDOM浓度明显低于理论稀释值,而在较高盐度的羽状锋区,CDOM浓度接近于理论稀释值。在盐度为24~31范围内,大部分水样的荧光指数在1.50上下波动,表明其中CDOM来源以陆地来源为主;在较低盐度(S<24)的水样中荧光指数在1.70至1.90以上,表明CDOM以海洋来源为主,这与其陆源组分在高浊度的低盐度区存在显著的去除过程有关。研究表明,舟山海域水质存在着显著的变异性,与近岸羽状流密切相关,陆源溶解有机质的分布特征对此有较好的响应。  相似文献   
65.
使用"中国ARGO实时资料中心"提供的2005—2009年连续5 a日本南部海域的ARGO浮标资料,通过建立标准层,统计并提取各标准层的剖面温度,采用AKIMA插值方法计算各层的温度梯度。较详细分析了该海域温度垂直剖面特征及温跃层的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使用分段三次多项式拟合方法建立了适用于该海区的温度垂直剖面模型,并利用2010年ARGO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经过模型模拟的剖面温度与实测温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可达到0.99以上。  相似文献   
66.
南海北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形态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南海北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卵巢发育的形态结构及组织学。以卵巢的组织学、性腺成熟指数(GSI)、卵巢的颜色和大小、卵细胞的直径、卵核的大小、形状、核仁的形态分布、不同发育阶段卵细胞数量比例等为参数,对南海北部斑节对虾卵巢发育的6个时期(卵原细胞期、染色质核仁期、周边核仁期、卵黄囊期、成熟期和恢复期)的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菲律宾野生斑节对虾种群的卵巢组织结构特征进行了比较,发现2个地理种群的斑节对虾繁殖力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7.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温度、盐度和酸碱度3种环境因素逆境下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幼蟹的致死效应,以阐明三疣梭子蟹幼蟹对不同逆境环境的抵抗力大小。3种逆境环境因素的水平分别是:温度为10,15,30,35℃;盐度为10,15,35,40;酸碱度为6.0,6.5,9.0,9.5。结果表明,盐度变化对梭子蟹幼蟹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酸碱度,再次为温度。对于温度而言,低温下幼蟹的存活时间较长;对于盐度而言,高盐度逆境比低盐度逆境下的存活时间长;对于pH值而言,碱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比酸性环境下的存活时间长。  相似文献   
68.
对海洋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Lh-1所产多肽R-1的性质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R-1对温度和pH稳定,在pH 11.0~12条件下,121℃处理1 h,其活力保持在75%以上。经3种不同浓度的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处理4 h后,活性保持在80%以上。与常见的金属离子和化学试剂在一起反应,对抗菌肽R-1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可以配合一起使用,仅吐温和SDS对其影响较大。氨基酸分析表明,抗菌肽R-1由亮氨酸(Leu)、酪氨酸(Tyr)、缬氨酸(Val)、异亮氨酸(Ile)、赖氨酸(Lys)、甘氨酸(Gly)、蛋氨酸(Met)、丝氨酸(Ser)、丙氨酸(Ala)9种氨基酸组成,其中疏水氨基酸居多。抑菌试验表明R-1的抑菌谱广泛,对经培养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及白假丝酵母菌的扫描电境超微结构观察表明,R-1的杀菌机制主要是通过含有带正电荷的Lys与带负电荷的磷脂分子结合,然后R-1的疏水端插入到指示菌的疏水区,改变膜的构象,从而导致菌体的死亡。  相似文献   
69.
张增祥  王伟  郝建华  牛瑞  孙谧 《海洋科学》2010,34(11):54-58
经过含H2O2的平板初筛和摇瓶发酵复筛,从保存的水样中筛选到一株过氧化氢酶高产菌株CE-1,其所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比活分别为1 356.2 U/mL和3 401 U/mg。菌株CE-1为革兰氏阴性杆状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和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属内不同种间性状差异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将菌株CE-1鉴定为气单胞属(Aeromonas)细菌。  相似文献   
70.
This feeding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poultry by-product meal (PBM) as a protein source in the culture ofLitopenaeus vannamei. Seven isonitrogenous and isoenergetic diets were formulated to near to commercial diet with about 40% protein and 7.5% lipid. Fish meal was replaced by 0, 30%, 40%, 50%, 60%, 70% and 100% of PBM (diets 1-7). The diet with 100% fish meal was used as a control (diet 1). Post-larvae were reared in an indoor semi-closed re-circulating system. Each dietary treatment was tested in 4 replicate tanks (260 L) of 40 shrimp, arranged in a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The shrimps were hand-fed for three times a day to near-satiation (0700, 1200 and 1800) for 60d. Percentage weight gain, survival, feed conversion ratio (FCR), protein efficiency ratio (PER)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shrimps were measured.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in growth performance among shrimps fed diets 1-5 (0-60% fish meal replacement). However, shrimps fed diet 7 (100% fish meal replacement)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growth than those fed diets 1-5 (0-60% fish meal replacement). Shrimp fed diets 2-4 (30%-50% fish meal replacement)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growth than those fed diets 6 and 7 (70% and 100% fish meal replacement, respectively). Survival ranged from 94.7% to 100.0% and 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P>0.05) among different experimental diets. No differences in body composition were found among shrimps fed different diets.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up to 70% of fish meal protein can be replaced by PBM without adversely affecting the growth, survival, FCR, PER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