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35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82篇
海洋学   43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8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To reconstruct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warm current system within the East China Sea (ECS) and the Yellow Sea (YS)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the paleoceangraphic records in core DGKS9603, core CSH1 and core YSDPI02, which were retrieved from the mainstream of the Kuroshio Current (KC), the edge of the modem Tsushima Warm Current (TWC) and muddy region under cold waters accreted with the Yellow Sea Warm Current (YSWC) respectively, were synthetically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modem warm current system in the ECS and the YS has been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KC and impulse rising of the sea level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The influence of the KC on the Okinawa Trough had enhanced since 16 cal kyr BE and synchronously the modem TWC began to develop with the rising of sea level and finally formed at about 8.5 cal kyr BP. The KC had experienced two weakening process during the Heinrich event 1 and the Younger Drays event from 16 to 8.5 cal kyr BP. The period of 7-6 cal kyr BP was the strongest stage of the KC and the TWC since the last deglaciation. The YSWC has appeared at about 6.4 cal kyr BP. Thus,the warm current system of the ECS and the YS has ultimately formed. The weakness of the KC,indicated by the occurrence of Pulleniatina minimum event (PME) during the period from 5.3 to 2.8 cal kyr BE caused the main stream of the TWC to shift eastward to the Pacific Ocean around about 3 cal kyr BP. The process resulted in the intruding of continent shelf cold water mass with rich nutrients. Synchronously, the strength of the YSWC was relatively weak and the related cold water body was active at the early-mid stage of its appearance against the PME background, which resulted in the quick formation of muddy deposit system in the southeastern YS. The strength of the warm current system in the ECS and the YS has enhanced evidently, and approached to the modern condition gradually since 3 cal kyr BP.  相似文献   
32.
以分析季节对大西洋声传播的影响为研究目的,应用WOA13季节平均数据和Mackenzie声速经验公式,分析了大西洋声道轴和表层声速值的四季分布情况,再利用BELLHOP水声学数值模型,在设定的声源频率1 000 Hz和掠射角15°~-15°情况下,仿真计算选用位置点5 m深度声源的四季声传播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按照实际的季节,大西洋会聚区波导的反转深度,冬季最小,春季增大,夏季最大,秋季再减小.在中低纬度的典型声速剖面下,夏季会聚区跨度最大,秋季和冬季递减,春季最小,第一会聚区的四季跨度差在1 km内.在高纬度的正梯度声速剖面下,夏季声传播距离最远,秋季减小,冬季最近,春季增大,且传播距离的差别较大.各变化规律均以四季循环更替的形式出现.  相似文献   
33.
冬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准确获取冬小麦种植面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探究高分六号卫星影像进行冬小麦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和精确性,本文选取甘肃省崆峒区为研究区,运用红边波段+监督分类中的支持向量机法,提取了2019年崆峒区冬小麦种植面积,并利用混淆矩阵对分类结果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提取崆峒区冬小麦种植面积为15045 hm 2,与实际种植面积相比,误差率为1.02%;该模型能有效地提取崆峒区冬小麦,总体精度为98.88%,Kappa系数为0.97;红边波段能有效地提取干扰地物,提取精度比直接使用监督分类高7.88个百分点;GF6影像在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4.
陈庆宏 《安徽地质》2010,20(4):319-320,318
总结物探队人才队伍建设实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刻理解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和以用为本的人才理念,探讨在"地质立队"思想指导下,如何引进人才,激励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加快地勘经济跨越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35.
高光谱遥感技术已成为提取土地质量指标的前沿技术之一。该文回顾了国内外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地质量指标提取中的研究进展,总结归纳了作为土地生态系统载体的土壤属性质量指标和反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质量指标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水分、铁氧化物、土壤重金属、土壤质地、土壤盐分、植被覆盖度、生物量、指示种10个指标的提取、敏感波段选择与反演方法,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高光谱遥感技术在土地质量指标提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研究中国降雨格局变化对理解东亚夏季风演化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珠江三角洲柱状样ZJK03-Z中浅水底栖有孔虫常见种Rotalidium annectens的平均初房大小、微球型/显球型比值和壳体δ18O值,以及底栖有孔虫组合中瓷质壳的百分含量,探讨它们对由夏季风降雨引起的河口水体盐度变化的响应,得到了珠江三角洲3114—1260a BP季风降雨的强度变化,识别出了这期间14次季风降雨减少的偏干期。与南美洲Cariaco海盆的钛含量记录对比,二者一致的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晚全新世的东亚夏季风降雨与热带辐合带(ITCZ)的南北移动密切相关:夏季风降雨减少,对应于ITCZ纬度位置的南移。  相似文献   
37.
肖晖  盛庆红  黄旭  王彦革 《测绘科学》2014,39(12):124-127
k近邻查询是GIS和空间数据库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针对道路网络中的k近邻查询,通过分区以及预计算近邻集策略,获得查询点的k近邻结果:首先利用自适应格网分区方法将道路网络划分为若干格网单元,并存储格网内节点与边界点、边界点之间距离;其次在网络中的节点预先存储近邻集.实验证明,在兴趣点密度高、k值较大情况下,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8.
用总体条纹拟合求解各天线的延迟量和条纹率参数,可以提高与小天线相关基线的灵敏度。本文以射电致密陡谱源(CSS)3C43为例,就如何提高数据的信噪比,尽可能多地保留有效数据方面做了成功的尝试.从而十分有效地使用了总体条纹拟合方法.我们认为:对源结构的预知,配以恰当的处理技巧,能获取更多射电源结构信息,改善成图质量.  相似文献   
39.
基于德国地学中心(GFZ)发布的GRACE RL05月重力场模型数据,考虑全球陆地同化系统陆地水储量的影响,采用300 km的扇形滤波,利用叠积法提取了日本Mw9.0地震的同震和震后重力时变信号,并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计算了两个同震重力变化极值点在地震前后85个月的重力年变率。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雪水引起的重力变化为-0.34~0.09 μgal;利用GRACE数据检测到的同震重力变化为-5.3~4.2 μgal,与基于PSGRN/PSCMP模型计算的结果在空间分布和量级上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震后5 a震中附近区域的重力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断层上盘所在的日本海域与下盘所在的太平洋区域重力增加的最大值分别为2.6、4.5 μgal,下盘重力增加较大,可能与断层下盘所在地层的黏滞性相对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40.
结合郑州南站连接线明挖隧道(拔桩区间)拟拔桩基直径大、桩长的特点,对桩体受力特征和拔桩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拔桩过程中桩周土破坏模式和桩体自身的抗拉强度分析计算,选取有效的减阻方法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良好效果。最后总结出大直径深层钻孔灌注桩拔除工程中桩身局部扩大、桩侧摩阻力过大和断桩等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供今后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