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51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22篇
地球物理   73篇
地质学   58篇
海洋学   32篇
天文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75年   1篇
  1933年   2篇
  193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刘卫东  平艳丽  刘杰  熊玉新  路晓平  焦秀美  李兆营  曹佳  傅朋远 《地质论评》2022,68(1):2022010009-2022010009
本文对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克其克孜苏花岗岩开展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及LA- ICP- MS锆石U- Pb年代学研究,探讨岩体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克其克孜苏花岗岩中的锆石U- Pb加权平均年龄为442. 3±4. 4 Ma(MSWD=2. 7),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是区域上新解体出的早古生代花岗岩。花岗岩SiO2含量为68. 96%~70. 40%,Na2O含量为3. 08%~3. 14%、K2O含量为3. 93%~4. 32%,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 06~1. 13,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岩石。岩石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和U、Th,而不同程度亏损Ba、Nb、Sr、Ti、Zr等高场强元素。结合区域资料及前人成果,本文认为克其克孜苏花岗岩与俯冲碰撞构造环境有关,可能代表了东昆仑造山带西段原特提斯洋在晚奥陶纪—早志留世的俯冲消减作用,为东昆仑造山带原特提斯洋的构造演化和南昆仑结合带早古生代的岩浆活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52.
不同微物理方案对台风“彩虹”(2015)降水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GFS资料为初始场,利用WRF(v3.6.1)模式对2015年第22号台风“彩虹”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CMA(中国气象局)台风最佳路径、MTSAT卫星、自动站降水为观测资料,对比了4个微物理方案(Lin、WSM6、GCE和Morrison)对“彩虹”台风路径、强度、结构、降水的模拟性能。模拟发现上述4个云微物理方案都能较好地模拟出“彩虹”台风西行登陆过程,但是其模拟的台风强度、结构及降水存在较大差异;就水成物而言,除GCE方案对雨水的模拟偏高以外,其他方案对云水、雨水过程的模拟较为接近,其差异主要存在于云冰、雪、霰粒子的模拟上。本文对比分析了WSM6和Morrison两个方案模拟的云微物理过程,发现WSM6方案模拟的雪和霰粒子融化过程显著强于Morrison方案,但是冰相粒子间转化过程的强度明显弱于Morrison方案。云微物理过程的热量收支分析表明:WSM6方案模拟的眼区潜热更强,暖心结构更为显著,台风中心气压更低。细致的云微物理转化分析表明,此次台风降水的主要云微物理过程是水汽凝结成云水和凝华为云冰;生成的云水一方面被雨水收集碰并直接转化为雨水,另一方面先被雪粒子碰并收集转化为霰,然后霰粒子融化成雨水;而生成的云冰则通过碰并增长转化为雪。小部分雪粒子通过碰并收集过冷水滴并淞附增长为霰粒子,随后融化为雨水,大部分雪粒子则直接融化形成地面降水。  相似文献   
53.
李申  平旗 《地质论评》2021,67(Z1):67z1015-67z1016
正长治盆地位于汾渭断裂带与太行山断裂带之间,晋获断裂带穿长治盆地东部而过。前人对长治盆地研究集中在煤与地下水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长治盆地东部形成历史及新构造运动研究(耿田波,2004;李广红,2005)。尚未有人针对目前长治盆地的地震活动与构造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4.
该文简要介绍了行星无线电掩星技术的意义、历史和原理.利用MGS探测器无线电科学掩星实验得到的火星电离层电子浓度EDS数据,可研究火星电离层的结构.文中分析了MSG电子浓度廓线的峰值高度随经度的变化特性,并结合火星电离层的Chapman模型和实测的电子浓度廓线,探讨了火星电离层的双层或多层结构的可能性及其物理机制.分析了峰值电子浓度和峰值高度同太阳天顶角的关系和TEC在各数据集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55.
利用GRACE时变重力位模型反演了2004年至2008年共60个月的全球陆地水存储量变化,并采用滑动年平均,对全球陆地水储量的长期性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也推求了全球陆地水储量的季节性变化。研究表明,使用滑动年平均对GRACE重力位模型数据进行处理,可以较好地揭示全球陆地水储量的长期和季节性变化情况,其监测能力足以揭示几cm的等效水高变化。  相似文献   
56.
在我国,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之前,开展对现行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已经纳入规范的工作程序,与之相应,规划实施评价研究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该文首先对国外规划实施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简要的介绍,再对国内开展的实证研究进行归纳分类,并做出简要评述,以期为今后的规划实施评价研究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57.
根据真实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在采集方式上的不同所导致的关联性差异,建立了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和图像能量谱特性的插值检测算法,选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进行训练和测试,对真实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进行了分类.在哥伦比亚大学真实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98.8%的准确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Before a strong earthquake, there is often a process of quiescence or 2absence2 of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 which is a phenomenon tha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many scholars i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LU, et al, 1985; Wesson, 1973). In the past ten-odd years, some Chinese seismologists made, earlier or later, special studies on the quiescence anomaly of seismicity in some specified areas from different angles. Taking the converted annual frequency of M=5.0 earthquakes in North China region as a characteristic quantity, JIANG and FENG (1989) analyzed the quiescence anomaly of seismic activity by fuzzy recognition.  相似文献   
59.
Based on the geodetic data taken from the National GPS Network established by China Climbing Program "Investigation of Crust Motion and Geodynamics in Modern Time",we derived the movement velocities of the GPS sites. In terms of the power series expansion of a rotation function for horizontal velocities on a spherical surface proposed by Haines and Holt (1993), we computed the horizontal velocity and strain-rate field. We preliminarily studied the appeara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sent-day crus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with the computed results. The researches demonstrated: ① The present-day crus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in the Chinese mainland are being jointly controlled by Indian, Pacific and Philippines Ocean Plates and Siberia-Mongolia block, and these three large plates and block form a situation of tripartite confrontation, but Indian Plate seems to play a leading role; ② The North-South Earthquake Zone plays an important adjustment role in the present-day crustal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process, displaying clear characteristics of demarcation line of tectonics in large areas; ③ There seems to be another adjustment zone along the latitude line approximate N35°, but its characteristics are less obvious than that of the former; ④ Dynamic actions of these three large plates and block on the Chinese mainland are dynamic stable; appearing in stable push-press velocities. These results are generally accorded with the results determined from geology, geophysics, and seismology. By the contrast with seismicities, it appears preliminarily that there is som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intense shear strain zone and future strong seismicity area, but this problem needs further examination of earthquake examples.  相似文献   
60.
东秦岭岩石层的地电模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结果,东秦岭河南叶县-湖北南漳地区的岩石层由4个电性单元组成,其中华北地块南缘为相对高温的低阻区;秦岭北部为低温的高阻异常区;南秦岭为高温的低阻区,岩石层平均厚度仅80km,南秦岭的南部推覆到扬子地块之上达40-50km;扬子地块为相对低温的中等电阻率区,岩石层厚度150-200km.利用秦岭地区地壳上地幔岩石样品高温高压条件下电阻率的测定结果推断了各单元岩石层内电性层可能的岩石组成类型,并建立了剖面通过地区岩石层的地电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