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5篇
  免费   735篇
  国内免费   1305篇
测绘学   581篇
大气科学   446篇
地球物理   571篇
地质学   2342篇
海洋学   515篇
天文学   20篇
综合类   263篇
自然地理   487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38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199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202篇
  2014年   197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288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93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44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流域生态水文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流域生态水文模型是全球变化下流域生态水文响应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定量刻画植被与水文过程的相互作用及全球变化对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的影响机制,为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支撑,是生态水文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基于植被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规律,流域生态水文模型一方面要充分描述植被与水文过程相互作用和互为反馈机制,另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952.
华北北部洪水庄组黑色页岩是中元古代的富有机质沉积,它可能记录了当时重要的地球化学信息。通过对洪水庄组页岩中的常量和微量元素特征的分析,研究了洪水庄组的物源及其风化作用。高Th/Sc、Al2O3/TiO2、La/Sc、La/Cr、La/Co、Th/Cr和Th/Co值,低Cr/Zr和TiO2/Zr比值,Euan值、Co/Y Ti/Zr关系和La Th Sc组成表明洪水庄组页岩物源主要为上地壳中的长英质花岗闪长岩。洪水庄组页岩的Al、Ca、Na和K组成表明其具有较高的化学蚀变指数(CIA),同时,元素组成的化学风化作用轨迹反映了洪水庄组页岩受到钾交代作用的影响,可能导致CIA值被低估,其原始CIA值应在90以上。高的原始CIA、化学风化指数(CIW)和斜长石蚀变指数(PIA)表明洪水庄组物源区经历了强烈的化学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强度以及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揭示了中元古代洪水庄组沉积时期可能处于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这与中元古代时期大气高CO2浓度以及华北板块古大陆当时位于低纬度地区重建的结果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953.
通过扫描电镜精细观测,在贵州遵义松林地区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剖面,于其底部的硅质页岩中发现了可能的细菌状化石,直径200~500 nm,形态不一,具有细菌的大小和形状,有机碳含量丰富,大部分细菌含磷.通过与已有报道中具相似形态生物体的对比,认为其可能是原生的、具有细菌生物结构的微生物小球体(Microbioids),本文称之为细菌状化石.这类细菌状化石可以赋存于石英颗粒表面、石英颗粒间,甚至嵌入石英颗粒中.据前人的模拟实验推测,细菌在石英颗粒沉淀过程中可能起到过重要促进作用,这从微观上为硅质岩的形成提供了新信息.  相似文献   
954.
对桂林地区地下河水、岩溶大泉中的δ13CDIC、δ18O及Ca2+、Sr2+含量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地下河水的δ13CDIC值范围为–15.99‰~–12.29‰,平均值为(–14.03±1.15)‰;δ18O值范围为–6.63‰~–5.78‰,平均值为(–6.24±0.24)‰。岩溶大泉的δ13CDIC值范围为–15.26‰~–9.22‰,平均值为(–12.05±1.57)‰;δ18O值范围为–6.97‰~–3.19‰,平均值为(–5.68±0.97)‰。岩溶大泉的δ13CDIC值、δ18O值比地下河水的分别偏重1.98‰和0.56‰。通过分析发现,水的循环方式引起了不同类型地下水的同位素差异,地下河以管道流的形式进行循环,循环速度快,水岩作用时间短,碳酸盐岩碳的贡献相对较少;同时,出口处水所经历的蒸发作用时间也短,水的δ18O值偏轻。岩溶大泉以裂隙流的形式进行循环,循环速度慢,水岩作用时间长,碳酸盐岩碳的贡献相对较多;泉口处水所经历的蒸发作用时间也长,水的δ18O值偏重。Sr/Ca值与δ13CDIC值具有正相关关系,而与δ18O值的相关性差。这意味着δ13CDIC值与Sr/Ca值一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下水的径流条件。  相似文献   
955.
论东秦岭秋树湾铜钼矿区扩大找矿的有利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臻 《地质与勘探》2013,49(2):205-216
作为东秦岭铜钼矿带上重要的铜钼矿区,秋树湾及其外围的找矿工作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因此,明确秋树湾岩体形态及位置是扩大找矿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成矿母岩、蚀变及矿化分带,结合遥感、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总结出研究区矿化蚀变分带模型,并利用钻孔验证,在秋树湾矿区先期取得了找矿突破。在理论和实践上指出:秋树湾斑岩体为本区的成矿母岩;埋深在1000m以下仍存在花岗斑岩体,深部斑岩体是重要的找矿方向;近南北向断裂为岩浆沿断裂从东向北西倾入提供了通道,岩体具有西浅东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56.
通过对哈尔滨市1961-2010年初霜冻和终霜冻日期的气候特征分析,得出哈尔滨市初霜冻日期明显推迟,且推迟是一个突变现象,具体是从2002年开始;而终霜冻日期随气候变暖略有提前。初霜冻日期在不同年份分别存在准3 a和准30 a的振荡周期;终霜冻则存在准5 a和10-15 a的振荡周期。此外,初霜冻出现极早年,我国东北地区位势高度偏低,气温偏低;而初霜冻极晚年,我国华北及东北地区位势高度场较常年偏高,气温偏高。  相似文献   
957.
本文对两广交界地区发育的壶垌片麻状复式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学、地球化学、Sr-Nd-Pb同位素的分析研究。该复式岩体主要由片麻状英云闪长岩、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片麻状二长花岗岩组成,获得片麻状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谐和年龄为443.1±2.0Ma。其中片麻状英云闪长岩和片麻状花岗闪长岩总体具有较低硅(SiO2=62.92%~67.54%)、较低碱(K2O+Na2O=3.98%~5.17%)、准铝质(A/CNK=0.83~0.93)的化学组成特征,属于中钾含角闪石钙碱性花岗岩类(ACG);而片麻状二长花岗岩具有高硅(SiO2=71.55%~72.78%)、高碱(K2O+Na2O=6.65%~7.57%)、准铝-弱过铝质(A/CNK=0.92~1.05)的化学组成特征,属于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KCG)。岩石表现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U、Ba、Rb和Th)和轻稀土元素,而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明显亏损,并具有较高的锶同位素初始比值((87Sr/86Sr)i=0.71268~0.71482)和较低的εNd(t)值(-9.4~-2.6),反映其具有俯冲消减作用形成的岛弧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壶垌片麻状复式岩体很可能是在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的洋壳岩石圈向南俯冲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下,引发软流圈地幔上涌,其所带来的热能诱发了岩石圈地幔和上覆云开地块的古老地壳物质重熔,形成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混源母岩浆,再经历不同程度分离结晶作用,从而形成了本区大陆边缘弧型岩浆岩。因此,壶垌片麻状复式岩体是云开地块北缘早古生代洋陆俯冲-碰撞的地质记录。  相似文献   
958.
无锡站年际降雨趋势、特征与预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近年极端灾害性气候频发的现状,对暖冬影响下无锡站降雨年际变化趋势、历史演变特征和近几年水文预报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暖冬影响下,无锡站降雨年际间呈现出干旱—湿润周期性变化的特征,具有水文旋回的性质,在太湖地区有代表性,可作为该时段的降雨预报模型;该模型打破了年际降雨无规律的传统思维定式,与历史演变法相结合,能提高预报效率与精度;水文旋回的发现和降雨预报模型的建立,可推动水文气象长期预报与气候展望研究。  相似文献   
959.
金厂箐金矿按矿床工业类型可分为二类: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和红色粘土型金矿,空间上明显存在上下叠复关系.除地形因素外,红色粘土型金矿在地表的产出部位及形态主要受控于构造蚀变岩型金矿脉(体)的展布.据此初步预测已知矿脉(体)外围金矿成矿远景,用以指导该区的金矿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960.
山东玲珑九曲金矿床位于金矿田的东部,属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化分为4 个阶段,黄铁矿--石英脉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九曲金矿床主成矿阶段石英中发育气液两相和含CO2 三相包裹体,也可见少量的富气相包裹体。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33. 5 ℃ ~ 325. 7 ℃,峰值为290 ℃ ~ 310 ℃,盐度为2. 80% ~ 17. 82% NaCl; 含CO2 三相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36. 5 ℃ ~ 315 ℃,出现两个峰值,为230 ℃ ~ 240 ℃和310 ℃ ~ 320 ℃,盐度为0. 41% ~ 8. 92%NaCl; 富气相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222. 1 ℃ ~ 236. 4 ℃,峰值为230 ℃ ~ 240 ℃,盐度为7. 71% ~ 9. 98%NaCl。综合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和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认为: 九曲金矿床成矿流体为中温、中低盐度的NaCl --H2O --CO2 型体系,矿床属中温岩浆热液成因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