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篇
  免费   262篇
  国内免费   393篇
测绘学   62篇
大气科学   327篇
地球物理   346篇
地质学   766篇
海洋学   244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158篇
自然地理   14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During late February to mid-March, 1991, when mature N. japonica swarmed in the sea surface off Jimo County, Qingdao, seawater containing numerous early embryos was pumped into a nearby 2.7 ha. muddy-sand shrimp pond, where the embryos continued to develop. 800000 Penaeus chinensis seedlings were introduced into the pond on May 30, 1991. Monthly benthic samplings were carried out to determine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production of N. japonica in this atypical environ -ment.The density of N. japonica varied from 0 to 20400 ind./m2. The predation of P. chinensis was considered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mass mortality of N. japonica in June through July, when the worms were 2.2-3.3cm in length and lived in the top 2-4cm sediment. From August to September of 1991, the hottest period in the site, there was no substantial mortality of N. japonica as reported in earlier literature. This was explained by the deeper burrowing of the' worms that protected them from predation by shrimps.Monthly biomass ranged f  相似文献   
112.
本文讨论了根据重复水准、重力测量资料利用虚拟质点法计算水准面随时间的变化,提出了虚拟质点位置参数的优化方法(该法克服了司托克斯方法和配置法的缺点)。模拟计算表明,水准面位移的计算精度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13.
大庙斜长岩的40Ar/39Ar年龄测定呈现出一条典型的马鞍型年龄谱,在中温阶段有二个明显的坪年龄1656±15 Ma和1029±7 Ma,结合其构造位置和全球斜长岩分布来看,它们分别代表了侵位年龄和后期热扰动的时代。密云奥长环斑花岗岩中角闪石的40Ar/39Ar坪年龄为1716±21 Ma。两者时空上密切相关,代表了裂谷作用初期非造山环境中双模式岩浆作用产物。斜长岩类和苏长岩之间稀土配分模式的相似性表明,它们明显为同一成因的岩浆分异系列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4.
丘文照 《铀矿地质》1990,6(1):59-62
本文叙述了国产半米平面光栅光程短、光强好、谱线锐度佳的特点,通过最佳条件选择,改进分析方法,使其测金灵敏度为3×10~(-9)g,取样10g可测定含金量范围为0.3—1000ppb,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利用人工爆破地震资料,在频率域中,用波组频谱比方法计算了福州地区的Q结构,结果发现:该区中地壳低速层Q值明显偏低,仅为40——80,且存在横向变化,地壳上部和下部Q均为200左右;福州盆地与永泰——梧桐地段地壳平均Q也明显偏低,且福州盆地中部Q仅120—150,为全区最低值,低Q区与温泉分布和断裂位置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6.
岩浆分离结晶作用过程微量元素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岩浆分离结晶作用中微量元素系统反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反演计算中极小化问题的求解,反演所需要的优选模式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反演的计算机程序,利用模拟数据和实测数据检验了方法和程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7.
邱一平  付博 《岩土力学》1990,11(3):63-70
本文进行了不同级配的混凝土圆柱体试样的声弹性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通过试验得出不同级配混凝土试样的纵波波速与其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弹性波幅的衰减与材料的密度和尺寸有关。  相似文献   
118.
赵林  邱国庆 《冰川冻土》1991,13(2):177-180
  相似文献   
119.
本文论述在新形势下地震台站体制、任务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认为地震台实行地震监测、科研、预报三结合和将单一观测型台站转化成观测--科研型台站系我国地震台站的发展方向。文中结合牡丹江等地震台的实践对三结合地震台站建设的实施办法和管理体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0.
基于动恣规划的整体影像匹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像匹配是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的基础。考虑到多条核线上的匹配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整体影像匹配方法,构造了一种新的立体匹配模型,并将该模型转化成为简单的一维动态规划模型,采用对角线的方法划分阶段,用视差较和相关系数来构造阶段的代价函数,从而得到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整体最优匹配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