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17篇
地质学   442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化学蚀变指数(CIA)是判断源岩风化程度的化学指标。通过分析黔东北地区苗哨溪剖面两界河组的CIA特征,为讨论其古气候特征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依据。结果表明,两界河组CIA值介于55. 48~89. 33之间,均值为72. 49,除极个别数值为55. 48、89. 33之外,其它数值皆介于65~75之间,指示两界河组具有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特征。通过综合分析两界河组岩石组合、沉积构造及古气候特征,认为两界河组为间冰期沉积。在此基础上,结合最新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认为其可与富禄组中上部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32.
The Dachang superlarge Sn-polymetal deposit in Guangxi, China, is one of the largest tin deposit all over the world. However, this deposit has long been in debate as to its origin. One of the opinions is that the Dachang deposit was formed by replacement of hydrothermal solution originating from Yanshanian granites, and the other is that this deposit was formed by submarine exhalation in the Devonian.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new isotopic geochronology data obtained with the 40Ar-39Ar method for quartz and sanidine from massive ore in the No. 91 and No. 100 orebodies. Analytic results show that the No. 91 orebody was formed at 94.52±0.33 Ma (the plateau age obtained with the 40Ar-39Ar method for quartz) or 91.4±2.9 Ma (the plateau age obtained with the 40Ar-39Ar method for feldspar), while the No. 100 orebody was formed at 94.56±0.45 Ma (the plateau age obtained with the 40Ar-39Ar method for quartz), suggesting that both the No. 91 and the No. 100 orebodies were formed at the Late Yanshanian instead o  相似文献   
833.
以沁水盆地南部山西组高阶煤储层压裂缝的地质模型为依据,对常规储层压裂缝导流能力的计算模型进行修正,建立起适合高阶煤储层水力压裂填砂裂缝导流能力的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沁水盆地南部压裂施工工艺及煤储层力学特征,结合支撑剂在牛顿力学中的沉降理论,进行了填砂裂缝的导流能力计算,分析了影响因素,评估了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压裂缝中砂分布是分区的,且各区域的导流能力不同;缝长和缝宽越小,砂分布越均匀,单层砂重越大,则导流能力越强;导流能力与气井产能呈正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对于优化施工参数、获取最佳导流能力、提高煤层气井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4.
为确定小西南岔铜金矿床的成矿时代,对北山矿段新发现的含辉钼矿石英脉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同位素测年.空间上,含辉钼矿石英脉与相邻铜金矿体平行,它们受相同的构造体系控制;钼矿石中金属矿物以辉钼矿为主,并明显被黄铜矿和黄铁矿沿裂隙、晶隙充填交代,根据不同矿物间的交生关系,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认为,该辉钼矿石英脉是该区大规模铜金矿化的早期阶段产物.在此基础上,对6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的模式年龄为109.2±3.4 Ma~110.8±4.0 Ma,平均年龄为109.9±3.9 Ma,等时线年龄为111.1±3.1 Ma,与该区燕山晚期花岗岩类最新测年结果具明显的耦合关系,为小西南岔矿床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形成时限.综合辉钼矿中低的Re含量、成矿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以及精细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认为,该区大规模铜金矿化主要发生于燕山晚期,成矿构造环境为伊泽奈崎板块向古亚洲大陆边缘俯冲造成的岩石圈伸展背景下的活动陆缘环境,成岩成矿物质具深源特征,主要来自上地幔.   相似文献   
835.
国内出境旅游市场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境旅游是中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近年来,中国的出境旅游取得了巨大发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出境旅游市场的研究已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以出境旅游的内涵为出发点,从出境旅游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市场特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内自2000年以来的出境旅游市场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当前国内在出境旅游市场研究内容、研究区域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不足,以期为中国出境旅游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6.
我国水土流失典型区土壤表土结皮敏感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程琴娟  蔡强国  马文军 《地理研究》2008,27(6):1290-1298
表土结皮是降雨与土壤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某一土壤是否结皮、结皮的敏感程度如何,取决于该土壤的性质及所处地区的降雨情况。我国广泛分布着多种理化性质迥异的土壤,尤其是黄土、紫色土、红壤和黑土分布在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但是,土壤发育表土结皮的敏感性很少见报道。本文通过分析模拟降雨试验结果及前人研究结论,提出了影响表土结皮发育敏感性的3个关键因素,并基于此对我国四大水土流失典型区土壤表土结皮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细颗粒,尤其是粉粒是表土结皮发育的物质基础;团聚体稳定性是表土结皮发育快慢及程度的决定因素;高强度降雨是表土结皮发育的必要条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极易发育表土结皮,四川紫色土区土壤发育表土结皮的概率大,南方红壤区除花岗岩、页岩外其他母岩上发育的土壤很难发育表土结皮,东北典型黑土不发育表土结皮,而非典型黑土易发育表土结皮。  相似文献   
837.
荷载作用下土体气压劈裂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文君  刘松玉  章定文 《岩土力学》2011,32(7):1951-1956
采用自行研制的模型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喷气压力和上覆荷载下土体的气压劈裂室内模型试验,分析了喷气压力和上覆荷载对土体气压劈裂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向土体中喷入高压气体能在土体中产生裂隙,裂隙可加速超静孔隙水压的消散;喷气结束时裂隙宽度达到最大值,喷气结束后裂隙不完全闭合,残余裂隙宽度为裂隙宽度峰值的1/100。对比不同喷气压力和上覆荷载作用下气压劈裂试验结果发现,气压劈裂影响范围与裂隙宽度均和喷气压力与上覆荷载大小密切相关,其中喷气压力对气压劈裂影响范围与裂隙宽度的影响更为显著;气压劈裂影响范围与喷气压力呈双曲线相关关系,裂隙宽度与喷气压力呈线性正相关关系;气压劈裂影响范围随上覆荷载增加而减小,裂隙宽度与上覆荷载呈线性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38.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地貌与缝洞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蜀南地区茅口组古岩溶地貌形态对缝洞系统的发育起着控制作用。在恢复茅口组古地貌的基础上,根据上二叠统在区域上的分布厚度、风化壳表面侵蚀特征和茅口组地层保存程度,将茅口组顶部古岩溶面划分为岩溶台地、岩溶坡地(又分为西部陡坡带和北东部缓坡带)和岩溶盆地3个二级地貌单元;研究了各地貌单元和缝洞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岩溶台地岩溶水以垂向渗流为主,风化剥蚀强烈,形成垂向的溶缝、溶洞常被泥质等充填,横向连通性弱;岩溶陡坡、岩溶台地和岩溶陡坡过渡带岩溶作用最强,溶孔、溶洞发育,且充填程度低,缝洞系统最为发育,是有利的勘探区带;岩溶缓坡水流速度慢,岩溶作用周期长,溶蚀空间易受充填,不利于缝洞保存;岩溶盆地岩溶发育最弱,储集性能差,是不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839.
汶川8.0级地震陡坎(北川以北段)探槽的记录特征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汶川8.0级地震在龙门山中央断裂(北川-映秀断裂)上形成了长度约240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同时在前山断裂(灌县-江油断裂)上形成了长约72km的地震地表破裂带。我们在中央断裂北段(北川以北)的地震陡坎上开挖探槽,揭露了本次地震的构造变形特征,同时通过对探槽内所揭露地层的相互关系的讨论,以及邻近区域内地貌面的对比,认为该段断裂在本次汶川8.0级地震之前可能还存在一次震级相当的地震事件,其发生时间至少早于该区域内T1阶地形成的最新年龄3000 a  相似文献   
840.
盘北-水城矿区上二叠统龙潭组和汪家寨组煤资源具有高镜质组、中高硫、中高灰、中低挥发分、高灰熔性和相对富氢(相对于相同煤级)的特性,其煤岩组成、硫含量、灰分等主要受聚煤期三角洲-滨岸沉积体系控制,煤的挥发分产率、碳氢比等主要受到煤变质作用的影响。区内化工煤资源丰富(主要为焦化煤和气化煤),焦化煤资源丰富且集中,而液化煤稀少但相对集中。建议在盘北-水城矿区规划3个煤化工基地:水城煤焦化基地、水城煤直接液化基地、盘北煤焦化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