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6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609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针对海洋模拟平台接触式测量方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海洋移动式平台"水池模型试验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实时异步触发同步抓取图像功能的实现及两步法标定过程.该方法基于机器视觉原理使用双 CCD 进行平台的运动监测,利用标定内外参数来重构物体空间坐标,并由此分解浮体六自由度运动的信息.最后给出了测试结果.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分析精度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32.
933.
微区原位分析以高空间分辨率和微量分析为核心,结合同位素地球化学的分析技术,满足了地质过程描述中对时间、物质来源、成因环境的识别需求。该文介绍了微区原位分析技术特点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应用的基本原理。以锆石U-Pb定年为例,回顾U-Pb同位素测年的技术发展,介绍了SHRIMP技术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学研究的需求,提出了未来微区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34.
针对境外典型区域精细化三维建模数据获取与产品制作技术难点,本文设计归纳出一种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精细化三维建模方法。选取迪拜市中心城区为试验区域,以WorldView-3、GeoEye-1等主流高分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以互联网众源影像为辅助数据源,利用卫星影像精准定向精化的RPC参数及生成的精准几何信息(DSM/DOM),完成区域内主要建筑物的三维模型生产制作,并形成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三维建模原型系统,满足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与维护更新工程,快速制作符合精度和精细度要求的三维数字模型的需要。  相似文献   
935.
针对单个三分量磁传感器的定位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单个三分量磁传感器的定位理论模型,并对系统可观测性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基于磁性目标的点源磁偶极子等效性,将定位过程中的目标视为匀速运动,推导得到了单个三分量磁传感器的定位理论模型。基于该定位模型,利用批量的观测数据对目标运动状态参数进行估计。对于系统可观测性问题,通过考察 Fisher 信息矩阵的奇异性,严格证明了单矢量磁传感器的定位系统的不可观测性。根据现实应用情景,推导了在部分先验条件已知下的可观测性,得到以下结论:1)单个三分量传感器定位模型是不可观测的;2)在部分先验已知的条件下,系统是可观测的。 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本文结论的正确性,为接下来采用单个三分量传感器对汽车、水面舰艇等一些低动态运动目标的跟踪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36.
对中国石油大学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尾标定位系统的组成及运行原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介绍了该尾标定位系统在海洋拖缆作业中的应用,包括其核心软硬件的设计和主要工作流程.通过陆上模拟实验,对其电台传输距离和稳定性及定位精度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尾标定位系统能够连续稳定地传输数据且能够实现厘米级的相对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实际生产中海上拖缆作业对导航定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37.
针对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观测值质量较差、复杂多变的动态环境带来多个粗差,从而严重影响解算结果的精度及可靠性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历元间变化量的多粗差探测新方法。由于无人机RTK的采样率一般较高,前后历元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所以本方法通过历元间差分进行初步探测,之后运用高精度历元间变化量的先验信息进行抗差卡尔曼滤波,并且本文对粗差和周跳进行区别处理,从而保证即使在多周跳多粗差的情况下,依然保证滤波器的稳定性。通过中海达自主研发的后处理软件UAV-PPK,对多组实测数据进行模拟实时RTK及后处理PPK解算。结果显示,该方法通过历元间变化量的约束,可有效地对多粗差进行探测,防止发生跳变,从而为无人机实时RTK及后处理PPK提供连续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位置信息。  相似文献   
938.
This paper presents a spatially distributed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system for estimating shallow water bathymetry from optical satellite images. Unlike the traditional global models that make predictions from a unified global model for the entire study area, our system uses locally trained SVMs and spatially weighted votes to make predictions. By using IKONOS-2 multi-spectral image and airborne bathymetric LiDAR water depth samples, we developed a spatially distributed SVM system for bathymetry estimates. The distributed model outperformed the global SVM model in predicting bathymetry from optical satellite images, and it worked well at the scenarios with a low number of training data samples. The experiments showed the localized model reduced the bathymetry estimation error by 60% from RMSE of 1.23 m to 0.48 m.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global model that underestimates water depth near shore and overestimates water depth offshore, the spatially distributed SVM system did not produce regional prediction bias and its prediction residual exhibited a random pattern. Our model worked well even if the sample density was much lower: The model trained with 10% of the samples was still able to obtain similar prediction accuracy as the global SVM model with the full training set.  相似文献   
939.
海岸线变化对海岸带生态环境改变、滨海土地侵蚀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海岸线的提取和监测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数字化海岸线分析系统(DSAS,Digital Shoreline Analysis System),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的海岸线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取1985-2015年6期的Landsat影像,发现近30年来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地区海岸线均呈现显著的向海方向扩张的趋势,且增长速率逐渐加快。黄河三角洲的终点变化速率(EPR,End Point Rate)约为73.0 m/a、线性回归速率(LRR,Linear Regression Rate)约为75.5 m/a,黄河港-大咀沟增长速度最快(129.2 m/a),受黄河泥沙输送的影响,黄河口和老黄河口岸线的几何形态呈现平滑的变化趋势;莱州湾岸线的EPR和LRR约为139.5 m/a和144.3 m/a,淄脉河河口-白浪河河口段增长速度最快(197.6 m/a),岸线变化较为显著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港口、圈海堤坝、海水养殖等的地方。DSAS模型在海岸线定量化分析中具有显著优势,利用EPR和LRR指标能够科学有效地模拟岸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速率。  相似文献   
940.
大直径单桩风机基础冰荷载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海斌  黄焱  李伟 《海洋工程》2018,36(2):83-91
针对渤海某海域以单桩结构为支撑的海上风电系统,对大直径直立桩风机基础进行了一系列静冰载荷模型试验研究。首先,针对目标海域海冰调研结果确定多个冰速工况,对3 MW及4 MW装机功率对应的两种不同直径的单桩基础开展静冰载荷模型试验;随后在试验现象及试验结果的分析中重点关注了冰排在大直径结构前的破坏模式及破坏特点;最终,通过对比模型试验冰力极值试验结果与多规范冰载荷计算结果,确定大直径直立桩静冰载荷计算规范的合理选择,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直立桩静冰载荷计算方法进行了经验参数修正。得出的相关结论可为渤海海域大直径单桩式风机基础冰载荷的工程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