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5篇
  免费   335篇
  国内免费   312篇
测绘学   151篇
大气科学   106篇
地球物理   280篇
地质学   609篇
海洋学   205篇
天文学   21篇
综合类   118篇
自然地理   7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利用1961—2008年NCEP/NCAR全球月平均海表温度(SST)与风场再分析资料和宁夏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宁夏19个观测站的5月降水资料,采用EOF分解、相关普查和距平合成方法,分析了宁夏5月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和前期1-4月全球SST与宁夏5月降水的相关关系,寻找出SST影响降雨的显著相关区。结果表明,宁夏5月降水的EOF第一主分量的方差贡献率接近75%,时间系数分布总体略呈凸型。前期SST和5月降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正相关区主要在赤道东太平洋海区、赤道印度洋海区和中大西洋海区以及阿拉斯加南部附近的海面,而显著负相关区的面积较小。2月达到90%以上置信度的相关格点数最多,4月最少。降水偏多、少年对应的SST距平合成场具有相反的特征,正、负距平中心的位置基本一致,与对应各月的相关显著区大部分重合,降水偏多年的正相关对应正距平中心,负相关对应负距平中心;降水偏少年则相反,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62.
通过对台风莫拉克 (0908) 影响范围内的33座测风塔观测资料的分析可知:台风莫拉克越靠近陆地,风场的非对称性越明显,其行进方向的左侧测风塔风向呈逆时针旋转,右侧测风塔风向顺时针旋转。在远离台风莫拉克的地方风向稳定,湍流强度变化较平稳;在台风莫拉克登陆点附近,风向、风速和湍流强度均会出现突变。台风莫拉克影响期间,湍流强度与风速的关系未出现IEC标准曲线那样随风速增大稳定减小,其I15达B级和A级及以上的平均湍流强度会在风速7~17 m·s-1形成一个峰值;无论南风或北风,风速越大,各层湍流强度差异趋于减小,同等风速、高度的湍流强度偏南大风均大于偏北大风。位于台风莫拉克登陆点北侧测风塔湍流强度随风速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最终各高度全部超过IEC标准A级曲线,而位于南侧测风塔湍流强度随风速的变化比北侧小,并随风速增大趋于标准A级曲线;另外北侧测风塔湍流强度大于南侧,且各高度偏北大风湍流强度之间的差异比南侧相应风向明显,表明北侧垂直方向的扰动更强。台风莫拉克阵风系数为1.2~1.7,其随高度变化与地形有关,一般情况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不符合随高度升高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963.
王海宾  邵玲玲 《气象科技》2012,40(6):933-937
在气象部门自动站资料存储实现中,大型数据库系统如ORACLE、SQL SERVER等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应用,不过目前存储的自动站数量都较少,数据库性能容易保持.在区域级或者省级气象业务中,自动站的数据量非常大,且数据量不断快速增长,需要对自动站数据的存储进行重点设计.2009年,为服务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设计实现了基于ORACLE 10 G的长三角自动站数据库系统,系统实时处理长三角地区的自动站资料并入库,极大地扩展了资料的共享度.重点介绍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事件驱动入库处理、自动站核心大表设计、索引实现,以及SQL语句的查询优化原则等.  相似文献   
964.
高温高压下杂质离子对水晶电导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质离子往往是影响水晶电导率的主要因素。在2.0GPa和823~1123K的条件下,借助交流阻抗谱法在10-1~106Hz频率范围内,就位测量了水晶Z轴方向的电导率,并用LA-ICP-MS测试了水晶中杂质Na、Al的含量。通过Arrhenius关系拟合,得出2.0GPa和823~1123K条件下水晶的活化焓和指前因子。发现水晶中杂质Na、Al的含量彼此正相关,水晶电导率与晶体中Na含量正相关,且指前因子亦与水晶中杂质Na、Al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5.
兴隆沟金矿区位于天山—兴安地槽褶皱系,吉林优地槽褶皱带,吉林复向斜,双阳—磐石褶皱束南东段,辉发河深大断裂北侧槽区边缘。为金及多金属的重要成矿区。文章通过对构造运动、岩浆岩分布特征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的研究,指出了构造、岩浆活动在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文中分析的岩浆岩与构造作用,对扩大矿区的找矿规模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66.
笔者通过大量的岩心观察、测井及录井资料的研究,结合粒度分析,对齐家北地区泉四段沉积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共识别出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两个亚相和水上分流河道、天然堤、分流河道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河口坝、远砂坝等7个微相。通过对研究区内泉四段7个含油小层的平面展布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的深入研究,并结合泉四段砂体的含油气性分布特征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油气分布明显受控于沉积微相的展布;水下分流河道由于具油源近、储集物性较好而成为最有利的油气聚集相带;河口坝、水上分流河道是油气富集的较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967.
韩权  李娟  杨晓慧  单露  霍燕燕 《岩矿测试》2009,28(5):491-493
合成并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鉴定了氟代吡啶偶氮氨类新试剂5-(5-氟-2-吡啶偶氮)-2,4-二氨基甲苯(5-F-PADAT),并研究了该试剂与钯显色的反应。结果表明,在0.32~3.84 mol/L高氯酸溶液中,试剂与钯形成1∶1的紫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6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4.84×104L.mol-1.cm-1,钯的浓度在0~2000μg/L符合比耳定律。方法选择性好,大量常见金属离子不干扰钯的测定,操作简单,应用于矿样和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  相似文献   
968.
塔贝尔凹陷是塔木察格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位于蒙古国东部,向北延伸进入中国境内,与中国的海拉尔盆地同属一个构造单元。塔贝尔凹陷是塔木察格盆地早白垩世由高角度不整合面所限定的一个区域性(二级)的沉积层序构造单元,其内可划分出4个三级层序和数个四级、五级的层序单元。整体上显示为四套从水进到水退的沉积旋回,可识别出扇三角洲、湖泊—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湖泊—三角洲等三套沉积相组合。构造、气候、古地貌、物源供给及湖平面的变化等各地质要素之间配合严格控制着凹陷内部层序的构成及其充填响应模式。不同的同生断裂组合模式及其构造参量的变化明显对内部砂体的富集起到再分配、再沉积作用,特别是"人"字型、"之"字型类断裂组合系统,其形成的局部"断角式"富砂模式,易形成良好的圈闭,是有利的勘探方向。构造沉降过程等分析揭示了沉积凹陷经历了三次沉积速率变化的演化旋回,即三个不同的沉降阶段。分别为早白垩世早期的缓慢加速沉降阶段、早白垩世中期的快速沉降阶段和早白垩世晚期的快速—缓慢沉降阶段,这三个阶段的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160m/Ma、205m/Ma和120m/Ma。规模不等的构造沉降严格控制着砂体分散体系在四维空间的展布。  相似文献   
969.
松辽盆地东南缘的三台地区营城组火山岩分布广泛,其中一部分为珍珠岩。通过岩石薄片鉴定,挑选了三台地区北山上的6块珍珠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及稀土元素分析测试。珍珠岩的主量元素组成表明,它们与流纹岩成分相当,具有高SiO_2、较高(NaO_2+K_2O)、低TiO_2和低CaO含量,属于铝饱和-弱过饱和的钙碱性系列。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以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强烈为特征。在不相容元素蛛网图上,珍珠岩相对于洋脊花岗岩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而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Sr、Nb、Y。在Nb-Y和Rb-(Y+Nb)判别图上,它们分别落入板内和火山弧区。这些结果显示,所研究的珍珠岩应为类似弧后盆地的引张环境。  相似文献   
970.
西天山艾肯达坂组中粗安岩和粗面岩富碱(Na2O+K2O8%)、高铝(Al2O313.5%)和低钛(TiO21.31%),具有典型橄榄安粗岩系火山岩的岩石化学特征。两类钾质火山岩的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差异显著:粗安岩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具有较高的Sr/Y(29~49)比值和相对较低的(87Sr/86Sr)i(0.7044~0.7045);而粗面岩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的富集程度明显减弱,甚至出现了Sr强烈亏损的现象,它具有较低的Sr/Y(1.74~2.50)比值和相对较高的(87Sr/86Sr)i(0.7060~0.7080)。研究结果显示,艾肯达坂组中粗安岩和粗面岩均是后俯冲岩浆作用的产物,但它们分别形成于俯冲演化的不同阶段:粗安岩是后俯冲伸展阶段形成的典型橄榄安粗质碱性基性火山岩,它是富集地幔低程度(熔融程度低于5%)部分熔融的产物,其熔融相以角闪石为主,在残留相中存在着大量的石榴石,因此它具有较高Sr/Y比值;而粗面岩则是后俯冲挤压阶段形成的长英质的碱性火山岩,它是年青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其形成时间早于粗安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