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64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60篇
地质学   191篇
海洋学   61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冰碛物覆盖型冰川边界的自动识别是冰川遥感监测的难点,综合遥感图像和DEM等多种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改进的半自动集成分类方法.该方法选择NDSI、NDVI作为分类指标,通过栅格DEM反演地表现象,并利用处于热红外波段的TM6探测地物的热辐射差异,应用栅格图像和GIS进行邻接空间分析,将冰川及冰碛物覆盖型冰川进行区别和分类.选择我国典型的季风海洋型冰川区——贡嘎山地区大量冰碛物覆盖的贡巴冰川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分类结果.该方法比Frank Paul提出的方法更适合于我国海洋型冰川的遥感研究,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2.
印度西部洋陆过渡区位于上印度扇,处于印度板块、阿拉伯板块和欧亚板块交汇处,周缘发育多种板块边界类型,构造特征复杂.前人对该区域的构造性质及演化的研究较少,其内部一级构造的地壳性质认识存在争议.本文在对地震资料构造解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印度扇近海盆地、默里脊系统和拉克西米山脊的断裂样式、断裂组合以及盆地结构特征,揭示印度西缘的洋陆过渡区为发育向海倾斜反射层(SDRs)和下地壳高速体(HVZ)的火山型被动陆缘.其中,印度扇近海盆地的断层多构成地堑、半地堑和地垒组合,地壳性质为减薄陆壳;默里脊系统表现为右行张扭性质,以小默里脊为界,以西为正在低速扩张的洋壳基底,以东为减薄的陆壳;拉克西米山脊地壳性质则为减薄的陆壳.印度西缘的洋陆过渡区的形成与白垩纪以来马达加斯加板块、塞舌尔微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的多期裂解事件,以及多个热点导致的岩浆事件有关.此外,运用2DMove软件进行了平衡剖面恢复,揭示了印度扇在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古-始新世初始伸展断陷期、渐新世-早中新世稳定沉积期、中-晚中新世张扭断陷期和上新世以来的热沉降期4个构造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43.
The East Asian geological setting has a long duration related to the superconvergence of the Paleo‐Asian, Tethyan and Paleo‐Pacific tectonic domains. The Triassic Indosinian Movement contributed to an unified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in in East Asia. The later ophiolites and I‐type granites associated with subduc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Plate in the Late Triassic, suggest a transition from passive to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s. With the presence of the ongoing westward migration of the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Zone, the sinistral transpressional stress field coul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traplate deformation in East Asia during the Late Triassic to Middle Jurassic, be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E‐W‐trending structural system controlled by the Tethys and Paleo‐Asian oceans to the NE‐trending structural system caused by the Paleo‐Pacific Ocean subduction. The continuously westward migration of the subduction zones resulted in the transpressional stress field in East Asia marked by the emergence of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Plateau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Andean‐type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from late Late Jurassic to Early Cretaceous (160‐135 Ma), accompani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a small amount of adakites. In the Late Cretaceous (135‐90 Ma), due to the eastward retreat of the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Zone,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 was replaced from sinistral transpression to transtension. Since a large amount of late‐stage adakites and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es developed, the Andean‐type active continental margin was destroyed and the Eastern North China Plateau started to collapse. In the Late Cretaceous, the extension in East Asia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eastward retreat of the Paleo‐Pacific subduction zones. Futhermore, a significant topographic inversion had taken place during the Cenozoic that resulted from a rapid uplift of the Tibet Plateau resulting from the India‐Eurasian collis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Bohai Bay Basin and other basins in the East Asian continental margin. The inversion caused a remarkable eastward migration of deformation, basin formation and magmatism. Meanwhile, the basins that mainly developed in the Paleogene resulted in a three‐step topography which typically appears to drop eastward in altitude. In the Neogene, the basins underwent a rapid subsidence in some depressions after basin‐controlled faulting, as well as the intracontinental extensional events in East Asia, and are likely to be a contribution to th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相似文献   
144.
李玲玲  李玉林  高翔 《地下水》2018,(5):118-120
我国地勘行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高等职业教育地质类专业应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灵活地设置与调整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然而,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建设过程中,内涵建设欠缺,专业特色不足,同质化现象突出,专业与产业缺乏有效衔接。因此,应根据地勘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专业转型建设之路,树立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建设新理念,提升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5.
采用常规热压法制备出了一种分层复合型结构的金刚石钻头,该钻头对岩层的适应性大,具有一定的广谱性。经与普通型钻头对比试验发现,分层复合型结构钻头钻进速度大大提高,同时钻头使用寿命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6.
新疆蒙其古尔铀矿床成矿流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对新疆蒙其古尔铀矿床成矿流体中的包裹体、酸解烃和镜质体反射率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主要为层间含氧含铀水和还原性烃类;石英裂隙中存在的流体包裹体主要是次生的富液盐水包裹体和液烃包裹体。测得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50~67℃,平均66℃;w(Na Cleq)为1.40%~14.04%,平均4.49%;成矿流体密度为0.98~1.04 g/cm3,平均1.01 g/cm3;说明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流体,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甲烷等烃类参与了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47.
将地理信息与水产资源相结合,为水产养殖业提供一个直观的、可视化的地理信息展示和管理服务平台。综合应用Geoserver,Openlayers,J2EE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水产信息和相关专题地图的数据采集、管理、服务发布以及在线浏览、查询、空间分析、统计分析等功能。  相似文献   
148.
在分析了多种WebGIS软件符号库性能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LD技术制作地图符号库的方法,通过Ja-va语言编程实现了点、线、面状符号的扩展,并验证了通过该符号库可以完成地图专题图的制作以及符合OGC规范的WMS服务发布功能。  相似文献   
149.
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及其与构造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东半岛是中强地震活动较多的地区,除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外,这一地区还记录了≥5级地震19次.区内中强地震分布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基本上局限于地震活动条带及其网格的结点部位,空间分布上与金州断裂、鸭绿江断裂等NE-NNE向断裂及其共轭的NW向构造一致,且多发于2组构造交会部位的构造盆地或偏于NW向的构造带附近.NE-NNE向和NW向断裂是在现今NEE向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对平移走滑性质为主的共轭剪切破裂面,NE-NNE向断裂属于继承性破裂,规模大,对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具有控制作用;NW向断裂多属于新生破裂,其规模通常同与其交会的NE-NNE向断裂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受到了NE-NNE向断裂的控制,但其发震构造基本上是NW向断裂,同时,与NW向断裂的规模相关联,中强地震活动存在由N向S、由W向E逐渐减弱的变化规律,地震强度大致从7 ~7.5级降为5.5 ~6级.  相似文献   
150.
三峡库区巫山县望霞危岩体于2010年及2011年两次发生大面积变形破坏,采用全站仪、裂缝位移、GPS等方法对危岩体进行了长期的变形监测,并通过地质基础的调查、监测方案的设计、监测数据的处理、宏观现象的分析,两次成功地对危岩体的垮塌变形实现了预警预报,避免了重大伤亡。研究结果显示,危岩体具有渐变和突变两种类型,在不同的变形阶段应采用相应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应以地质调查为基础,以监测危岩体关键部位为原则,监测数据的分析要密切结合宏观现象,从后缘、崖壁、崖底全面把握危岩体变形趋势。提出危岩体的监测应做到"详调查、细部署、观现象、握趋势、准预报"5原则,即"望霞经验"。"望霞经验"可以为危岩体的监测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