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7篇
  免费   254篇
  国内免费   510篇
测绘学   125篇
大气科学   188篇
地球物理   339篇
地质学   802篇
海洋学   358篇
天文学   44篇
综合类   128篇
自然地理   2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120篇
  2017年   89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王闪  彭清山  程琦  周亮  高能攀 《测绘通报》2013,(11):106-108
针对工程设计和规划数据管理工作中,需要将AutoCAD矢量数据与WebGIS系统所发布的地图进行叠加分析的应用需求,提出了利用ArcObjects/ArcGIS Server实时发布AutoCAD矢量数据的新方法,满足了WebGIS平台下工程设计人员对矢量文件进行实时审查的需求。工程应用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高效实现AutoCAD矢量数据的实时在线发布。  相似文献   
992.
????OKADA??????????????????????????????????????????????α???????????????????????α??????????????????????????,??????????,???????α?????-109.7 cm??????????????????α????19.2 cm??????????????????????????????????????α?????-51.4 cm????????????,????α?????98.5 cm???????????????????????????????????????α?????-66.5 cm?????????????????????α????25.8 cm????????????α?????????????????????????????????????α????????????????????????????????????????????  相似文献   
993.
在吸收历史地震研究、历史政区地理研究等多方面成果基础上,基于历史有感地震记载特点,探索了历史有感地震目录的编制原则,给出了地震日期、震中位置、震级的确定方法。以《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等为依据,编制了公元前618年-公元1949年期间中国境内3≤M<443/4级历史有感地震目录9 121条。目录数量为中国同期文字记载的43/4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7倍多,比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最早的同类目录早1 695年,约占全球同期M≤4.5级有感地震目录的2/3。  相似文献   
994.
提出用样条有限点法计算拱的横向振动和纵向振动的最小频率。用3次B样条函数的线性组合模拟拱自振时的位移振型函数,根据Hamilton原理推导出了拱结构自由振动频率方程。通过实例验证了样条有限点法计算效率高、精度高、计算格式简单,较有限元法具有很大优越性。计算分析了轴向变形对横向振动最小频率的影响,提出了临界矢跨比的概念。考虑轴向变形时不仅频率系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同时它的变化规律也与原来不同。当结构的矢跨比小于临界矢跨比时,横向振动最小频率较不计轴向变形时减小,随着矢跨比的增大逐渐增大;当结构的矢跨比大于临界矢跨比时,横向振动最小频率较不计轴向变形时增大,随着矢跨比的增大逐渐减小。由此给出了目前广泛使用的横向振动最小频率曲线的适用范围,同时建立了纵向振动频率计算用曲线。  相似文献   
995.
对重组表达的海洋生物抗菌肽对虾素3-2进行亲和层析纯化,以海藻酸钠为壁材,采用凝聚法制备了重组抗菌肽海藻酸钠微囊,以微囊的形态和包封率为指标优化制备工艺,对制备的微囊进行体外释放特征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氯化钙浓度为1.5%,海藻酸钠浓度为2.0%时,制备的微囊为完整的球形,冷冻干燥后的直径约为1.1 mm,包封率为83.87%。微囊在模拟胃液(pH 2.0)中2 h左右释放量趋于稳定,释放量低于14%;微囊在模拟肠液(pH 7.8)中不断释放,5 h时释放量达98%,表明微囊具有良好的肠溶性而可以抵抗胃液的破坏,可以用作重组抗菌肽缓释/控释制剂,为抗菌肽在水产病害防治过程的口服给药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地震波及震相到时数据,经地震精定位及震中位置归一处理,给出了冀鲁豫交界地区地壳介质的微动态变化过程.结果显示,该区中等地震前部分台站记录丛集地震P波走时差滑动平均值出现中短期负异常,即地壳介质速度升高,显示出不同方位地壳介质承压状态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97.
本文利用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探讨贺兰山中、晚奥陶世的构造环境。贺兰山中段奥陶系米钵山组砂岩的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砂岩的siO2平均含量为81.3%;A120。/Si02值0.07~0.11,平均值为0.08;K20/Na20值变化较大,最大60.7,一般介于4.79~7.81;Fe2O3+MgO含量较低,介于2.1%~2.81%。砂岩微量元素Nb丰度及V/(V+Ni)与Ce/La、Sr/Ba值均较高,说明砂岩沉积于湿热、还原、低盐度环境,具有大陆型沉积特征。砂岩稀土元素富集,含量在116×10^-6~195×10^-6之间,平均值为158×10~;8Eu为0.52~0.58,具显著的负铕异常。这些数据指示了米钵山组具有重力流快速堆积的特征和大量陆源补给,浊流沉积作用是重力流携带陆源物质的主要途径。通过多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分析,显示物源区地质构造具有被动大陆边缘性质。  相似文献   
998.
地震信息网络的安全运行与技术防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地震信息网络覆盖地震监测的各类基础业务技术系统,为确保地震监测技术系统的有序和高效运行,信息网络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采取措施,经过汶川地震考验,完成大量地震数据传输,取得较好实效。  相似文献   
999.
1973-2010年基于RS和GIS的马兰冰川退缩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姜珊  杨太保  田洪阵 《冰川冻土》2012,34(3):522-529
以1973-2010年的RBV、 MSS、 TM和ETM+遥感资料为信息源, 通过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和目视解译方法提取冰川界限, 应用GIS技术分析了位于昆仑山中段的马兰冰帽近37 a冰川面积变化. 结果表明: 1973-2010年马兰冰帽呈退缩趋势, 冰川面积减少了6.04%; 冰川退缩经历由快-慢-快-慢的过程, 近10 a冰川退缩不显著, 体现冰川变化的一个转型时期. 在研究期内, 马兰冰帽南北向退缩690.4 m, 东西向退缩84.29 m. 研究表明: 马兰冰帽退缩的关键因素是气候变暖, 年降水量的增加不能够抵消由夏季温度剧烈上升导致的冰川消融. 此外, 地形条件、 冰川规模都是影响冰川波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In this study, seawater was pumped up from 150, 200, 300, 500 and 1000 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analyzed to make certain what depth should deep-sea water (DSW) be pumped up for medicinal usage. The pumping depth of DSW wa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chemical ingredients. The analyses of inorganic elements an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were performed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and 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UPLC-MS) respectively. The raw data were used for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HCA)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eawater pumped up from 500 m and 1000 m was similar in their chemical ingredients, and was different from the seawater pumped up from other depth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eawater from more than 500 m depth had relatively stable chemical ingredients and could be used as DSW in the South China S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