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16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83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1.
被誉为世界屋脊和亚洲水塔的青藏高原是中国资源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1949年以来,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作为国家战略任务受到高度重视。1949—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简称“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之前,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的科学考察研究历程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① 区域专题科学考察阶段(20世纪50—60年代),该阶段取得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为此后的大规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奠定了基础;② 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阶段(简称“第一次青藏科考”,1973—1992年),该阶段首次开展了大规模多学科的综合考察研究,完成了面积约260万km2的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产生了巨大的科学和社会影响;③ 问题主导的科学考察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包括攀登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水平国际合作等为特征的科学问题主导的科学考察研究,实现了由静态到动态、由定性到定量、由单一学科到交叉学科的里程碑式转变;④ 建制化和团队攻坚的科学考察研究阶段(2003—2017年),这一阶段以2003年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成立为标志,队伍规模化组建,野外台站体系化建成,实验室建设形成规模,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以及第三极环境国际计划等重大项目的实施,汇集了全国和全球开展青藏高原研究的杰出人才,推动青藏高原研究走进世界地学研究的第一方阵,为2017年启动第二次青藏科考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12.
我国的天文底片数字化工作已正式启动,选取高精度的扫描仪是该工作首要和基本的任务。对Epson公司的V750 Pro和10000XL,以及Phase One公司的PowerPhase FX+扫描仪开展了测试,结果表明,PowerPhase FX+具有较高的扫描精度,一方面,该扫描仪扫描方向的稳定性与线阵CCD方向相当,均优于0.5μm;另一方面,通过UCAC3参考星归算结果显示,尽管PowerPhase FX+的照相式扫描会带来像场畸变,但考虑3阶底片模型后,扫描星像的位置精度较高。对于上海天文台佘山40 cm折射望远镜1987年拍摄的M79底片,扫描星像的位置精度优于0.1″。  相似文献   
113.
114.
主要介绍了引绰济辽工程输水工程区平面施工控制网的布设与实施工作,针对长距离供水工程的施工以及隧洞段和管线段对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精度的不同要求,提出了平面施工控制网测量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并分析了成果精度,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15.
116.
随机模拟和随机反演是两种比较常用的较精细的储层预测方法,而变差函数是随机模拟、随机反演的核心技术。以喇嘛甸油田北北二区块SⅢ层段为研究对象,选用300 m×300 m、600 m×600 m、800 m×800 m、1 200 m×1 200 m不同变程变差函数,对随机模拟和随机反演结果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变程对预测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变程的增大,随机模拟砂体结果由离散发展成连续片状分布,而随机反演砂体分布整体趋势一致,只有局部薄层砂体受到较小程度的影响;通过盲井验证,随机反演较随机模拟,其预测的砂体与井点的符合率更高。分析认为,随机反演较随机模拟多了井间地震的约束,减少了砂体分布的不确定性和多解性,提高了井间砂体的预测精度,便于在油田开发阶段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7.
新疆克孜尔水库F2活断层活动特征分析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 新疆克孜尔水库区内F2活断层的活动规律对水库的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对F2断层短水准长序列的观测分析表明:F2断层下盘近40年来持续发生着由南向北的地倾运动。这既影响了短水准高差计算结果,也影响了位错模型水平扭动量和滑动角两个用于评价断层活动性的参数的计算结果,从而使F2断层活动性评价失去客观性。本文通过第1形变监测站人工短水准前尺读数长序列走势分析获得F2活断层下盘测线方向上12米处地倾活动的年变速率(1979-2006)为0.224mm/a,根据库区F2活断层两侧地表沉降速率等值线图确定、验证第1形变监测站上、下盘测线方向上地倾活动年变速率(1991-2002)分别是0.03mm/a、0.07mm/a。对水平扭动量和滑动角的计算和分析表明:F2活断层近10余年来的活动虽与水库蓄水、库水沿活断层下渗、河流改道及地壳运动关系密切,但尚无法认定其活动正在或已经加剧。  相似文献   
118.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on the validation of process-based forest growth and carbon and nitrogen model of TRIPLEX against observed data, and the use of the model to investigate the potential impacts and interaction of climate change and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2 on forest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and carbon budgets in northeast of China. The model valid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ed tree total volume, NPP, total biomass and soil carbon are consistent with observed data across the Northeast of China, demonstrating that the improved TRIPLEX model is able to simulate forest growth and carbon dynamics of the boreal and temperate forest ecosystems at regional scale. The climate change would increase forest NPP and biomass carbon but decrease overall soil carbon under all thre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and CO2 fertilization on the increase of NPP were estimated to be 10–12% for 2030s and 28–37% in 2090s. The simulated effects of CO2 fertilization significantly offset the soil carbon loss due to climate change alone. Overall, future climate change and increasing atmospheric CO2 would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orest ecosystems of Northeastern China.  相似文献   
119.
1982~2006年全球植被生长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 1982~2006年间NOAA-AVHRR获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简称NDVI)数据对全球最近25年来的植被生长的动态变化及其与温度、降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25年间,全球植被生长季NDVI总体上呈显著上升趋势(R2=0.27,P<0.01),尤其在1982~1997年间(R2=0.68,P<0.01); 而在最近的10年(1997~2006年),全球平均生长季NDVI呈下降趋势(R2=0.34,P=0.08).不同地区生长季NDVI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1982~2006年间,热带地区生长季NDVI增加速度最快(R2=0.32,P<0.01),其次为北半球中高纬地区(R2=0.14,P=0.06),而南半球温带地区平均生长季NDVI主要处于波动中(R2=0.04,P=0.31).生长季平均NDVI与气候因子之间相关关系分析表明,北半球中高纬大部分地区植被的NDVI与温度成正相关,说明温度上升对该地区植被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120.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emporal change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for temperate grasslands in China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climatic variables over the period of 1982–1999. Average NDVI of the study area increased at rates of 0.5% yr−1 for the growing season (April–October), 0.61% yr−1 for spring (April and May), 0.49% yr−1 for summer (June–August), and 0.6% yr−1 for autumn (September and October) over the study period. The humped-shape pattern between coefficient of correlation (R) of the growing season NDVI to precipitation and growing season precipitation documents various responses of grassland growth to changing precipitation, while the decreased R values of NDVI to temperature with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implies that increased temperature declines sensitivity of plant growth to changing temperature. The results also suggest that the NDVI trends induced by climate changes varied between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and seas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