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73篇
测绘学   23篇
大气科学   69篇
地球物理   112篇
地质学   209篇
海洋学   58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76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凤凰山花岗闪长岩与凤凰山铜矿床在成因上关系密切,通过对未蚀变花岗闪长岩中的角闪石和斜长石进行岩石学观察及详细的矿物成分分析,并利用角闪石-斜长石矿物平衡温压计反演角闪石、斜长石结晶时的温压条件,进一步探讨花岗闪长岩的形成条件及其成岩成矿意义。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角闪石分子中Si=6.37~7.16p.f.u.(p.f.u.为每单位晶胞),Mg/(Fe2++Mg)=0.63~0.76,Al(Ⅳ)T=0.84~1.63p.f.u.,属于镁角闪石和镁钙闪石。斜长石牌号An变化范围为:23~36,主要为更长石和中长石。通过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的计算,得出早期角闪石结晶压力为446MPa~474MPa,对应的岩体侵位深度为14.72km~15.63km,结晶温度为1 066.39℃~1 070.55℃;晚期角闪石结晶压力为100MPa~191MPa,对应的岩体侵位深度为3.32km~6.32km,结晶温度为784.26℃~822.7℃。综合分析表明凤凰山花岗闪长岩是来自于深部幔源的岩浆沿断裂上侵至中下地壳(约15km),形成深部岩浆房,并发生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随后在构造扰动下,深部岩浆房中的岩浆沿构造薄弱面再次上侵至近地表(3km~6km),经冷凝固结形成的。矿物温压计算结果和区域地层学资料显示,自141 Ma以来,凤凰山矿区遭受剥蚀的主要是地层,岩体以及矿床的剥蚀程度较小,属于保存条件较为完好的成矿系统,而当前凤凰山铜矿勘探和开采深度不足1km,因此,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依据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乡大村涧村的调查成果,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居住区附近影响范围内的边坡三维工程地质力学模型和弹塑性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分析,对单一矸石堆边坡和矸石-岩土混合型边坡,进行计算分析,对比分析了这两种边坡在天然状态下与饱和状态下的安全系数,最终进行了边坡危险性评价。  相似文献   
103.
采用再力花和菖蒲构建湿地床,以考察其对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6个月的连续试验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24 m3/(m2.d)、植物种植密度大于158株/m2的条件下,2种植物存活率均大于93%,说明植物能适应低污染负荷、高种植密度的无土培养环境;再力花和菖蒲湿地床月均去除率分别为:总氮(TN),48.22%~78.53%和43.23%~72.42%;总磷(TP),77.62%~85.67%和58.07%~80.77%。再力花湿地床对TN、TP的净化效果好于菖蒲湿地床;2种植物吸收N、P含量分别占去除总量的比例:N为44.14%、37.75%,P为73.43%、62.05%。湿地床技术可有效去除来水中的TN、TP,通过植物吸收作用累积N、P含量较高,不同种类的植物构建湿地床对污染河水中N、P去除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且硝化反硝化和植物吸收是去除N的主要途径,而植物吸收是去除P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4.
雷电发生发展于地理空间,具有明显的时空特性,因此在地理信息平台的支持下进行各种雷电数据空间及其属性特征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ArcEngine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了雷电数据可视化地图组件(Thunder Map),按照数据定义层、数据功能层以及地图UI层的3层逻辑结构,实现了各种雷电相关数据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可视化表达,并提供了相关数据管理与功能分析的操作接口,为基于地理空间信息的雷电数据处理提供可视化的功能组件支持。  相似文献   
105.
深圳地区中生代火山地层分布区是我国东南沿海浙闽粤港火山活动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沿海地区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地层较有代表性地段,也是研究我国东南沿海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活动的天然博物馆。近期通过野外观察,测制火山地层剖面,进行锆石同位素激光定年测试,对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中生代火山地层的时代提出新的认识,将原划分为上侏罗统高基坪群划分为早—中侏罗世塘厦组(181.8 Ma?)、中侏罗世吉岭湾组(165.8 Ma)、晚侏罗世梧桐山组(156.9~145.6 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七娘山组(146.3~131.0 Ma)、早白垩世官草湖群等。  相似文献   
106.
根据舒城东部地区地下水环境实地调查结果,本文选取78个地下水样,按埋深10m以浅、10m以深进行地下水质量分类评价和污染分析.结果表明:①地下水水质绝大部分为Ⅳ类、Ⅴ类水,地下水污染非常严重,主要污染因素是Fe、Mn、Al、Hg、NO3-和氨氮等.②埋深10m以浅的地下水水质主要是Fe、Mn、Al、Hg、NO3-和氨氮...  相似文献   
107.
近3年来在深圳西部及东部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等地,笔者等参加了地质路线调查研究和取样工作,先后采集了20组岩石同位素定年样品,采用新方法锆石U-Pb定年激光测试法测试,其中获得7个数据集中在1 007~897 Ma,首次发现中-新元古代蓟县纪-青白口纪,并基本可以证实蓟县运动(1 400~1 000 Ma)的存在;对中...  相似文献   
108.
2008年5月12日汶川(31.0°N,103.4°E)8.0级大地震,造成了数十万人员伤亡,震惊世界.对这次8级特大地震,没有做出短临预报,深感愧疚!对这次8级特大地震监测预报工作进行科学总结和反思,震前有否觉察?作者信箱:符干,fugan6618@tom.com  相似文献   
109.
Observational and modeling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Pearl River plume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the southwesterly driven upwelling circulation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summer. After exiting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the discharged freshwater generates a nearly stationary bulge of freshwater near the entrance of the estuary. Forced by the wind-driven coastal upwelling current, the freshwater in the outer part of the bulge flows downstream at the speed of the current and forms a widening and deepening buoyant plume over the shelf. The plume axis gradually shifts offshore of the current maximum as a result of currents induced by the contrasting density at the nose of plume and by the intensified Ekman drift in the plume. In this plume–current system, the fraction of the discharged freshwater volume accumulated in the bulge reaches a steady state and the volume of newly discharged freshwater is transported downstream by the upwelling current. Enhancement of stratification by the plume thins the surface frictional layer and enhances the cross-shelf circulation in the upper water column such that the surface Ekman current and compensating flow beneath the plume are amplified while the shoaling of the deeper dense water in the upwelling region changes minimally. The pressure gradient generated between the buoyant plume and ambient seawater accelerates the wind-driven current along the inshore edge of the plume but retards it along the offshore edge. Along the plume, downward momentum advection is strong near the highly nonlinear source region and a weaker upward momentum advection occurs in the far field over the shelf. Typically, the plume is shaped by the current over the shelf while the current itself is adjusting to a new dynamic balance invoked by the plume-induced changes of vertical viscosity and the horizontal pressure gradient.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is new balance leads to a coherent change in the cross-isobath transport in the upper water column during upwelling.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