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70篇
地球物理   44篇
地质学   110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22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11.
A stratus-sea fog event that occurred over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on 3 June 2011 is investigated using observa-tions and a numerical model, with a focus on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circulation and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Front (SSTF) on the transition of stratus into sea fog. Southerly winds of a synoptic high-pressure circulation transport water vapor to the Yellow Sea, creating conditions favorable for sea fog/stratus formation. The subsidence from the high-pressure contributes to the temperature inversion at the top of the stratus. The SSTF forces a secondary circulation within the ABL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the sink-ing branch of which on the cold flank of SSTF helps lower the stratus layer further to reach the sea surface. The cooling effect over the cold sea surface counteracts the adiabatic warming induced by subsidence. The secondary circulation becomes weak and the fog patches are shrunk heavily with the smoothed SSTF. A conceptual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transition of stratus into sea fog over the Yellow and East China Seas. Finally, the analyses suggest that sea fog frequency will probably decrease due to the weakened SSTF and the reduced subsidence of secondary circulation under global warming.  相似文献   
112.
New observations from buoys and soundings reveal the discrepancies in air–sea interface and in vertical structures between spring (April to May) and summer (July) fogs in the Yellow Sea. Spring fogs are shallow with a robust temperature inversion, dry layer and cold phase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or SAT is lower th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r SST); summer fogs are deep with weaker stability, indistinct fog top and warm phase (SAT?>?SST). Along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conceptual models for the mechanisms of temperature inversion are suggested. The land–sea contrast is responsible for the robust temperature inversion in spring, and the deep southerlies derived from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and the adiabatic sinking from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contributes to the weaker inversion in summer. The dry layer above the sea fog top intensifies the longwave radiative cooling effect to lead to the cold phase in spring fogs. The radiative cooling is weaker in summer fogs resulting in SAT?>?SST.  相似文献   
113.
This review presents some of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sea fog research,including fog climatology,fog structure in the marine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and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forecasting of fog.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tmospheric observational techniques and equipments,new facts about sea fog are revealed.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dissipation of sea fog are further explored with the help of advanced atmospheric models.  相似文献   
114.
根据江苏省石炭-二叠纪煤系的分布、煤炭资源量和煤层的储集条件等煤封存CO2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分别对苏南 煤田、徐州煤田、丰沛煤田煤层封存CO2的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估,认为该区CO2煤层封存具有一定的潜力和前景。评估结果 表明江苏省煤层可存储CO2总量超过3×108 t,其中苏南含煤区可存储CO2容量为8.1×107 t,徐州煤矿区可存储容量近1.5× 108 t,丰沛煤矿区为8.7×107 t。并对各典型含煤区块CO2煤封存前景进行分类 :适合存储区( A 类)、较适合存储区( B 类)和较差存储区(C类)。  相似文献   
115.
基于1961—2012年甘肃省和青海省祁连山区54个气象站逐日气象数据,分析了甘肃省地表湿润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各气象要素对不同区域干湿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近52年,以黄河为界,甘肃东、西部呈现出不同的干湿变化趋势,河东地区趋于干旱,尤其是陇中和陇东部分地区;河西部分区域趋于湿润,尤其是祁连山中部地区.河东变干主要是秋季显著变干,其中9月最突出;河西变湿主要是冬季变湿,尤其是在12月和1月.敏感性和贡献度分析表明,除降水量外,地表湿润指数对空气相对湿度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日照时数,再次是最高温度和平均风速,对最低温度的敏感性最低.近52年地表湿润指数-30%~30%的相对变化量中,降水量的贡献最大,贡献量在-30%~25%;其次是风速,贡献量在-4%~12%,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日照时数以及相对湿度的贡献较小,在-4%~4%.  相似文献   
116.
利用1960—2011年中国566个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对近52年中国的干旱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近52年来,中国存在一条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干旱趋势带,东北、内蒙古中东部、华北、西北地区东部以及西南地区东部趋于干旱,而西北地区西部的北疆地区、青海中部以及西藏中北部等地呈显著变湿趋势;华北地区干旱化主要是夏季趋于干旱引起的,东北和西南地区的干旱化主要是夏、秋季趋于干旱引起的,西北地区东部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春、秋季趋于干旱。东北地区20世纪70年代和2000年后轻旱以上日数较多,60年代干旱日数最少;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90年代最多,60—80年代旱日较少;西南地区东部2000年后干旱日数最多,60—70年代较少;长江中下游地区60年代和21世纪后干旱日数偏多,80年代较少。60年代,易旱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中、西部以及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70年代,西北西部和东北地区是干旱的高发区;80年代,易旱区位于华北、黄淮、内蒙古中西部以及西南东部等地;90年代,易旱区转移到中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黄淮、江淮以及江汉等地是干旱的高发区;进入21世纪后,东北、内蒙古东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东部以及长江中下游的部分地区干旱高发。  相似文献   
117.
利用2003~2008年在京津冀地区观测的146个观测站点土壤相对湿度资料,建立了年变化趋势球冠谐模型。球冠极点为东经115°,北纬38°,球冠半径为5°,球冠模型最高展开至8阶。根据模型,计算并分析了该球冠内土壤相对湿度在10cm、20cm和50cm深度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8.
华北块体中等地震活动平静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累计频度方法,对华北活动地块Ms≥5.5地震前中等地震聚集活动区的地震做了时空扫描,并对平静现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对各Ⅱ级活动地块采用不同的扫描方法.在强震前都表现出明显的增强、平静过程,平静的时间长短与所给定的构造区域有关。本文给出了华北3个Ⅱ级活动地块的发震模式。对各活动地块分别进行了R值检验,表明3个活动地块采用不同的发震模式均具有较高的预报效能。  相似文献   
119.
对华东地区Ms≥5地震活动时间特征研究可知,华东地区的地震活动为群集(丛集)型地震活动。应用灰色系统理论GM(1,1)模型对这种变化进行了拟合和预测,认为目前该区地震处于活动,将持续20多年;又以Ms≥5地震平静时间超过3年为异常背景,提出了该区Ms≥5.5地震发生前的定量预测指标,认为华东地区Ms≥5地震持续平静,对该区5级以上地震的发生时间具有明显的中短期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120.
安徽及邻区平均波速比的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安徽及邻区(29°~36°N,114°~124°E),按1°×1°分成70个区,依据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编制的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地震月报目录,采用单事件多台观测资料,在所分区域里进行平均波速比值的计算,结果在其空间分布图像中显示了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可能与地质构造环境即地质构造所形成的断裂带两侧的介质特性差异有关。计算所得的各区平均波速比对以后波速比值的变化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