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1篇
  免费   2041篇
  国内免费   2830篇
测绘学   962篇
大气科学   1919篇
地球物理   2464篇
地质学   5624篇
海洋学   1548篇
天文学   382篇
综合类   1052篇
自然地理   1311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72篇
  2022年   525篇
  2021年   594篇
  2020年   437篇
  2019年   565篇
  2018年   592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656篇
  2015年   573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694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740篇
  2010年   807篇
  2009年   700篇
  2008年   650篇
  2007年   579篇
  2006年   469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08篇
  2003年   307篇
  2002年   288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288篇
  1999年   378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41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214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08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5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研究流形上的聚类分析,针对基于密度的空间聚类引入了流形概念,提出1种基于流形的密度聚类算法,该方法将流形的概念与聚类相结合,可以适用于样本为复杂分布的聚类。文中通过实例证明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冲绳海槽西北侧大陆架向大陆坡转折处表层沉积物中微型腹足类动物群具有混合的生态特征,这与现代海洋沉积环境并不一致。腹足类动物群中除少数种类为陆坡深海分子,多数种类属内陆架区或近岸浅水分子。因此,动物群主要反映了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低海平面的海洋环境,而少数深海种类的混入应与黑潮暖流在冲绳北端所形成的上升流有关。根据本区腹足类在其他海区的时空分布规律,本文认为在更新世末次冰期,黑潮暖流仍对本区有重要影响,并控制着腹足类的分布。本区腹足类这种混合的生态特征是晚更新世末次冰期以来各种海洋动力环境叠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3.
东海温度锋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异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汤毓祥 《海洋与湖沼》1996,27(4):436-444
根据1934-1988年东海水文观测资料,重点分析东海温度锋的分布特征及其季节变异,并结合近期中日黑潮合作调查研究成果,初步探讨温度锋季节变异和水团演变的关系,所得主要结论是:(1)东海不仅常年存在浙闽沿岸锋,东海北部陆架锋和黑潮锋,而且、春、夏两季,在东海南部还出现一条东海中部出架锋。(2)江海温度锋季节变化的特点是:冬季,锋的宽度和强度皆是表层最强,夏季,表层温度锋仅出现在浙江近岸小范围海域。  相似文献   
84.
As part of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zation to model acoustic bottom scattering during the high-frequency sediment acoustics experiment (SAX99), fine-scale sediment roughness of a medium sand was successfully measured within a 600 /spl times/ 600-m area by two methods: stereo photography and a technique using a conductivity system. Areal coverage of the two methods, representing approximately 0.16 m/sup 2/ of the sea floor, was comparable, resulting in the depi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half-meter wavelength sand ripples. Photogrammetric results were restricted to profiles digitized at 1-mm intervals; sediment conductivity results generated gridded micro-bathymetric measurements with 1- to 2-cm node spacing. Roughness power spectra give similar results in the low-spatial-frequency domains where the spectra estimated from both approaches overlap. However, spectra derived from higher resolution photogrammetric results appear to exhibit a multiple-power-law fit. Roughness measurements also indicate that spectrum changes as a function of time. Application of statistical confidence bounds on the power spectra indicates that roughness measurements separated by only 1-2 m may be spatially nonstationary.  相似文献   
85.
以某25万吨矿石码头工程为例,分别进行了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下,系泊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试验。研究了不同水位、不同船舶载度、不同浪流夹角,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时对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的影响。分析了该码头工程护舷和缆绳的布置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6.
1984-1985年,中国首次南大洋考察队“向阳红10号”调查船,在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域进行海洋综合考察时,用底栖生物拖网采获了许多水螅虫标本,经整理鉴定,发现其中有辫螅属(桧叶螅科)的一个种,形态特异,与该属的已知种均不相同,确认为新种。  相似文献   
87.
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表层沉积物的酸解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表层沉积物的酸解烃分布特征,并佐以热释汞和蚀变碳酸盐的分析。从酸解烃中甲烷含量的低值和C1/(C2+C3)比值,以及乙烯的存在等判断,布兰斯菲尔德海峡沉积物的烃类气体来自于生物成因。  相似文献   
88.
合成了 5种 N,N-二烷基酰胺型表面活性剂 ,并对其所成膜的状态进行了测定。表明当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单独成膜时获得的集油膜为多层膜 ,而当选用合适的溶剂与其配制成溶液以后 ,所成的集油膜则为转变膜或液态凝聚膜。在 5种 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中 ,酰基碳链越长、氮烷基碳链越短则其集油能力越强。应用 N,N-二烷基酰胺类物质配制了 4个配方 ,均具备良好的集油能力 ,并且对原油的集油能力大于对柴油的集油能力  相似文献   
89.
It was found in a previous paper that strong acoustic backscattering from a soft sediment in Eckernförde Bay, Germany, is caused by scatterers buried beneath the sea floor. The scatterers are methane gas voids of nonspherical shape. This paper models backscattering due to such gas voids.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s of oblate spheroids are calculated to approximate those of gas voids. Proper statistical averages are taken to make model/data comparisons. It is found that this single scattering model compares favorably with measured acoustic backscattering data at 40 kHz. In the model, densit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gas voids are derived from limited core data.  相似文献   
90.
晚中生代─新生代南海周缘地块运动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由华南几个盆地的古地磁数据综合而得的反映该区白垩纪以来古纬度变化曲线,结合Schmidtke等(1990)发表的加里曼丹150Ma以来的古地磁数据,表明华南与加里曼丹在40Ma前具有大致相同的古纬度变化史,差异仅出现在距今30Ma前后和10Ma以来。若此趋势可靠,则可作出下列推断:(1)南海的扩张只能发生在距今30Ma附近或10Ma以后华南与加里曼丹反向运动时期;距今30Ma的扩张已被广为接受;(2)华南与加里曼丹之向可能存在的古南海只能在91Ma之前存在;(3)南海演化可能存在两期扩张。南海的拟合可通过沿3500m等深线的先道时针旋转、后北向平移两个步骤完成。这与Hayashida等(1991)提出的日本海张开与扩张模式很相似,提示东亚边缘海的形成和演化可能具有同样的机制。华南距今50Ma以来的古纬度变化与Tapponnier(1982)的传播挤出构造模式所预期的基本吻合,表明距今50Ma以来华南古纬度变化的运动学机制可用Tapponnier模式作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