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6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854篇
测绘学   419篇
大气科学   394篇
地球物理   436篇
地质学   1277篇
海洋学   32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52篇
自然地理   176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17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36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157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951.
河南省桐柏银洞岭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万守全 《物探与化探》2005,29(6):510-514
银洞岭银矿床属变质碎屑岩型银(金)矿床, 其成矿元素含量变化与歪头山岩组地层层序、岩石类型密切相关, 歪头山岩组下部变粒岩、云母石英片岩Ag含量相对较高, 成为银矿体的直接赋矿围岩;蚀变作用导致成矿元素显著带入, 而对稀土元素的迁移影响不大;成矿热液的运移以渗流作用为主、渗透作用为辅;通过对银洞岭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评价标志的建立, 为该类型矿床的普查评价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52.
鞍山小岭子花岗岩地球化学及锆石SHRIMP年代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鞍山小岭子花岗岩岩浆锆石离子探针年龄为130.2±2.7Ma,形成于早白垩世。小岭子花岗岩高SiO2、Na2O K2O、TFeO/MgO,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Zr、Nb、Y,低CaO、Ba、Sr,地球化学组成与该区大范围分布的千山花岗岩十分相似,具A型花岗岩特征,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中国大陆东部之下引起的拉张有关。  相似文献   
953.
构建矿业权与土地物权的冲突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矿业权与土地物权的冲突,在明确矿业权和土地物权的定义及其权利范围的基础上,探讨了矿业权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以及土地物权的各种物权形态,进一步挖掘了矿业权与土地物权的内涵。同时,针对现实中矿业权与土地物权的冲突现象,运用法学的观点对其形成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解决矿业权与土地物权冲突的价值导向及其协调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954.
详细介绍了基于栅格数据的面状地物主骨架线的提取算法。该算法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和较强的适应性及内存需求少的优点 ,同时用该算法所提取的主骨架线为最优 (最长 )骨架线 ,可用于面状地物注记的自动配置。  相似文献   
955.
汕头台地下流体正常动态与地震短临异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永芳 《华南地震》2000,20(1):48-51
地震前兆观测异常信息识别是前兆研究的基础.分析了汕头观测站地下流体各测项如水位、水温、气氡和气汞等观测资料,对其正常动态和短临异常信息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上述各测项能够较有效地反映出某些中等地震前兆的短临异常信息.  相似文献   
956.
岫岩—海城5.6级地震地震地质背景及其发震构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5.6级地震的地震地质背景,并依据地震震中分布、等震线形态、地震与断裂的关系等分析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结果表明,官次地震仍然是海城地震区内的地震活动,其发震构造是NW向海城河断裂。  相似文献   
957.
探讨了以增设冗余单元来提高在役生命线网络系统的抗震可靠性,通过对可增设单元进行重要度分析,并考虑地震环境下的失效相关性,讨论了冗余单元增设的概念性原则,通过建立增设单元的优化决策数学模型,并利用生命线弧单元设计方案的离散性,建立了增设加固优化设计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958.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rbon isotope and the index of ring width of a pine disc from the Tuomuer Peak region in Xinjiang shows that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s on the tree-ring growth and carbon iso-topic fractionation varies with time. The reason is probably relative to the characters of climate changes and adaptability of the tree-ring growth to climate chang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atmospheric CO2 level and the revised δ13Cair by the tree-ring carbon isotope indicate that the carbon cycle is not in a steady state, but under a stage-change condition in this area. It also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ratio of CO2 from the terrestrial eco-system has increased, and the flux of CO2 exchange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the biosphere was gradually increasing over the past century.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also confirm the validity and superiority of the carbon isotope to the research of the water-use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959.
INTRODUCTIONIn the past years,a few researches have been made intothe Quaternary surface sediments in vast range of the South-eastern China Sea.In November1 997,the Guangzhou Bureauof Marine Geology Survey,Ministry of L and and Resources,started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of ChinaSea(“Shantoufu,F-50”) ,and the marine geology and geo-physics investigation in the Southwest Taiwan basin,and theEastern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and their adjacent areas.Inthese inve…  相似文献   
960.
黄河源区冻土对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黄河源区由于近年来气候变化的影响,打破了高寒植被与冻土环境之间稳定的适应性关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在黄河源区多年野外工作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冻土与植被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多年冻土埋深通过影响浅层土壤含水量影响植被生长的,多年冻土的埋深与浅层土壤含水率和植被的覆盖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规律.冻土埋深<2 m时,冻土埋深决定浅层土壤含水率,成为影响植被的生长主要因素;埋深>2 m时,冻结层上水水位低、补给量少,冻结层上水水量小,毛细上升高度不能达到植被根系分布的浅层土壤中,植被生长环境干旱化,多数植被生长受限制,这时只有少量根系发达的耐旱植被存活,覆盖率小,一般不超过35%.因此,2 m的多年冻土埋深为“生态冻土埋深”.近20 a来,黄河源区地温长期处于增温状态,多年冻土出现表层融化,形成深埋的或少冰的冻土等现象;部分地带完全融化消失,连续多年冻土变成不连续冻土或岛状冻土.多年冻土退化后,土壤含水量减少,导致植被物种更替、“黑土滩”等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