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2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799篇
测绘学   416篇
大气科学   336篇
地球物理   422篇
地质学   1229篇
海洋学   319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145篇
自然地理   17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24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4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01.
基于产业集聚度演变的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聚在四方面影响产业转移:能产生集聚经济效应,从而吸引同类企业入驻;能带动更多上下游及相关企业入驻;有利于吸引高素质务工人员,缓解产业转移中用工荒难题;能有效降低产业转移成本。运用EG指数模型对河南省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及能源供应业、建筑业、物流业、IT行业、金融业、房地产业九大行业2000—2009年的集聚程度进行了测量,发现3个规律:集聚度分层明显;近5年产业集聚度变化有明显规律;产业发展水平低。据此提出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1)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制造业、IT业的集聚度,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集聚优势;2)依靠当前集聚优势,自然承接其它7个行业的转移;3)培育精品产业集聚区,进一步提高产业集聚程度;4)集约利用产业集聚区,打造完整产业链。  相似文献   
902.
精确同位素地质测年结果表明,沂水岩群形成时代为2 760~2 700Ma,泰山岩群雁翎关岩组、柳杭岩组下亚组和孟家屯岩组形成时代为2 750~2 700Ma,均属新太古代早期;泰山岩群柳杭岩组上亚组、山草峪岩组形成时代为2 600~2 540Ma(被峄山岩套石英闪长岩和傲徕山岩套二长花岗岩侵入),济宁岩群岩浆锆石年龄(2 561±24)Ma,均属新太古代晚期。荆山群和粉子山群的形成时代为古元古代晚期。芝罘群碎屑锆石U-Pb年龄(1 658±32)Ma、(1 792±43)Ma,形成时代为中元古代。云台岩群花果山组碎屑锆石U-Pb年龄800~740Ma,形成时代为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903.
应用荧光显微技术判别吐哈盆地储层含油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荧光镜下的油水特征实验,分别得出油、油包水、水包油、含油水、水的荧光特征,然后对吐哈盆地单井储层的油层、水层荧光特征反复实验,并与试油结果对比,归纳总结出了油层、水层及油水界面的识别标志。油层特征主要为荧光发光较好且均匀、大面积油包水;水层特征主要为荧光发光不均匀,可动水普遍,并出现水包油现象;油水界面特征主要为荧光从均匀发光过渡到不均匀发光,孔隙由可动油充填过渡到由可动水充填。提出了吐哈盆地储层含油规律性,从而为探井试油、油层划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04.
通过采用三星公司的S3C44B0X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提出了输液药品生产过程中的灭菌智能控制器的设计方案.按照输液药品的灭菌工艺流程要求和控制特点,介绍和论述控制仪的硬件结构、软件结构,重点介绍整个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μC/OS-Ⅱ的移植、设备驱动程序开发、应用程序开发.  相似文献   
905.
The polarimetric radar network in Jiangsu Province has just been operationalized since 2020. The first intense precipitation event observed by this polarimetric radar network and disdrometer occurred during August 28-29, 2020 and caused severe flooding and serious damage in eastern Jiangsu Province. The microphysics and kinetics for this heavy precipitation convective storm is diagnosed in this stud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olarimetric radar network. Drop size distribution (DSD) of this event is estimated from measurements of a ground disdromet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ree-dimensional atmospheric microphysical features are obtained from the multiple polarimetric radars. According to features of updraft and light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vective storm is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developing, mature with lightning, mature without lightning and dissipating. The DSD of this event is featured by a large number of raindrops and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large raindrops. The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warm-rain process, and ice-phase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are active in the mature stages. The composite vertical structure of the convective storm indicates that deep ZDR and KDP columns coincide with strong updrafts during both mature stages. The hierarchical microphysical structure retrieved by the Hydrometeor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HID) shows that depositional growth has occurred above the melting level, and aggregation is the most widespread ice-phase process at the -10℃ level or higher. During negative lightning activity, the presence of strongest updrafts and a large amount of ice-phase graupel by riming between the 0℃ and -35℃ layers generate strong negative electric fields within the cloud. These convective storms are typical warm clouds with very high precipitation efficiency, which cause high concentration of raindrops, especially the presence of large raindrops with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ice-phase microphysical processes above the melting layer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riggering and enhancing of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906.
基于WebGIS和GSM短消息的城市路灯智能管理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WebGIS和GSM短消息技术的城市路灯智能管理系统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集成在一起,通过GSM短消息实时传输路灯的参数信息,用户通过网络页面不但可以实时查询路灯信息,报警路灯故障信息,还可以统计出报表,使城市路灯管理更加科学化、系统化,提高城市路灯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07.
基于ArcIMS的高校土地与房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校土地与房屋管理中的业务特点及需求,设计开发了土地与房产管理信息系统:基于ArcSDE与SQLServer2000设计建立空间数据库;基于ArcIMS和ASP.NET,开发图形分布平台,实现了图属互查、统计分析等功能;基于ASP.NET开发属性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属性数据的实时编辑更新。  相似文献   
908.
郑炼功  万刚  王菲 《测绘科学》2007,32(2):95-96,130
通过对当前协同虚拟环境系统所存某些问题的讨论,应用JAVA多媒体技术,采用三层B/S设计模式,提出了一种利用流媒体技术的解决方案;设计了基于JAVA的协同虚拟环境中流媒体应用的体系架构,编程实现了相应的流媒体捕获、传输、播放等功能;实现了协同虚拟环境中的人人实时交互、通信以及讨论等功能;并做了相关的可行性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909.
BDS与GPS双系统组合定位时,每个子系统需要进行定权,不同系统间的差异性会导致定权不准确。为提升组合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抗差Helmert方差分量估计的组合定位算法(RH算法)。首先,建立Helmert方差分量后验估计模型,区分多类型、不同精度的观测值,实现系统间权值的动态分配;然后,构建基于IGGⅢ方案的改进等价权函数,调整含粗差观测量的权值,解决观测值易存在粗差导致Helmert模型收敛失真的问题;最后,通过测试实际采集的双系统观测数据,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10.
新疆西昆仑独尖山地区发育第四纪乌鲁克库勒组火山岩,根据岩石分布范围,将研究区内乌鲁克库勒组火山岩分为阿塔木帕下火山岩区和阿什库勒火山岩区,二者岩石组合相似,以爆发相凝灰质(角)砾岩、火山渣及溢流相玄武岩、玄武安山岩为主。岩石SiO2含量为60.42%~61.99%,Na2O+K2O为6.31%~7.10%,里特曼指数为2.22~2.67,固结指数8.27~14.36,铝质指数为0.63~0.73,岩石总体表现为偏铝质钾质钙碱性岩石系列特征。样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陡倾型,显示出岛弧火山岩的特点。结合区域地质特征,乌鲁克库勒组火山岩形成时代为中新世,其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且岩石在形成过程中明显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形成环境为大陆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