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0篇
  免费   1095篇
  国内免费   1313篇
测绘学   604篇
大气科学   1186篇
地球物理   1935篇
地质学   4856篇
海洋学   1017篇
天文学   693篇
综合类   576篇
自然地理   891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401篇
  2018年   491篇
  2017年   511篇
  2016年   578篇
  2015年   398篇
  2014年   586篇
  2013年   685篇
  2012年   687篇
  2011年   699篇
  2010年   727篇
  2009年   612篇
  2008年   573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457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225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76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94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8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对冲绳海槽中段 3个沉积岩芯碳酸盐和烧失量的系统分析得知 ,岩芯沉积物的CaCO3含量一般 >1 0 % ,最高含量接近 30 % ,烧失量大都在 1 0 %~ 30 %之间变化 ,反映了该海区处于溶跃面之上钙质生物极为发育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结合δ1 8O曲线所反映的气候环境变化 ,探讨了 1 2 0kaB .P .以来碳酸盐旋回的“大西洋型”演变特点 ,同时对该区沉积地层中的火山热液活动印记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62.
摄食水平和性别对稀有鮈鲫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于1995年10月采集本所自繁有ju鲫(约1.03g/ind),在30℃水温下进行摄食-生长实验,研究了从饥饿到饱食5个摄食水平对不同性别稀有ju鲫的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鱼体干物和能量含量不受摄食率和性别的影响,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雌鱼的湿重,干重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均呈双对数增加,雄鱼湿重特定生长率呈双对数增加,而干物质和能量特定生长率呈指增加,雄鱼生长速度及摄食率低于雌鱼,随着摄食率的增加,食物能损失于粪便中的比例均呈上升趋势,损失于排泄物中的比例变化不大,呈下降趋势,用于代谢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用于生长的比例呈上升趋势,除饥饿组外,在各个摄食水平,雌鱼食物能用于代谢的比例较雄鱼低,而用于生长的比例较雄鱼高。  相似文献   
63.
以灰树花发酵菌丝体为原料,经过提取分离纯化得到1种水溶性多糖GF4F1,经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红外光谱(IR)以及核磁共振波谱(NMR)等分析表明,该多糖是1种β-1, 3/1,6-葡聚糖,且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在1mg/kg时,对小鼠抑制率为67.3%。  相似文献   
64.
雄性三倍体长牡蛎繁殖潜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很多人做过三倍体长牡砺的诱导工作,但在三倍体性腺发育及配子活力方面的研究,目前仅见Allen等1986年和1990年对三倍体的海螂和长蛎异常配子的发生报道。Cox1996年研究了悉尼岩牡蛎三倍体性腺发育情况,姜卫国等对三倍体合浦珠母贝的生殖腺进行了观察,李霞[1]对三倍体长牡蛎的性腺发育做了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作者用流式细胞仪对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二、三倍体的性腺细胞进行了初步分析,回答了三倍体长牡蛎生殖潜力及性比方面的一些问题,为进一步研究三倍体长牡蛎的生长、繁殖、杂…  相似文献   
65.
通过实验和对超声波破碎盐藻作用机制分析,为从盐藻中提取胡萝卜素探求一种简便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6.
该文对目前工业上生产纳米碳酸钙的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对一步碳化法、两步碳化法、多段喷雾碳化法、旋转填充床碳化反应器碳化技术制备链形、纺锤形、球形、立方形等不同形状的纳米碳酸钙材料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和总结  相似文献   
67.
该文建立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 (HPGPC) ,明胶比浊法 ,氧瓶燃烧法三种分析方法考察海洋硫酸多糖药物几丁糖酯的稳定性 ,采用这三种方法分别考察几丁糖酯原料药在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及加速条件下分子量及分布宽度、样品中硫酸根含量及样品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均适用于几丁糖酯的稳定性考察 ,几丁糖酯在上述影响因素条件下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68.
We present the parameters of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epth of visibility of Secchi disk and optic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ack-Sea surface waters. Translated by Peter V. Malyshev and Dmitry V. Malyshev  相似文献   
69.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history of the Curonian Spit in the Baltic Sea are discussed based on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 data. Evidenc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it formation stages and the Holocene sea level oscillations is presented. The ledges of moraine basement and marine accumulative features formed a single barrier. Its subsequent transformation occurr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wave-related lithodynamic and eolia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70.
We present a new approach that incorporates two models to estimate the underwater light field from remote sensing of ocean color. The first employs a series of analytical, semi-analytical, and empirical algorithms to retrieve the spectrum of inherent optical properties (IOPs), including the absorption and the backscatter coefficients, from the spectrum of remote sensing reflectance. The second model computes the profile of photosynthetically available radiation E 0,PAR (z) for a vertically homogeneous water column using the information of the retrieved IOPs and the ambient optical environment. This computation is based on an improved look-up table technology that possesses high accuracy, comparable with the full solution of the radiative transfer equation, and meets the computational requirement of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This new approach was validated by in situ measurements and an extensive model-to-model comparison with a wide range of IOPs. We successfully mapped the compensation depth by applying this new approach to process the SeaWiFS imagery. This research suggests that E 0,PAR (z) can be obtained routinely from ocean-color data and may have signific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estimation of global heat and carbon budge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