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1篇
  免费   897篇
  国内免费   1397篇
测绘学   615篇
大气科学   888篇
地球物理   832篇
地质学   2487篇
海洋学   654篇
天文学   122篇
综合类   328篇
自然地理   45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35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38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293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95篇
  2005年   249篇
  2004年   190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1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The study of new seismic data permi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diment gravity flows in terms of internal architecture and the distribution on shelf and abyssal setting in the Qiongdongnan Basin (QDNB). Six gravity flow types are recognized: (1) turbidite channels with a truncational basal and concordant overburden relationship along the shelf edge and slope, comprising laterally-shifting and vertically-aggrading channel complexes; (2) slides with a spoon-shaped morphology slip steps on the shelf-break and generated from the deformation of poorly-consolidated and high water content sediments; (3) slumps are limited on the shelf slope, triggered either by an anomalous slope gradient or by fault activity; (4) turbidite sheet complexes (TSC) were ascribed to the basin-floor fan and slope fan origin, occasionally feeding the deep marine deposits by turbidity currents; (5) sediment waves occurring in the lower slope-basin floor, and covering an area of approximately 400?km2, were generated beneath currents flowing across the sea bed; and (6) the central canyon in the deep water area represents an exceptive type of gravity flow composed of an association of debris flow, turbidite channels, and TSC. It presents planar multisegment and vertical multiphase characteristics. Turbidite associated with good petrophysical property in the canyon could be treated as a potential exploration target in the QDNB.  相似文献   
992.
广西铜坑锡多金属矿构造特征及控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大厂矿田内.构造研究表明,区内构造主要经历了海西期拉张拗陷、印支期挤压变形和燕山晚期拉张作用.大厂背斜轴迹由北北西转为北西西部位与大厂背斜枢纽隆起部位两者的叠加是形成铜坑矿的有利构造.矿床上部由于岩层压力较小,处于相对开放体系,构造变形多以NE向张或张扭性断裂、裂隙为主,矿床下部由于上覆...  相似文献   
993.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地区二叠系风城组岩性复杂,沉积岩、白云岩、火山岩三大岩类均有发育,储层预测困难,制约了该区的油气勘探。这里研究采用多角度弹性阻抗联合反演方法,针对目的层开展基于岩石物理建模考虑的测井资料分析与解释工作,选择合适的岩石物理建模方法来完成工区内所有井的横波预测,优选弹性参数建立工区岩性含油气性与弹性参数量板,针对工区复杂的构造背景,建立带逆断层的构造模型用于反演初始模型的建立。通过多次反演参数试验,完成了工区的储层预测工作。实际效果分析表明,多角度弹性参数反演结果与已钻井吻合较好,同时还预测了新的含油气区,证明了此项技术在该区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994.
分析了地层渗透性对井底围压及破岩效率产生的影响,并对地层渗透性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围压下岩石强度模型;基于压持效率制约了井底净化环境,修正与完善了不同地层渗透性的机械钻速模型,确定了各项参数.应用聚类分析中最优分段法对测井参数与录井参数进行了分类处理并编程获得了单轴下和围压下岩石强度剖面及机械钻速剖面,分别选取...  相似文献   
995.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主要的储集体空间类型为溶蚀的裂缝及大型的溶洞,连通关系极其复杂,70%的钻井需要酸压才能投产.为进一步沟通远井地带的缝洞储集体,室内模拟及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超大规模酸压技术能够提高造缝长度,沟通井眼远处的储集体.通过多口井的研究及现场试验,在油气富集带上具有明显的地震反射异常,生产过程中供液不足的井进...  相似文献   
996.
大量震例表明通常情况下地震的微、宏观震中有很大的偏离,如何在震后快速正确估计微、宏观震中偏离的程度,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以新疆地区为例,详细研究了新疆地区M s≥6.5级的历史地震微、宏观震中偏离与发震构造的空间分布关系。新疆地区主要的发震断层类型包括逆断层、逆冲走滑断层及走滑断层3种。针对不同的发震断层类型初步提出了根据发震构造快速估计6.5级以上强震微、宏观震中偏离的模型和方法。微、宏观震中偏离的理想方向取决于破裂的性质(如单侧破裂、双侧破裂),很难确定理想宏观震中在发震断层的确切位置,具有一定的随机性,但是地震微、宏观震中的偏离方向与新疆整体构造应力方向具有一致性,宏观震中位置一般位于发震断层上或其附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认为宏观震中就在断层上。  相似文献   
997.
滇中牟定地区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岩石地球化学及物源属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马头山组是滇中红色盆地中最重要的赋矿层位,其岩性特征主要为泥岩、砂岩、砾岩等碎屑岩.碎屑岩的化学成分可以反映源区沉积岩的构造背景和物源属性,基于马头山组非矿化岩石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揭示组成马头山组的岩石具有:①SiO2含量高;②Ag、Pb、Bi、Ni等亲铜元素富集,Be、Ga、Rb、Y、Nb...  相似文献   
998.
陈中红  查明  金强  任拥军 《沉积学报》2011,29(1):173-183
为研究实际地质体或地质剖面中的C31到C3517α(H), 21β(H)升藿烷生物标志物构型转化参数22S/(22S+22R)及升藿烷指数C35/∑(C31—C35)等的分布、演化特征,对东营凹陷主要烃源岩层系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淡水—微咸水层系)和沙河街组四段(咸水层系)的系列样品进行了研究,分析样品来源于1 300~4 000的暗色泥岩,其中2 800~4 000 m的样品对应于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的生油初期到生油晚期。研究结果表明,C31、C32、C33、C34、C35升藿烷(17α(H), 21β(H))构型转化参数的分布除与异构体之间的手性碳立体构型转化作用有关外,不同异构体之间降解或裂解速率和新生成速率的差异也是其主要控制因素,沉积环境(如高盐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分布;从未熟—低熟状态到成熟状态,相关升藿烷构型转化参数22S/(22S+22R)总体均表现出随埋藏深度增大而加大的特点,并从离散状态聚集到热演化的平衡状态附近;在到达成熟状态后,相关升藿烷的构型转化参数22S/(22S+22R)从缓慢增大过渡到一个持续的热演化平衡状态,并且该构型转化参数的热演化平衡状态对应于生油门限附近;在高盐环境中除C33升藿烷保持不变的热演化平衡状态外,其它升藿烷均呈现不同幅度的逆转特征,表明高含量的盐类矿物对升藿烷成熟度参数亦具有抑制作用或迟缓效应;C31、C32、C33、C34、C3517α升藿烷之间的22S/(22S+22R)分布型式复杂多变,其中对于成熟源岩样品,C35升藿烷22S/(22S+22R)值变化强烈,表现出“翘尾”状的上升型特征和“坠尾”状的下降型特征,而对于低熟—未熟样品, C32升藿烷的22S/(22S+22R)显示相对高值,并且多数样品显示为C31C33C35的偶数碳优势的特征;研究显示C31到C33升藿烷的构型转化参数S/(S+R)热演化平衡值均为0.6,而C34 S/(S+R)及C35S/(S+R)热演化平衡值相对较高,沙三段、沙四段的C34 S/(S+R)及沙四段的C35S/(S+R)分别达到0.63、0.62、0.65;升藿烷指数C35/∑(C31—C35)受热演化影响也比较明显,在生油期间随着埋藏深度增加而减小,在高盐环境中表现出相对高值,研究表明该指数的变化与其22R异构体演化有关,并且参数C31/∑(C31—C35)、C32/∑(C31—C35)、C33/∑(C31—C35)、C34/∑(C31—C35)、C35/∑(C31—C35)演化特征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999.
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基础上,对青海东昆仑布青山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元素分布特征、单元素异常特征、元素相关性分析、异常元素组合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Au、Cu、Co、Ni、Sb为区内具有一定潜力的找矿指标。推断区内的成矿类型为与花岗岩、花岗斑岩有关的斑岩型铜金多金属矿和与基性—超基性岩有关的钴镍多金属矿,划分出马尼特金铜找矿远景区、得力斯坦铜钴镍找矿远景区和哥日卓多金铜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00.
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中贵重分散元素铼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Na2O2-CaO混合熔炉,达到完全分解辉钼矿和其它难溶矿的目的,干扰元素经两次沉淀分离消除,利用高铼酸根对碲酸还原产生催化极谱波,进行碲加入量和和干扰元素的试验,采用H2SO4-Na2SO4-Te底液催化极谱法,在JP-2D极谱仪上中辉钼矿痕量的铼,收到满意效果。解决了地勘一线实验室无ICP-MS等大型设备测定辉钼矿中分散元素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